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医的帮忙来分析一下这段话!!!
凡久病服寒凉克伐过多,以致三阳气衰,致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
凡久病服寒凉克伐过多,以致三阳气衰,致痰凝气滞,以调元之剂治之。阳气一动,则少阳先升,少阳欲先出,前有太阳,后有阳明,遏截不能伸,少阳之气至太阳,太阳与之并则寒,与阳明并则热,遂成寒热疟状,非真疟也。其太阳气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之症见矣。阳明气达,则有作泻之症。此时正当调脾补元,分头施治,则旧病尽脱矣”。“ 凡服寒凉克伐之过,遂成血凝气滞,用温补之剂,其痰决行,脉气渐和,须预言将来或有凝血少许。此乃通经,气壮而血行也”。
展开
展开全部
凡是过分服用寒凉药物,使人体受到寒凉药性的伤害,导致太阳、少阳、阳明正气衰弱,以至于痰凝气滞的,当用温补元阳的药物治疗。阳气一动,则往往是少阳之气先动,但前有太阳之气,后有阳明之气,导致少阳之气难以自由进退。少阳之气升至太阳,太阳之气与之并则使人恶寒,少阳之气降至阳明则发热,遂成恶寒发热的状态,这不是真的恶寒发热,是药物作用导致的。太阳正气到达,遂有伤风之状,鼻塞、恶风寒之症可见。阳明正气到达,则有泄泻之症。这时正当健脾开胃,温补元气,分头施治,则原来的病根就去掉了”。“ 凡是过分服用寒凉药物,使人体受到寒凉药性的伤害,易造成血凝气滞的情况,亦即痰阻,用温补之剂,化痰理气,脉气渐和,须预言将来或有凝血少许。这是通经的方法中,气壮而血行的道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