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开全部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说的三大节日之一,尤以江南各地最为隆重。端午节实际是很多名人共同的纪念日。到了近代,则为屈原所独占。这因为在这些名人中,他是最值得被纪念的一个。赛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民间习俗的主要特色。
佛山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人们在端午节都喜欢龙舟竞渡。佛山属客地,过去多数人去南海叠滘看龙舟,但龙舟一般都划出佛山涌(汾江河),在比较开阔的河面(比如洛水河面大江河面)赛龙舟,其次,在有“龙聚天湖”美称的南海西樵山顶,举行龙舟比赛;以及在有佛山人参与策划的瓜步汛(大沥、谢边)划龙舟;而三水的九水江村,曾有把四月初八至端午节定为游龙月的传统活动。
我国民间在端午节喜欢食粽子。粽子的品种很多,按形状分有:三角、四角、锥形、菱形、小脚粽、枕头粽、宝塔粽、筒粽、笔粽、七子粽、;按用料分类有:纯米粽、包馅粽、豆粽、夹果粽、果脯粽、荤料粽、枣泥粽、碱水粽、艾香粽、酸菜粽、辣粽、蜂蜜粽、火煺粽等等。佛山粽子的品种也不少,除鲜肉粽、豆沙粽、红豆粽、眉豆粽、咸旦黄粽、裹蒸粽、碱水粽外,还有鸡丁、烧鸭、叉烧、烧肉、冬菇、绿豆蓉等配料为馅的什锦粽,风味特佳。近年各酒楼、食店争创名牌粽子招徕顾客,以旋宫酒店、华侨大酒店、佛山宾馆的粽子为最出名。
岭南各地的端午节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五月初五日,各家在户前门楣悬挂菖蒲草与龙船花;正午时分,点燃艾草以驱邪气;用红、黄、绿、黑及赤小豆煮粥合家吃用;以沙姜作芯制作,人物、如意、金钱、金瓜、菱形等各款香包,给小孩挂在襟头上;正午时用毛笔在小孩的印堂正中点红朱(朱砂);有些地方有挂钟馗像,饮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据说可以辟邪。
下面录两首岭南端午风俗歌为证:
“五月初间斟艾酒,荔枝红熟可尝新,龙船花共草蒲草,每扎街前卖几文、冬叶买来齐裹粽、蚊烟点着可驱蚊。”
“初五日,是端阳,朱砂黄纸写符章,香包挂在襟头上,绸袂纱衫好在行。睇见龙船长十丈,锦标罗伞甚辉煌,鼓声震动冲波浪,水色娇娇艇内装。紫洞船头绷布帐,游河公子坐船仓。渡头挤拥人来往,热闹奢华又一场”。
佛山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带,人们在端午节都喜欢龙舟竞渡。佛山属客地,过去多数人去南海叠滘看龙舟,但龙舟一般都划出佛山涌(汾江河),在比较开阔的河面(比如洛水河面大江河面)赛龙舟,其次,在有“龙聚天湖”美称的南海西樵山顶,举行龙舟比赛;以及在有佛山人参与策划的瓜步汛(大沥、谢边)划龙舟;而三水的九水江村,曾有把四月初八至端午节定为游龙月的传统活动。
我国民间在端午节喜欢食粽子。粽子的品种很多,按形状分有:三角、四角、锥形、菱形、小脚粽、枕头粽、宝塔粽、筒粽、笔粽、七子粽、;按用料分类有:纯米粽、包馅粽、豆粽、夹果粽、果脯粽、荤料粽、枣泥粽、碱水粽、艾香粽、酸菜粽、辣粽、蜂蜜粽、火煺粽等等。佛山粽子的品种也不少,除鲜肉粽、豆沙粽、红豆粽、眉豆粽、咸旦黄粽、裹蒸粽、碱水粽外,还有鸡丁、烧鸭、叉烧、烧肉、冬菇、绿豆蓉等配料为馅的什锦粽,风味特佳。近年各酒楼、食店争创名牌粽子招徕顾客,以旋宫酒店、华侨大酒店、佛山宾馆的粽子为最出名。
岭南各地的端午节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如五月初五日,各家在户前门楣悬挂菖蒲草与龙船花;正午时分,点燃艾草以驱邪气;用红、黄、绿、黑及赤小豆煮粥合家吃用;以沙姜作芯制作,人物、如意、金钱、金瓜、菱形等各款香包,给小孩挂在襟头上;正午时用毛笔在小孩的印堂正中点红朱(朱砂);有些地方有挂钟馗像,饮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据说可以辟邪。
下面录两首岭南端午风俗歌为证:
“五月初间斟艾酒,荔枝红熟可尝新,龙船花共草蒲草,每扎街前卖几文、冬叶买来齐裹粽、蚊烟点着可驱蚊。”
“初五日,是端阳,朱砂黄纸写符章,香包挂在襟头上,绸袂纱衫好在行。睇见龙船长十丈,锦标罗伞甚辉煌,鼓声震动冲波浪,水色娇娇艇内装。紫洞船头绷布帐,游河公子坐船仓。渡头挤拥人来往,热闹奢华又一场”。
展开全部
1、 闹元宵是广州人的岁时风俗。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元宵节,又叫灯节。
广州的元宵灯会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南汉时,广州元宵夜在长寿寺(即今天的六榕寺)的花塔(现六榕塔,当时称舍利塔)上下燃遍灯烛,与月比光,并预祝丰年,称为“赛月灯会”。到清代,广州元宵灯市设在今解放中路的“四牌楼”;辛亥革命后,灯会曾一度冷落;解放后再度兴盛。
元宵灯饰品种很多,主要有宫灯、丝料灯、夹纱灯、走马灯、象形纸扎灯、花果灯、龙灯和灯楼等。龙灯与灯楼属于大型彩灯,由几十个灯笼连接起来的龙灯,还可以耍舞上街游行呢!
实际上,广州的“元宵灯会”是一项民间彩灯的展览。春节期间广州举办的元宵灯会,除展摆广州灯饰之外,越秀公园、烈士陵园和广州文化公园还经常举办四川自贡、山西大同等地的灯会。
2、波罗诞庙会 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
波罗诞庙会是广州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当地有“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之说。
买波罗鸡是波罗诞庙会的保留节目。波罗鸡是一种纸糊的民间工艺品,据说这是一种“神鸡”,在10万只纸鸡中,有一只会像真鸡一样在清晨啼叫。运气好的人买到那只会啼叫的波罗鸡就可发财。
传说古时波罗庙附近有个张姓老妇,她养了一只很神气、啼声很响的大公鸡。有个财主酷爱斗鸡,想出高价想买老妇的鸡,老妇不肯。他恼羞成怒,派家丁将雄鸡偷了回来。谁知,这只鸡从此再不啼叫。财主一怒便杀了它。伤心的老妇人将鸡毛捡回家,用黄泥和纸做了一只雄鸡,把鸡毛一根根粘上去,第二天早晨,这只纸做的雄鸡居然开始啼叫。老妇高兴得又做了很多这样的鸡,拿到波罗诞庙会上去卖,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3、 7月份就到增城去参加荔枝节。此时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绝好时机,吃荔枝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在此期间举办的歌舞表演、美术摄影展览等更使人大饱眼福。
4、重阳节登高是广州市的岁时风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登高,取其吉利。以往重阳节人们主要是登高、扫墓、放风筝。70年代以后,重阳登高之风日盛,而放风筝的习俗已很少见,扫墓者也大为减少,而以登山游乐为主。广州人重阳登高往往选择白云山、越秀山,每年登山者不少于20万人,其中不少青年男女还在重阳前夜登山,通宵达旦。
广州的元宵灯会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南汉时,广州元宵夜在长寿寺(即今天的六榕寺)的花塔(现六榕塔,当时称舍利塔)上下燃遍灯烛,与月比光,并预祝丰年,称为“赛月灯会”。到清代,广州元宵灯市设在今解放中路的“四牌楼”;辛亥革命后,灯会曾一度冷落;解放后再度兴盛。
元宵灯饰品种很多,主要有宫灯、丝料灯、夹纱灯、走马灯、象形纸扎灯、花果灯、龙灯和灯楼等。龙灯与灯楼属于大型彩灯,由几十个灯笼连接起来的龙灯,还可以耍舞上街游行呢!
实际上,广州的“元宵灯会”是一项民间彩灯的展览。春节期间广州举办的元宵灯会,除展摆广州灯饰之外,越秀公园、烈士陵园和广州文化公园还经常举办四川自贡、山西大同等地的灯会。
2、波罗诞庙会 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
波罗诞庙会是广州最大的民间传统庙会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当地有“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之说。
买波罗鸡是波罗诞庙会的保留节目。波罗鸡是一种纸糊的民间工艺品,据说这是一种“神鸡”,在10万只纸鸡中,有一只会像真鸡一样在清晨啼叫。运气好的人买到那只会啼叫的波罗鸡就可发财。
传说古时波罗庙附近有个张姓老妇,她养了一只很神气、啼声很响的大公鸡。有个财主酷爱斗鸡,想出高价想买老妇的鸡,老妇不肯。他恼羞成怒,派家丁将雄鸡偷了回来。谁知,这只鸡从此再不啼叫。财主一怒便杀了它。伤心的老妇人将鸡毛捡回家,用黄泥和纸做了一只雄鸡,把鸡毛一根根粘上去,第二天早晨,这只纸做的雄鸡居然开始啼叫。老妇高兴得又做了很多这样的鸡,拿到波罗诞庙会上去卖,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3、 7月份就到增城去参加荔枝节。此时是精神、物质双丰收的绝好时机,吃荔枝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在此期间举办的歌舞表演、美术摄影展览等更使人大饱眼福。
4、重阳节登高是广州市的岁时风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登高,取其吉利。以往重阳节人们主要是登高、扫墓、放风筝。70年代以后,重阳登高之风日盛,而放风筝的习俗已很少见,扫墓者也大为减少,而以登山游乐为主。广州人重阳登高往往选择白云山、越秀山,每年登山者不少于20万人,其中不少青年男女还在重阳前夜登山,通宵达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