肝血管瘤如何治疗?
1个回答
2023-06-12 · 国内高端的健康、美容、美体产品及服务平台
关注
展开全部
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但是血管瘤一般比较危险,特别是一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比如脑部血管瘤就是相当危险的一种,肝血管瘤也是血管瘤的一种,每一种血管瘤的症状和治疗也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肝血管瘤如何治疗?肝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
1、血管瘤检查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2、临床表现
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3、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认为单个居多,自从超声显像问世以来,所观察到的常为多个。肝左右叶均可发生,以右叶较多见。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3、治疗偏方
(1)偏方1
[组成]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34例,经治1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2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70%以上,瘤体缩小)14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70%以下,瘤体缩小)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2)偏方2
[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3)偏方3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4、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手术治疗
怎么治疗血管瘤效果最好呢?首先就是外科手术,这种方法是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留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二)冷冻治疗
至于怎么治疗血管瘤,还有一种是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三)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性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
1、血管瘤检查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2、临床表现
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3、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增强CT、增强MRI、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数发现于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前认为单个居多,自从超声显像问世以来,所观察到的常为多个。肝左右叶均可发生,以右叶较多见。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3、治疗偏方
(1)偏方1
[组成]黄芪、土茯苓各30g,党参、蜀羊泉各20g,生地黄、何首乌、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灵脾、黄柏、知母各12g,刘寄奴、田基黄、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脏血管瘤34例,经治1疗程后,治愈(临床症状及b超复查瘤体均消失)2例,显效(症状消失或减轻70%以上,瘤体缩小)14例,好转(体力恢复,肝区胀痛减轻70%以下,瘤体缩小)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2)偏方2
[组成]党参30g,赤芍、枳壳、郁金、白术、鳖甲各15g,当归、柴胡、茯苓、鸡内金、淫羊藿、山茱萸各12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何首乌各20g。
[疗效]经服药1个月后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佳。继以上方随症加减调治3个月,经ct复查肿块比前缩小1/3。后以上方加工成药散间断服至1年。经省某医院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见1个椭圆形结节状肿物,回声约2.2cm×1.7cm,肿块周边尚清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呈较强回声。提示:右肝结节型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血管瘤。随访近2年,患者体健,能正常工作。
(3)偏方3
[组成]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枳壳、甘草、丹参、刘寄奴各10g,鳖甲6g。
[加减]肝质硬者,加三棱、莪术、黄芪;神疲乏力者,加党参、茯苓、白术;结石者,加大黄、金钱草;胁胀痛者,加丝瓜络、金橘叶。
[制用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煎40分钟。配用蜈蚣12条,参三七15g,土鳖虫30g,研末装胶囊。3粒(约1g)/次,3次/日,口服。
[疗效]用上药治疗肝血管瘤21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
4、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手术治疗
怎么治疗血管瘤效果最好呢?首先就是外科手术,这种方法是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管瘤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留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面部皮肤毛细血管瘤可结合整容皮肤移植术修复病损区。故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手术价值,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二)冷冻治疗
至于怎么治疗血管瘤,还有一种是冷冻治疗。此种方法用于血管瘤治疗源于20世纪60年代(小范围表浅病损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将病损区皮肤、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并导致细胞破裂、解体、死亡,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会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出现治疗不彻底,复发较高,而直接影响疗效评价。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损性畸形功能障碍也不是受术者所期待的结果,但如果不出现此类状况,往往治疗无效。
(三)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有:浅层X光照射、钴-60局部照射、锶40胶片外贴、磷32胶体局部注射等。治疗后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损伤性萎缩性疤痕、表皮有脱屑现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