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才能种出好的土豆?
展开全部
每100克土豆所含营养如下
名 称 数 量
水分(克) 79.8
热量(千卡) 76
能量(千焦) 318
蛋白质(克) 2
脂肪(克) 0.2
碳水化合物(克) 17.2
膳食纤维(克) 0.7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8
维生素A(毫克) 5
胡萝卜素(毫克) 30
硫胺素(微克) 0.08
核黄素(毫克) 0.04
尼克酸(毫克) 1.1
维生素C(毫克) 27
维生素E(T)(毫克) 0.34
a-E 0.08
(β-γ)-E 0.1
δ-E 0.16
钙(毫克) 8
磷(毫克) 40
钾(毫克) 342 钠(毫克)2.7
镁(毫克) 23 铁(毫克)0.8
锌(毫克) 0.37 硒(微克)0.78
铜(毫克) 0.12 锰(毫克)0.14
碘(毫克) 1.2
脱毒马铃薯大西洋栽培技术
一、品种习性:大西洋为油炸加工型品种,生育期从出苗至收获85-90天左右,该品种较感晚疫病,既需冷凉的栽培环境又不耐低温,因此生产中苗期应做好防冻工作,而各个技术环节都应抓好疫病的防治。
二、地块选择与准备:马铃薯是地下块茎作物,需要深厚、疏松因此在地块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疏松的沙质壤土作为栽培田块,在渗水能力较差的水稻田种植,要推行高畦栽培,以利清沟排渍,增强土壤通透性。生产地点应集中连片,以便收购,烟区不提倡发展,
种植区绝对不能与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相邻或轮作。田块选择好后进行冬翻晒白,开深沟起
高畦,畦宽90-100cm,畦高30cm,沟宽20-25cm。大西洋需肥量大,每1000kg块茎需吸收
氮5.8kg、磷2.5kg、钾10.8kg,NPK比约为2:1:4。特别是前中期吸收养分较多,因此要施
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机肥每亩需要1500kg以上,在整畦时施入,化肥选
择氮磷钾含量都为15%的含硫复合肥,每亩50kg,播种前在畦中间开沟施入。
三、种薯的处理:种薯的贮藏应选择冷凉干燥的环境通风贮藏,播种前挑掉病、烂薯
块再进行消毒与催芽,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1份兑水200份,浸种5分钟后充分摊凉,催芽可
利用室内自然催芽,如播种前10-15天仍未见芽眼,可用1ppm的"九二0"浸种15分钟后捞
起,进入室外湿润沙床或湿润畦中,搭弓形架覆膜借助阳光和温催芽,一般10-15天后可长
出1-2cm的壮芽。
薯块过大在播种前可进行切块处理,以保证每亩所需的播种密度。切块时应保证每块薯
块都要带有芽眼,薯块大小不宜低于40g,切薯块的刀具需准备两把,浸在高锰酸钾溶液中
消毒,轮换使用,切块后切口需沾草木灰消毒,并摊凉8小时以上再进行播种。
四、播种期选择:适期早播可避开后期高温高湿气候的不利影大西洋播种期安排要以
避晚霜冻害和块茎膨大期避开25度以上高温天气为依据。当土层10cm温度达7-8度时,越早
播种产量越高。但是播种过早则极可能遭受冻害影响,在没有防冻保护措施下栽培,大西洋
在零度以下既受冻害,造成绝收,这点各乡镇在示范推广时应反复强调防冻措施的重要性,
切不可麻痹大意。播种过迟,晚疫病发生严重,而且商品薯没有好的市场价格,直接影响
种植效益。
五、播种: 每亩播种量需确保在3000至4000株,实行宽行窄株,每畦播两行,株距
30cm,播种深度5-7cm,种薯在播前进行分选,将芽长相近的薯块安排在同一块播种,播种
时,芽眼朝下,切口朝上,减少烂薯,促进生长发达根系,播后用火烧土拌腐熟猪粪或鸡鸭
粪盖种,然后搭建中膜或地膜小拱棚防寒。出苗后密切注意棚温,棚温过高应及时揭膜通
风,出苗一个月后除去拱棚。
六、田间管理:1、间苗:出苗后及时间苗,每穴保留一根最强壮的幼苗,其余的越
早去除对产量影响越小。间出的苗与不发芽的种薯要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2、追肥:出苗后10天内进行第一次追肥,可用稀薄的人粪尿浇施,以保证马铃薯幼苗
生长所需的氮肥,为中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现蕾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
量氮磷肥,以满足结薯需要。施肥上应注意适氮增钾,防止光长秧不结薯。如施氮过多表现
徒长,用0.02%硫酸镁溶液喷施,可抑制徒长。
3、排水:田间湿度过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
度。其方法是高畦栽培,深挖边沟,水沟深度需在50cm以上,而且做到沟沟相通,遇雨能迅
速排走田间积水,同时要防止田间杂草丛生,经常进行清沟,这些工作需在雨季来临前完
成。
4、中耕培土:整个生长过程一般要求中耕2-3次,齐苗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深中
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苗;团棵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和浅培土,以利多结薯;封垄前进行第
三次中耕培土,累积培土厚度为10-20cm,畦高35-40cm,培土能加厚结薯层次,有效提高
产量,同时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5、病虫害防治:脱毒马铃薯大西洋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和叶斑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地
老虎。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各种农业措施降低田间湿度,出苗后20天起,
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次以上。药剂选择上推荐使用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农用链霉
素、杀毒矾等药剂,各种药济的使用一定要轮换使用,应密切关注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时采
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防治虫害则在播种时每亩施入2kg呋喃丹,可起到
较好的防效。
七、收获贮藏: 大西洋成熟期的判断有以下两个方法,一是薯块表面出现密集网纹,
二是茎叶出现枯黄。大西洋薯块采收前4-5天,要割去地上枝蔓,并选择在无雨天气采收,
采收时应注意保证薯块的完整性,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贮藏环境一定要避光、阴凉、通
风,切不可阳光直射。
马铃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种子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很多种薯专业村、繁种户引进许多新品种,但是由于对新品种种植技术不甚了解,使其种薯生产缺苗断条,腐烂严重,收效甚微,效益平平。为使繁种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创高产,增效益。我公司进行了实地跟踪服务,聘请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最后总结出几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现推广到户,望种植新品种的农民朋友遵照执行,确保“高一优”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市场较流行的新品种有:早大白、鲁引1、荷兰15、中薯系列等这几个新品种,种植时必须遵循如下要点:
一、困种催芽,困种催芽是保证提早出苗,出好苗,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做到“不催好芽,不下地栽种”。催芽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播前20天出窖,将种薯放到10-15℃环境中,薯堆高40-80cm。用黑布盖上,每5天左右翻动一次,使上下均匀,共2-3次,困种15天。翻动期间严格淘汰病薯,是防止不出苗的关键,待幼芽冒出时将种薯取出,平摊于光亮室内,使其均匀见光,达到白芽变成浓绿色、较粗壮、长度在0.5cm为宜,然后切块。注意必须先困种后切栽子。不许先切栽子,然后装入化肥袋困种,造成栽子未下田就腐烂。
二、切块技术,切块(割栽子)应考虑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每块不要低于20—25克;每个切块带有1-2个芽眼,切块应有相当厚度,多带薯肉,充分利用顶芽优势。顶芽要纵向切,侧芽要横向切,高产栽培应淘汰基芽(尾芽),以确保种薯高产。切块时,切刀应进行消毒处理,遇到病薯时要换刀在切,常用方法用3%高锰酸钾溶液或来苏儿浸刀,也可用盐水浸刀,边切边挑出病薯,严格防止病薯下田。
三、薯块处理,切完的薯块,切不可立即下田,应立即用敌克松或福美霜或甲霜灵锰锌加多菌灵拌种杀菌,促进薯块伤口愈合,干爽后才能下田,有条件的可用生产调节剂喷洒栽子,凉干成膜后,再下田播种,对种薯起到防止病菌感染浸入,促进植物生长,防病增产的作用。
四、播前选地选茬,马铃薯应选取肥力较好,土壤松软的沙壤土,排水良好的平川地或坡岗地。(PH值在5.6—6.5微酸性土壤为宜)周围30m距离内不能种植茄科作物,特别是黄烟。糜谷茬、麦茬、葱蒜茬为最好,其次是玉米、豆茬,提倡种薯地应选南北垅向栽培,东西垅栽培一般减产二成左右。其它白菜茬、甜菜茬、均不能用来种马铃薯。必须注意有严重药害的地块不能种马铃薯,特别是用过氯嘧黄隆、豆乙合剂、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等的地块,二至四年不能种马铃薯,若种就要严重减产或绝产。
五、播种技术
(1)播期应选土壤深度10cm处,地温在8℃以上为宜,早熟品种最佳播期一般在5月8—15日,晚熟品种在5月1 日至5月5日。借鉴物候期作参考,一般选在地气起来后3至5天播种为宜,播种深以8cm为宜。施肥10-12cm深为宜,要种肥分离。
(2)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时(手握成团),芽眼宜向上栽植,湿度中等 时芽眼向上向下均可,湿度过小时,芽眼宜向下栽植,特别干旱时应采取提前引沟,等雨后播种为宜。
(3)由于新品种薯块大,产量高,结薯集中的特点,要求深栽,浅埋,多次覆土,即要求栽在垅沟里,然后浅覆土镇压保墒,避免张口垅,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当出齐苗后,再通过田间中耕作业而逐渐增加覆土层。垅的型状应是大方头型,切忌尖型垅,最好用小方犁覆土。
六、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的中心环节,也是控制薯型、减少腐烂、提高种用价值的关键措施。其表现为苗匀、茎粗、薯多、个大,高产实验证明马铃薯种植适宜密度70cm垅距,株距18-20cm,亩保苗在4800—5300株为宜。
七、合理施肥
1、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合理增施腐熟的马粪和过圈肥等农家肥料,配合施用适量化肥,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我县实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kg,剩余部分结合化肥作种肥施用,常用配方两种:
①尿素5-7.5kg/667㎡,二铵15-20kg/667㎡,硫酸钾10-12.5kg/667㎡或马铃薯专用肥35至40kg/667㎡。
②最新高产施肥配方底肥每667㎡用:磁化肥7.5kg、尿素2.5kg、二铵2.5kg、生物钾1kg,活化磷1kg共计17kg,成本约42元/667㎡,播前地头混合搅拌均匀。
施肥方法:实行种肥分离,用精量播种机播肥,深度20cm,覆土8-10cm。
常规施肥方法最好在播种前将氮肥和磷肥混合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中 ,条施沟内,然后播种。
2、适时追肥与防治病害相结合
①在株高10cm需喷强力增产宝5ml加抗病毒1号3ml。加水15kg667㎡喷洒,要求四轮四档大油门作业(扎根)。
②株高20cm喷洒中华大肥王200g加300g尿素,加水15kg/667㎡叶片喷。(长秧)
③盛花期之后,应分三至五次用克露或乙磷铝或杀毒矾或甲霜灵锰锌或薯瘟消或薯病疫杀加多菌灵,按剂量每隔七至十天对种薯田进行喷撒防治晚疫病。
④开花后期,叶喷氨基酸微肥或用磷酸二氢钾促进结薯膨大以利增产增收。
八、耕作要求
提倡一耢、两铲、三趟栽培模式,早熟品种要早铲、早趟,花前耕作完毕,为防畸型薯的产生要求宽宽的垅台,窄窄的垄沟,深松35cm此项措施是决定产量高低,薯型好坏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持薯在垅下10cm为宜。
九、防病事项
1、防病要及时:晚疫病在大气湿度85%,温度22-24℃易发生流行,一般在开花初期·就要喷药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为防止地上茎叶得病后出传入地下茎块中,造成种薯烂尾部,应及时拔出地上部秧子,这是防止烂薯的一项重要措施,时间一般在8月15日左右,植物初渐黄化时,双脚踩住将秧拔出后运出地外。
3、防病的同时要注意防虫害,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瓢虫。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蚜虫。
十、贮藏办法
贮藏是马铃薯一种生理生化过程,马铃薯淀粉在10—16℃时稳定,0—10℃时淀粉转化成糖,同时发热,此时窖门应敞开。种薯贮存最佳温度是1—3℃,在4—13℃时是糖转化成淀粉阶段,此时最适合于淀粉加工,贮藏湿度85%最好;超过85%到93%时,窖易结顶,须用高温喷灯处理,窖内应放上温度湿度计。每天观察一次,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窖门为进气孔,同时应加出气孔,窖上立个出气炉筒,利用窖门和出气炉筒子的高低差,形成空气循环,窖内保持空气新鲜,种薯贮藏在窖内的高度为:早熟品种在窖内高度为1.3—1.6m,晚熟品种在窖内高度为1.7m,散积堆放时,窖内堆放应平展,避免形成气道,使空气易流通,抑制生芽。袋积应小于2.7m,总体观察贮藏量不能少于窖的2/3,太少易冻,太多易伤热,此十项新技术是确保马铃薯新品种种植成功的关键措施,望广大农民朋友参照执行。
名 称 数 量
水分(克) 79.8
热量(千卡) 76
能量(千焦) 318
蛋白质(克) 2
脂肪(克) 0.2
碳水化合物(克) 17.2
膳食纤维(克) 0.7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8
维生素A(毫克) 5
胡萝卜素(毫克) 30
硫胺素(微克) 0.08
核黄素(毫克) 0.04
尼克酸(毫克) 1.1
维生素C(毫克) 27
维生素E(T)(毫克) 0.34
a-E 0.08
(β-γ)-E 0.1
δ-E 0.16
钙(毫克) 8
磷(毫克) 40
钾(毫克) 342 钠(毫克)2.7
镁(毫克) 23 铁(毫克)0.8
锌(毫克) 0.37 硒(微克)0.78
铜(毫克) 0.12 锰(毫克)0.14
碘(毫克) 1.2
脱毒马铃薯大西洋栽培技术
一、品种习性:大西洋为油炸加工型品种,生育期从出苗至收获85-90天左右,该品种较感晚疫病,既需冷凉的栽培环境又不耐低温,因此生产中苗期应做好防冻工作,而各个技术环节都应抓好疫病的防治。
二、地块选择与准备:马铃薯是地下块茎作物,需要深厚、疏松因此在地块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疏松的沙质壤土作为栽培田块,在渗水能力较差的水稻田种植,要推行高畦栽培,以利清沟排渍,增强土壤通透性。生产地点应集中连片,以便收购,烟区不提倡发展,
种植区绝对不能与烤烟或其它茄科作物相邻或轮作。田块选择好后进行冬翻晒白,开深沟起
高畦,畦宽90-100cm,畦高30cm,沟宽20-25cm。大西洋需肥量大,每1000kg块茎需吸收
氮5.8kg、磷2.5kg、钾10.8kg,NPK比约为2:1:4。特别是前中期吸收养分较多,因此要施
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有机肥每亩需要1500kg以上,在整畦时施入,化肥选
择氮磷钾含量都为15%的含硫复合肥,每亩50kg,播种前在畦中间开沟施入。
三、种薯的处理:种薯的贮藏应选择冷凉干燥的环境通风贮藏,播种前挑掉病、烂薯
块再进行消毒与催芽,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1份兑水200份,浸种5分钟后充分摊凉,催芽可
利用室内自然催芽,如播种前10-15天仍未见芽眼,可用1ppm的"九二0"浸种15分钟后捞
起,进入室外湿润沙床或湿润畦中,搭弓形架覆膜借助阳光和温催芽,一般10-15天后可长
出1-2cm的壮芽。
薯块过大在播种前可进行切块处理,以保证每亩所需的播种密度。切块时应保证每块薯
块都要带有芽眼,薯块大小不宜低于40g,切薯块的刀具需准备两把,浸在高锰酸钾溶液中
消毒,轮换使用,切块后切口需沾草木灰消毒,并摊凉8小时以上再进行播种。
四、播种期选择:适期早播可避开后期高温高湿气候的不利影大西洋播种期安排要以
避晚霜冻害和块茎膨大期避开25度以上高温天气为依据。当土层10cm温度达7-8度时,越早
播种产量越高。但是播种过早则极可能遭受冻害影响,在没有防冻保护措施下栽培,大西洋
在零度以下既受冻害,造成绝收,这点各乡镇在示范推广时应反复强调防冻措施的重要性,
切不可麻痹大意。播种过迟,晚疫病发生严重,而且商品薯没有好的市场价格,直接影响
种植效益。
五、播种: 每亩播种量需确保在3000至4000株,实行宽行窄株,每畦播两行,株距
30cm,播种深度5-7cm,种薯在播前进行分选,将芽长相近的薯块安排在同一块播种,播种
时,芽眼朝下,切口朝上,减少烂薯,促进生长发达根系,播后用火烧土拌腐熟猪粪或鸡鸭
粪盖种,然后搭建中膜或地膜小拱棚防寒。出苗后密切注意棚温,棚温过高应及时揭膜通
风,出苗一个月后除去拱棚。
六、田间管理:1、间苗:出苗后及时间苗,每穴保留一根最强壮的幼苗,其余的越
早去除对产量影响越小。间出的苗与不发芽的种薯要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2、追肥:出苗后10天内进行第一次追肥,可用稀薄的人粪尿浇施,以保证马铃薯幼苗
生长所需的氮肥,为中后期的生长打好基础。现蕾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
量氮磷肥,以满足结薯需要。施肥上应注意适氮增钾,防止光长秧不结薯。如施氮过多表现
徒长,用0.02%硫酸镁溶液喷施,可抑制徒长。
3、排水:田间湿度过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
度。其方法是高畦栽培,深挖边沟,水沟深度需在50cm以上,而且做到沟沟相通,遇雨能迅
速排走田间积水,同时要防止田间杂草丛生,经常进行清沟,这些工作需在雨季来临前完
成。
4、中耕培土:整个生长过程一般要求中耕2-3次,齐苗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深中
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苗;团棵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和浅培土,以利多结薯;封垄前进行第
三次中耕培土,累积培土厚度为10-20cm,畦高35-40cm,培土能加厚结薯层次,有效提高
产量,同时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5、病虫害防治:脱毒马铃薯大西洋主要病害为晚疫病和叶斑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地
老虎。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各种农业措施降低田间湿度,出苗后20天起,
每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次以上。药剂选择上推荐使用代森锰锌、雷多米尔、农用链霉
素、杀毒矾等药剂,各种药济的使用一定要轮换使用,应密切关注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时采
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防治虫害则在播种时每亩施入2kg呋喃丹,可起到
较好的防效。
七、收获贮藏: 大西洋成熟期的判断有以下两个方法,一是薯块表面出现密集网纹,
二是茎叶出现枯黄。大西洋薯块采收前4-5天,要割去地上枝蔓,并选择在无雨天气采收,
采收时应注意保证薯块的完整性,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贮藏环境一定要避光、阴凉、通
风,切不可阳光直射。
马铃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随着种子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很多种薯专业村、繁种户引进许多新品种,但是由于对新品种种植技术不甚了解,使其种薯生产缺苗断条,腐烂严重,收效甚微,效益平平。为使繁种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创高产,增效益。我公司进行了实地跟踪服务,聘请专家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最后总结出几项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现推广到户,望种植新品种的农民朋友遵照执行,确保“高一优”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近年来市场较流行的新品种有:早大白、鲁引1、荷兰15、中薯系列等这几个新品种,种植时必须遵循如下要点:
一、困种催芽,困种催芽是保证提早出苗,出好苗,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措施,应做到“不催好芽,不下地栽种”。催芽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常用的方法是在播前20天出窖,将种薯放到10-15℃环境中,薯堆高40-80cm。用黑布盖上,每5天左右翻动一次,使上下均匀,共2-3次,困种15天。翻动期间严格淘汰病薯,是防止不出苗的关键,待幼芽冒出时将种薯取出,平摊于光亮室内,使其均匀见光,达到白芽变成浓绿色、较粗壮、长度在0.5cm为宜,然后切块。注意必须先困种后切栽子。不许先切栽子,然后装入化肥袋困种,造成栽子未下田就腐烂。
二、切块技术,切块(割栽子)应考虑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每块不要低于20—25克;每个切块带有1-2个芽眼,切块应有相当厚度,多带薯肉,充分利用顶芽优势。顶芽要纵向切,侧芽要横向切,高产栽培应淘汰基芽(尾芽),以确保种薯高产。切块时,切刀应进行消毒处理,遇到病薯时要换刀在切,常用方法用3%高锰酸钾溶液或来苏儿浸刀,也可用盐水浸刀,边切边挑出病薯,严格防止病薯下田。
三、薯块处理,切完的薯块,切不可立即下田,应立即用敌克松或福美霜或甲霜灵锰锌加多菌灵拌种杀菌,促进薯块伤口愈合,干爽后才能下田,有条件的可用生产调节剂喷洒栽子,凉干成膜后,再下田播种,对种薯起到防止病菌感染浸入,促进植物生长,防病增产的作用。
四、播前选地选茬,马铃薯应选取肥力较好,土壤松软的沙壤土,排水良好的平川地或坡岗地。(PH值在5.6—6.5微酸性土壤为宜)周围30m距离内不能种植茄科作物,特别是黄烟。糜谷茬、麦茬、葱蒜茬为最好,其次是玉米、豆茬,提倡种薯地应选南北垅向栽培,东西垅栽培一般减产二成左右。其它白菜茬、甜菜茬、均不能用来种马铃薯。必须注意有严重药害的地块不能种马铃薯,特别是用过氯嘧黄隆、豆乙合剂、咪唑乙烟酸(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等的地块,二至四年不能种马铃薯,若种就要严重减产或绝产。
五、播种技术
(1)播期应选土壤深度10cm处,地温在8℃以上为宜,早熟品种最佳播期一般在5月8—15日,晚熟品种在5月1 日至5月5日。借鉴物候期作参考,一般选在地气起来后3至5天播种为宜,播种深以8cm为宜。施肥10-12cm深为宜,要种肥分离。
(2)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时(手握成团),芽眼宜向上栽植,湿度中等 时芽眼向上向下均可,湿度过小时,芽眼宜向下栽植,特别干旱时应采取提前引沟,等雨后播种为宜。
(3)由于新品种薯块大,产量高,结薯集中的特点,要求深栽,浅埋,多次覆土,即要求栽在垅沟里,然后浅覆土镇压保墒,避免张口垅,以利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当出齐苗后,再通过田间中耕作业而逐渐增加覆土层。垅的型状应是大方头型,切忌尖型垅,最好用小方犁覆土。
六、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的中心环节,也是控制薯型、减少腐烂、提高种用价值的关键措施。其表现为苗匀、茎粗、薯多、个大,高产实验证明马铃薯种植适宜密度70cm垅距,株距18-20cm,亩保苗在4800—5300株为宜。
七、合理施肥
1、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合理增施腐熟的马粪和过圈肥等农家肥料,配合施用适量化肥,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根据我县实际,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kg,剩余部分结合化肥作种肥施用,常用配方两种:
①尿素5-7.5kg/667㎡,二铵15-20kg/667㎡,硫酸钾10-12.5kg/667㎡或马铃薯专用肥35至40kg/667㎡。
②最新高产施肥配方底肥每667㎡用:磁化肥7.5kg、尿素2.5kg、二铵2.5kg、生物钾1kg,活化磷1kg共计17kg,成本约42元/667㎡,播前地头混合搅拌均匀。
施肥方法:实行种肥分离,用精量播种机播肥,深度20cm,覆土8-10cm。
常规施肥方法最好在播种前将氮肥和磷肥混合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中 ,条施沟内,然后播种。
2、适时追肥与防治病害相结合
①在株高10cm需喷强力增产宝5ml加抗病毒1号3ml。加水15kg667㎡喷洒,要求四轮四档大油门作业(扎根)。
②株高20cm喷洒中华大肥王200g加300g尿素,加水15kg/667㎡叶片喷。(长秧)
③盛花期之后,应分三至五次用克露或乙磷铝或杀毒矾或甲霜灵锰锌或薯瘟消或薯病疫杀加多菌灵,按剂量每隔七至十天对种薯田进行喷撒防治晚疫病。
④开花后期,叶喷氨基酸微肥或用磷酸二氢钾促进结薯膨大以利增产增收。
八、耕作要求
提倡一耢、两铲、三趟栽培模式,早熟品种要早铲、早趟,花前耕作完毕,为防畸型薯的产生要求宽宽的垅台,窄窄的垄沟,深松35cm此项措施是决定产量高低,薯型好坏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持薯在垅下10cm为宜。
九、防病事项
1、防病要及时:晚疫病在大气湿度85%,温度22-24℃易发生流行,一般在开花初期·就要喷药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为防止地上茎叶得病后出传入地下茎块中,造成种薯烂尾部,应及时拔出地上部秧子,这是防止烂薯的一项重要措施,时间一般在8月15日左右,植物初渐黄化时,双脚踩住将秧拔出后运出地外。
3、防病的同时要注意防虫害,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防治瓢虫。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蚜虫。
十、贮藏办法
贮藏是马铃薯一种生理生化过程,马铃薯淀粉在10—16℃时稳定,0—10℃时淀粉转化成糖,同时发热,此时窖门应敞开。种薯贮存最佳温度是1—3℃,在4—13℃时是糖转化成淀粉阶段,此时最适合于淀粉加工,贮藏湿度85%最好;超过85%到93%时,窖易结顶,须用高温喷灯处理,窖内应放上温度湿度计。每天观察一次,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窖门为进气孔,同时应加出气孔,窖上立个出气炉筒,利用窖门和出气炉筒子的高低差,形成空气循环,窖内保持空气新鲜,种薯贮藏在窖内的高度为:早熟品种在窖内高度为1.3—1.6m,晚熟品种在窖内高度为1.7m,散积堆放时,窖内堆放应平展,避免形成气道,使空气易流通,抑制生芽。袋积应小于2.7m,总体观察贮藏量不能少于窖的2/3,太少易冻,太多易伤热,此十项新技术是确保马铃薯新品种种植成功的关键措施,望广大农民朋友参照执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每年春节过后,进入三月份,广大农民开始种植马铃薯,这几年,农民通过种马铃薯发了财,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在农村调查,虽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比往年涨了许多,但并没有影响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十多年来,胶州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很多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经验,在这里我们做一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种薯选择
土豆是否高产,主要取决于种子,种薯的好坏影响到种植户的产量和收入,所以,识别种薯的好坏是个主要问题。从种薯外表看,不能只看土豆种个头大小,还应看种薯的光泽,光泽好、新鲜、无腐烂,薯块拿在手里柔软,用刀切感觉脆软,从薯块后头半厘米切一刀看无环腐病(黑圈),这就可说是较好的土豆种。好的土豆种,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每亩可达3500~4000公斤。
二、土豆种的储存
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到零下3~4℃的时候,土豆种上应盖东西,如麻袋、旧衣物等。到零下6~7℃就应该把它放在封闭的屋内,如遇较强冷空气还应该再加盖一点蓬布、薄膜,天气转缓后,应把蓬布或薄膜去掉。存放土豆的屋内温度也不宜太高,一定不能放置在火炉边,土豆种怕热,最暖和的地方也不能超过7 度,温度太高就会长出很多的芽子,消耗种薯的养分,以后种在地里就易造成减产。总之,冬天存放土豆种,屋内在不盖东西的情况下,温度不低于零度就行。
三、土豆的种植方法
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
荷兰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它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浇水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的疏软、松散。
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厘米,这一冬天的严寒和阳光的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15厘米的熟化层对来年土豆的生长是非常有益的。
不但要头年耕,且要深耕,土豆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必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下,如能达到30厘米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
2、生芽:
土豆虽说是喜凉作物,但种植时间也不益太早,近几年有的农户惊蛰前就开始种,时间偏早,生过芽的种薯出土快,早春遇上倒春寒容易受害,受过冻害的土豆就像人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恢复。所以土豆一旦苗期受冻害就会影响全季的产量。因此种植时间不宜过早,大田春土豆的种植时间最好是在惊蛰后,春分前为益,具体时间可在阴历的十六、十七左右。
种植前要进行生芽催芽,生芽能提前出土,而且还苗全苗旺。提前出土就提前结薯,在整个土豆生长期间来说,就能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生芽的方法和时间是在惊蛰前20天,把土豆种放在火炕上,大约30~40厘米厚,炕底要垫草,土豆上面覆盖一些东西。每天烧一点火不宜太多,待芽子长至1厘米左右,就要把盖的东西去掉,而且要停止烧火,进行凉芽,几天后芽子会变成黑色且的粗壮,手动芽不易掉。第二种生芽的办法是,把土豆种放在竹筐里,把筐围成圈,中间生火炉,这样效果也很好。
一、种薯选择
土豆是否高产,主要取决于种子,种薯的好坏影响到种植户的产量和收入,所以,识别种薯的好坏是个主要问题。从种薯外表看,不能只看土豆种个头大小,还应看种薯的光泽,光泽好、新鲜、无腐烂,薯块拿在手里柔软,用刀切感觉脆软,从薯块后头半厘米切一刀看无环腐病(黑圈),这就可说是较好的土豆种。好的土豆种,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每亩可达3500~4000公斤。
二、土豆种的储存
应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到零下3~4℃的时候,土豆种上应盖东西,如麻袋、旧衣物等。到零下6~7℃就应该把它放在封闭的屋内,如遇较强冷空气还应该再加盖一点蓬布、薄膜,天气转缓后,应把蓬布或薄膜去掉。存放土豆的屋内温度也不宜太高,一定不能放置在火炉边,土豆种怕热,最暖和的地方也不能超过7 度,温度太高就会长出很多的芽子,消耗种薯的养分,以后种在地里就易造成减产。总之,冬天存放土豆种,屋内在不盖东西的情况下,温度不低于零度就行。
三、土豆的种植方法
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
荷兰土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它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浇水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的疏软、松散。
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厘米,这一冬天的严寒和阳光的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15厘米的熟化层对来年土豆的生长是非常有益的。
不但要头年耕,且要深耕,土豆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必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下,如能达到30厘米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
2、生芽:
土豆虽说是喜凉作物,但种植时间也不益太早,近几年有的农户惊蛰前就开始种,时间偏早,生过芽的种薯出土快,早春遇上倒春寒容易受害,受过冻害的土豆就像人得了一场大病,病愈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恢复。所以土豆一旦苗期受冻害就会影响全季的产量。因此种植时间不宜过早,大田春土豆的种植时间最好是在惊蛰后,春分前为益,具体时间可在阴历的十六、十七左右。
种植前要进行生芽催芽,生芽能提前出土,而且还苗全苗旺。提前出土就提前结薯,在整个土豆生长期间来说,就能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生芽的方法和时间是在惊蛰前20天,把土豆种放在火炕上,大约30~40厘米厚,炕底要垫草,土豆上面覆盖一些东西。每天烧一点火不宜太多,待芽子长至1厘米左右,就要把盖的东西去掉,而且要停止烧火,进行凉芽,几天后芽子会变成黑色且的粗壮,手动芽不易掉。第二种生芽的办法是,把土豆种放在竹筐里,把筐围成圈,中间生火炉,这样效果也很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首先把土豆按切成块,保证每块上至少有一个芽
2.最好是种在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里
3.看来你也不是农村的,不用每天浇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就可以了,水呢最好 存放几天的水,或者是一些营养丰富的水.
4.等土豆苗长出来了,可以买些肥料,适当施肥.
2.最好是种在疏松、含腐殖质丰富的土壤里
3.看来你也不是农村的,不用每天浇水,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就可以了,水呢最好 存放几天的水,或者是一些营养丰富的水.
4.等土豆苗长出来了,可以买些肥料,适当施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选育途径主要有:
①利用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播种
用块茎繁殖,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状,垄播,3月份播种,平均温度超过25°C时,地下块茎停止膨胀。大概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1~2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匍匐茎易窜出地面。
田间管理
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施肥
马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点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在一起,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这样可以疏松薯块层,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吸收。
盆栽
因为市场农产品价格不断高涨,全世界有不少人开始学习家庭小面积栽培农作物的技术在自家种植菜蔬。而
马铃薯
马铃薯是属于比较容易种植的,且因为属于基本粮食,所以被不少普通家庭用来种植。
种植可用花园里小面积土地,也可以用垃圾桶、大型花盆等深度至少有24厘米的容器材料,一般来说,一个花盆里只可以种植一个马铃薯;而大桶可以种植好几个。
关键季节要掌握好,因为当地温高于25℃时,薯块就不再膨大,所以种晚了,就只能收“豆薯”了,所以宜早不宜晚,春分前后就可种植,(根据纬度灵活掌握)。
用于种植的土壤不必肥沃,但必须是偏干燥的,不适宜种植于湿重的粘土;土壤偏碱性或者偏酸性问题都不大。若希望产量高,则种植土壤最好用营养土(液),配制根据蔬菜需肥特点配制营养土(液),可以用腐叶土、腐质土、泥炭土、锯末、刨花、稻壳等和泥炭混合,也可以用细河沙或沙土、珍珠岩、蛭石、煤渣等与腐叶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盆栽营养土。有条件的可采用组培育苗、无土栽培。
矮控管理盆栽蔬菜应选择矮生型品种。在矮生品种不多的情况下,生长前期一定要控水蹲苗,水分管理以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为原则,同时可以通过植株调整来矮化,必要时可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生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