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基本 规则 简洁明了

做四部和声的基本规则简洁明了... 做四部和声的基本规则 简洁明了 展开
 我来答
钱多多花园
高粉答主

2019-09-2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和声基本规则:音高纵向结合,确立或瓦解调性,调试,发展或终止某一结构。四部和声的基本规则:各声部不要超越音域,高音、中音部记在高音谱表上,次中、低音部记在低音谱表上。高音、次中音部音符干向上,中音、低音音符干向下。

四部和声:以四个声部来陈述音乐,是多声部主调音乐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声部组合形式,四部和声就是各自的声部中,按照和声进行使相互独立的各声部进行有组织的结合。在这四部和声中,它们与人声的四种声乐类型是相一致的,通常我们把最高的声部称作旋律声部。


扩展资料:

1、注意:声部交叉(交错):无论是密集排列还是开放排列的三和弦都不允许出现声部交叉,所谓声部交叉就是次中音部高于中音部、低音部高于次中音部或高音部低于中音部。

除次中音与低音部之间可以超过八度音距外,上三部邻近的两声部之间都不可以超过八度。否则,就会使上三部某两声部之间音距过宽,失去相互扶持,音响空虚,构成“音部超越”的错误。

2、四部和声中,它们与人声的四种声乐类型是相一致的,通常我们把最高的声部称作旋律声部。

在乐谱上,是以大谱表方式来进行记谱,由高到低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或 叫做高音部),女低音Alto(或叫做中音部),男高音Tenor(或叫做次中音部),男低音Bass(或叫做低音部)。

其中,女声的声部用高音谱号来标记,男声的声部用低音谱号来标记。高音、中音、次中音合称“上三部”、高音、低音合称“外声部”、中音、次中音合称“内声部”、最高的声部也称作“旋律声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部和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声

匿名用户
2013-03-27
展开全部
一、和声学

和声学是研究多个音共同发声的效果,规律的学问。若将旋律比作“骨”则和声就是“肉”,只有有了和声,音响才变得丰满、协和、动听。和声学地位非常重要,可谓是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许多音乐大师都对和声学作出过杰出的供献。但和声学内容浩繁、规则很多,不易学好。但掌握和声学基本常识得益最大,值得一试。这里简单介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一 三和弦

由根音与上方三度音及上方五度音叠合而成的和弦叫“三和弦”。三和弦是构成和弦功能的最基本的和弦,用得最多。按结构分,三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减三和弦”(只有一个)。按功能则可分为“主和弦”(主音为根音的三和弦)、“属和弦”(属音的三和弦)和“下属和弦”(下属音的三和弦)。此外,每个三和弦又有两个转位和弦。主、属、下属这三个和弦称作“正三和弦”,其余的四个叫作“副三和弦”。这四个副三和弦又分属“属功能”组和“下属功能”组。

二 七和弦,九和弦,变和弦

三和弦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根音的七音)形成的和弦叫作七和弦。七和弦是不协和和弦。最常用的七和弦是“属七和弦”(属和弦形成的七和弦)。重属和弦、减七和弦也时常碰到。若在七和弦上再加上一个三度音(即根音的九音)即为九和弦。九和弦也都是不协和和弦。若和弦中除根音外的某个音不按原规律而变换成另一个音,这样的和弦叫“变和弦”。九和弦与变和弦的功能色彩比较特殊且不易把握,故应用较少;简单作品中基本不出现。

三 和声声部

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在写和声的谱表里高音部处于最上方,低音部在最下方,中音、次中音部在当中。故常把高音部和低音部这两个声部统称为“外声部”,而中音和次中音声部则叫作“内声部”。高音部一般是主旋律声部;两个内声部主要是配置和声,也常被称作“填充声部”。和声在进行、连接中,内声部要求充实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作用,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不论大小,均应以此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々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

四 和声的进行、连接、“解决”

和声在乐曲进程中要不断地转换、变化、中止;各声部也要为此恰当地过渡,连接。因此这是写和声的基本功。和声进行的基本特点是由“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由“协和”到“不协和”再到“协和”的交替循环。其功能进行的图式为:T-S-T,T-D-T 或T-S-D-T。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功能圈”就是这个意思。该小说中还提到“解决”这个术语。这是指不协和和弦(如七和弦)在进行,连接中向协和和弦转换的方式,其基本法则是将各声部的音向各自最靠近的协和音过渡,如 7→1;4→3,等;而协和音保持不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月の祭司2faee
推荐于2017-05-22 · TA获得超过3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0万
展开全部
1,各声部不要超过音域,禁止超开放排列(上三声相隔超过8度,Bass和Tenor 超过12度)
2,禁止平行五八度,连续一五八度,增音程进行
3,导音等限定进行音的走向
4,慎用声部交叉(初中级阶段禁用)
5,和声功能走向规则,比如禁止v--iv,ii---i等

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有更多问题。比如旋律走向好不好等。四部和声要做的好是没有止境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