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复习要点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买一本知识点书就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