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问题,高手请进。哲学或心理学、

如果时间存在,过去就在刚才转瞬即逝,那我们拥有的现在或许不过一秒马上又变成了过去?这个过去消失了吗?现在跟过去在不停地创造跟消失掉吗?如果按这种理解我会有一种晕眩感,怎样... 如果时间存在,过去就在刚才转瞬即逝,那我们拥有的现在或许不过一秒马上又变成了过去?这个过去消失了吗?现在跟过去在不停地创造跟消失掉吗?如果按这种理解我会有一种晕眩感,怎样摆脱这种怪想法。 展开
落叶有辉
2013-03-12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8万
展开全部
我写的一篇文章,可以参考一下。在我们的主观认识里,时间是均匀变化的。但是时间真的是均匀变化的吗?我们不仅产生怀疑。早在北宋的时候,苏东坡就曾说过:“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可见时间是相对而言的,它的变化与所取参照物的变化有关,随参照物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我们主观认识中均匀变化的。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时间似乎是均匀变化的。是因为我们选取太阳为参考系的,而太阳又是假定为静止不动的,因此地球的公转、自转便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我们的先人便以划分的方式制订了一个完善的时间编制,这个时间也被当作定理一样地延用下来。然而这个时间概念是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因此在我们的意识里,便深深地种下时间的种子——时间是均匀变化的。时间是均匀变化的吗?这个我们无从考证,尽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碍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未能得到完全的证明。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我们的意识感知里,时间是变化的,而且它随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变化而变化的。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特别享受某件事(如和女朋友牵漫步在毓秀湖畔)或者急于做某件事(如时间短缺的考试)时,你感觉似乎跨上时间的快马,一逝而过,感觉时间突然变的很短。而当你特别无聊(如开套话连片的会仪或听厌倦无趣的讲座)时,时间似乎拖慢了脚步,故意和你开玩笑,这时你感觉时间又突然放慢脚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是因为你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在这两种情形下,你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积极、消极截然不同的表现,所以你所意识的时间也就有截然不同的体现。当然有人会质疑,和女朋友漫步在毓秀湖畔,主观能动性也不高啊?你不妨想一下,你当时不仅要讨好女朋友,还要处处伪装自己,能说不高吗?
当然在漫步或者听讲座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变化的。在听一个特别无聊的讲座过程中(前提是没时间可看,如果有时间可看的话,会影响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你感觉前后时间是否相同呢?你是否会感觉到时间越来越长呢?当然是在均匀时间段里的时间感知。这样的结果也无所质疑,因为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是变化的。其实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总是非均匀变化着,则在我们的主观意识里的时间也是处处变化着的。
此外,我们记忆也总是在欺骗我们,因为记忆里的时间也不是我们认识的那样——均匀变化的。在我们的主观意识里,往往是过去很短,未来很长,当然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所感知的是不同的,但是他们有惊人的相似规律。当我们是小孩时,我们感觉未来的时间很长,似乎有数不完的日日夜夜。随着我们长大,我们的记忆也越积越多,过去也越变越短,而越接近你当下的时间越感觉长,似乎昨天比过去的一年还要长。如果说一个老头的童年是几张画面,那么一个成年的童年,说不定还是绚丽的多彩视频呢?我们的记忆就像一张固定空间的存储卡,我们只有留下宝贵的或者是暂时有用(往往是连当下比较近的记忆)的东西。正因为记忆的存储卡效应,我们才感知时间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必然的关联。我们往往感慨过去、展望未来,那么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表现出消极和积极。我们总是抱怨昨天该做的事没有做完,又把过多的事强加给明天,那么昨天和明天的时间在我们的感知中肯定就不同了。前面肯定有人会提出:“小孩总是感觉未来很长,他的未来本来就很长吗?”我所说的“长”是指比特定的时间要长,因为小孩的主观能动性很弱,那么在他的意识里一天就很长,那么按照此推理,他的未来就要比实际的未来所感知的要长很多。那么青年人主观能动性很强,那么他当下感知的时间很短,那么童年就长一点。对于老年人,他的主观能动性很弱,那么在他感知中,当下很长,而过去很短,对于童年的那些事,他当然记不得多少了,那么童年时间长的概念就显得很模糊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我们所感知时间的长短与主观能动性的强弱有关,那么我们做个假设。如果给你一个小时去做一道题,一个小时去做一张试题,一个小时去做一本书呢?在充分调动你的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你是否会感觉时间越来越短呢?如果给你你一个小时去听一个很无趣的讲座,去听凤姐的讲座,去听你最不能容忍的、触犯你底线的讲座呢?你是否会感知时间越来越长呢?如果取一个极限呢?我想你就不难理解苏东坡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讲到这里,你明白了吗?我们不仅可以想象,生命的价值从来不用我们主观认识的时间来衡量的,而是用意识感知的时间来衡量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么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事可干”。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为什么最痛苦的,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受良心的谴责和无尽时间的折磨;为什么上帝是最幸福的,因为他用一瞬的时间创造出整个人类。你感觉你的时间短吗?如果是,那么你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你的生活也是很幸福的。
懒散的时光
2013-03-12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154万
展开全部
从哲学上讲,时间是由物质运动产生的,如果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停止运动,即永远停留在零下278度,时间便凝固不再向前了。但问题是除了我们理解的“物质”之外,还有更多的“暗物质”,它们会停止运动吗?这个问题我们弄不清楚,当然,也有可能永远都不清楚。
你说的不错!上一秒钟过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就永远的消失在未知的地方了。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但是我们可以用佛教来解释和理解这种现象。佛教认为你外在的世界其实只是“相”,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是你的不静的心幻象出来的。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想那么多,只要内心平静一切幻象即刻消失,你的疑问自然就没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uefeidd
2013-03-12 · TA获得超过6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17万
展开全部
生灭是现象,知道生灭的是觉性,觉性不属于生灭。
不同的生物对时间的感受是不同的,人类的几秒对微生物来说是一生,然而不管感受有多大的差异,感受都属于生灭,生灭来自于觉性,万物莫不因觉而现,所谓世界就是各种感受的组合。
精神与物质是统一的,都是觉性的产物。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物质是有形的精神,精神是无形的物质,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二。
与其关心时间的流逝,不如回头寻找一下自己。你是谁?不问名字。
不要被你心里来来去去的现象左右,喜怒哀乐,贪嗔痴慢都是在觉性的平台上演绎的生灭,把这些忽略掉,找到你自己的本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太平洋的水a
2013-03-12 · TA获得超过31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1万
展开全部
事物有发展的过程,而时间只是一种幻觉,也就是说存在的只有当下,是人类的思维把过去投向未来,在这个持续的过程创造了所谓的时间。
钟表上的时间,更是非常可笑的东西,不过是人类选择了太阳系的几个参照系的规定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快乐科学大师
2013-03-12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846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119万
展开全部
你只要按照我们日常生活那样来理解,不造成我们生活上的不便就行了。
我们日常生活平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去考虑问题,你说的那种情况只是科学家或心理学家为了某种特别的研究才那么钻牛角尖的去思考它的。如果我们平常一定要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的话,我们可就麻烦了。比如从理论物理学家的观点来看,我们人体最终不过是一堆不停的振动着的原子或分子,哪来的什么人,哪里有什么父亲母亲,哪里有什么妻子儿女,.....一切不过是一堆又一堆的蠕动着的、密密麻麻的微小到不能再微小的粒子甚至是一些能量或能量信息而已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