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号之间要加顿号吗?
看用在什么地方,具体问题具体使用。
1、以下情况下,引号之间是要有标点符号的。
例:
介绍梁山好汉有:“一丈青”、“矮脚虎”、“母夜叉”、“一枝花”、“飞行太保”、“及时雨”、“鼓上蚤”和“铁笛子”等人 。
2、在对话时,标点符号在引号里面,引号间就不用标点了。
例:
他在街上遇见丫丫:“这么早上哪去呀?”“你管得着吗?”“怎么啦?这是冲着谁呀!吃呛药啦!”“就是你,告状鬼!”
扩展资料
引号
1.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2.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例:
(A)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3.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4.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例: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5.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先用双引号“ ”,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单引号‘ ’,若再需引用,使用双引号“ ”,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
中华民国教育部:先用单引号「」,内部如需要引用,再用双引号『』。而双引号内部又需要引用,则再用单引号,如此类推。
参考资料
2024-08-28 广告
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表示并列关系时,在双引号之间要不要用顿号,应该视语气的需要而定。
较为舒缓的语气,特别是陈述性的、比较长的语句,并且词或者短语之间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一般用逗号。
扩展资料: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
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表示)和引回号(用”表示)两部分。
写作文时一行字的最后一格是冒号和左引号(用“表示)时,不可以拿到下一行开头。
双引号之间不要加顿号。1990 年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对两个引号或两个书名号之间用不用顿号没有做出规定,但是在行文中有不用的例子,意在引导。
如“问号”部分说:“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用句号。”这里在“谁”“什么”“怎么”之间有意地没用顿号。既然有关文件没有明确规定, 出版物在引号和引号之间、书名号和书名号之间,用了逗号或顿号就不能算错。
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讲究经济原则, 可用可不用时就不必用,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妨碍意思的表达。
如果几个引号里面是列举的词语,引号间可以不用顿号;当然,如果用了也不算错。下面是不用的例子: 名词是事物的名称, 例如“山”“水”“手”“道德”“法律”。(《语法修辞讲话》例)
引号里面如果是独立的句子, 而且有了句末点号, 引号间以不用顿号或逗号为好, 用了可能显得很难看。下面是《语法修辞讲话》里的例子: “反对丘吉尔者捐五先令!”、“一个红军的朋友捐一镑! ”、“两个坐过纳粹集中营的合捐十五先令,反对武装西德! ”
如果引号里的是不独立的语句,引号间还是用顿号或逗号比较好看。例如: (孔子)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道。(《辞海》“孔子”条) (两组引号间用了逗号)
因为:
一.从表述功能上看,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无论实际上有没有停顿,不使用顿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二.当所引内容比较多或者所引内容本身已经带有标点符号时,如果并列的引号之间、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再用顿号,不仅形式上不美观,也降低了符号的表达效率;
三.从编辑出版的技术处理角度来看,各个出版社也多采用并列的引号之间不使用顿号的处理方式。
示例如下:
1、"日"月"构成“明"字。
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