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报告还制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出现了有利条件
2009年以来的三年经验表明,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已成定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总的来说,至少在未来几年要维持GDP年均增长7%-8%的速度,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和新增就业人口总量的减少,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的压力也会减轻。这就为中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使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当然,这种转型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期。二是要优化要素投入结构,转变以往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形成的所谓“投资成本洼地”效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三是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把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突破口。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8%,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要抓住机会,把挑战转变为机会,使其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加快经济的大转型。
(二)劳动培训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进一步向技能化转化
提高劳动力素质,既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一要大力改革教育和劳动培训制度及其体系,使其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尤其是现有的劳动培训体系,存在着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劳动培训的市场化,使目前大量劳动培训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之下的市场主导。二要继续加大劳动培训公共投入。目前中国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过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1%这一水平。同时,用于就业的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要尽快从以培训供给者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培训服务接受者为主要对象,确保劳动培训市场化的同时,劳动者有能力获得培训服务。
当然,目前中国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为促进他们的就业,还要继续坚持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
(三)调节收入和利益分配结构的步伐更扎实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重申了“两个同步”的要求,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社会公平。
坚持富民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视为有机整体,不仅从再分配环节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总体水平及其合理结构入手,更要扩展到初次分配环节包括“工资、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还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收益分配制度。为此,要继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克服阻力,尽快出台适应“两个同步”要求的《工资条例》。
要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降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应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加大农村反贫困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平等获得公共财政转移性收入的权利。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构起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目前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整合程度,促进社会保障获得的公平,是下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应对治病需要,但他们一旦患上大病重病,仍感束手无策。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口覆盖面,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养老风险。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但人口覆盖率还比较低。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全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者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仍然分别仅为17.8%、19.7%、10.4%和28.0%(按全国农民工总数2.5亿人计算),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五)加大环保问题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中国各种环境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带来了巨大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且大量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公共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在生产生活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政府的环境监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问题的监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
(六)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共同富裕。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以巨大的决心,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排除阻力,确立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执笔人陈光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给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网特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中国未来三十年会更加精彩,唱衰中国的网特们败类们三十年内你们会玩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报告还制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出现了有利条件
2009年以来的三年经验表明,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货物和服务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已成定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总的来说,至少在未来几年要维持GDP年均增长7%-8%的速度,从就业的角度来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调整和新增就业人口总量的减少,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的压力也会减轻。这就为中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是要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使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当然,这种转型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阵痛期。二是要优化要素投入结构,转变以往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形成的所谓“投资成本洼地”效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三是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把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兴能源和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突破口。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8%,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要抓住机会,把挑战转变为机会,使其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加快经济的大转型。
(二)劳动培训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进一步向技能化转化
提高劳动力素质,既是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途径,也是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一要大力改革教育和劳动培训制度及其体系,使其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尤其是现有的劳动培训体系,存在着供给不足、效率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加快劳动培训的市场化,使目前大量劳动培训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购买服务之下的市场主导。二要继续加大劳动培训公共投入。目前中国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过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普遍达到的1%这一水平。同时,用于就业的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要尽快从以培训供给者为主要对象转变为以培训服务接受者为主要对象,确保劳动培训市场化的同时,劳动者有能力获得培训服务。
当然,目前中国普通劳动力的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为促进他们的就业,还要继续坚持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
(三)调节收入和利益分配结构的步伐更扎实
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重申了“两个同步”的要求,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社会公平。
坚持富民优先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视为有机整体,不仅从再分配环节即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总体水平及其合理结构入手,更要扩展到初次分配环节包括“工资、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薪酬体系的改革;不仅要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的政策力度,还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收益分配制度。为此,要继续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克服阻力,尽快出台适应“两个同步”要求的《工资条例》。
要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一步降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改革,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应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加大农村反贫困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平等获得公共财政转移性收入的权利。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构起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目前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整合程度,促进社会保障获得的公平,是下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应对治病需要,但他们一旦患上大病重病,仍感束手无策。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口覆盖面,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养老风险。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制度全覆盖,但人口覆盖率还比较低。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工保险工作。截至2012年9月,全国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者占农民工总人数的比重,仍然分别仅为17.8%、19.7%、10.4%和28.0%(按全国农民工总数2.5亿人计算),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五)加大环保问题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中国各种环境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也带来了巨大消极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且大量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公共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时的。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在生产生活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政府的环境监管,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问题的监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举措。
(六)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坚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和共同富裕。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以巨大的决心,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排除阻力,确立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执笔人陈光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给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网特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2013年在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中国未来三十年会更加精彩,唱衰中国的网特们败类们三十年内你们会玩完
展开全部
第一个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从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卖地已经大规模减少,是前几年的50%,甚至30-40%。
另外一块,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 万亿。
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 年,最可能是2013 年7、8 月份(下半年)。
国内形势的展望我还是坚持我两年前的观点,简单归结为三句话:短期乐观(2010 年底前到2011 年初);中期悲观(2011 年底到2013 年);长期乐观(2013以后)。去年快速反弹后现在还处于下降通道,以后再慢慢走上去。
我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只会保持中速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渐渐放缓,2015 左右将会降到点7%左右,2020 年将降到在5%的水平,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很多企业一直享受着经济高增长的好处,一旦出现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另外一块,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 万亿。
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 年,最可能是2013 年7、8 月份(下半年)。
国内形势的展望我还是坚持我两年前的观点,简单归结为三句话:短期乐观(2010 年底前到2011 年初);中期悲观(2011 年底到2013 年);长期乐观(2013以后)。去年快速反弹后现在还处于下降通道,以后再慢慢走上去。
我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只会保持中速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渐渐放缓,2015 左右将会降到点7%左右,2020 年将降到在5%的水平,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很多企业一直享受着经济高增长的好处,一旦出现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经济发展没感觉
2,社会越来越黑暗
3,道德问题很严重
4,社会穷富差距太大
5,30年内中国就玩完
2,社会越来越黑暗
3,道德问题很严重
4,社会穷富差距太大
5,30年内中国就玩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3-27
展开全部
中国过去10年GDP总量站在了200%,2012年中国稳中求进,还是要必须处理好房地产的问题。
美国政府近期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财政悬崖,这就会使我国碰到输入性通胀风险。
中国经济不怕单一风险,不怕小风险,怕的是房地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怕的是经济大幅降速。如果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会促成资金大量外流,汇率贬值。
尽管今年中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速很可能比去年放慢,但对消费增速应表现有信心,随着欧债危机影响逐渐烟消雾散,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弱。2012年要实现4%左右的物价上涨幅度应该说是有难度的,且不说中长期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从短期因素来看也有三个不确定性,会使今年的物价走势比较复杂,上半年物价水平回落至谷底后,下半年经济增速回暖,物价温和回升。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第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带来的商机。产业结构一直不尽合理,小散差乱,原因是缺少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甚至逆淘汰,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在目前大背景下,各类企业都现了原形,彼此彼此、好赖不分的假象暴露无遗,企业分化加剧,被迫退出市场的企业为急于进入的企业提供了绝好条件。这正是国内各个行业、有作为的企业收购兼并或强强联手(可降低风险)、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
第二,国际市场重新洗牌带来的商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或陷入困境,让出了繁荣时期很难得到的极大市场空间,使得国际市场进入的门槛大为降低。而国际化的资源重组加快,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基础行业及其把持企业大为弱化,这些也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
中国应该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彻底结束在国际市场总是消极被动地被别人利用的时代,切实把讲了多年的“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首先是利用好国际市场”这句话落到实处。一是应当抓住机遇大举采购原来拒绝转让的核心技术,引进高新技术和相关人才;二是大举采购储备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矿石、粮食,并巩固对国际市场价格的主导权、话语权;三是通过收购兼并跨国工商企业集团,加快在全球布点,建立粮食、原油、矿石等大宗产品的海外资源基地。
与此同时,要构筑中国主导的分销、采购网络渠道,推出中国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品牌,并将已有的自主知名品牌实现国际化延伸,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长期可靠的有利局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显示,自主采购分销渠道和自主品牌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只要掌握命脉就能把利益留住,把利润大头留住,把生态环境留住,而不再流失。当然,海外投资要认真研究所在国的投资环境、文化背景和本土化策略。
由于中国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准备不足,大危机带来的大转机、大商机,可能会与中国擦肩而过,例如商业资本、能源资源。这些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大事。
第三,产业影响力是最大的商机。对纺织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信心,国民经济和民生对纺织行业的高度依赖,这就是影响力。要保持冷静、保持信心,切忌慌乱和盲目跟风。纺织行业已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微利时代,要利用调整时期加快向以相对指标为主导的内含化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停止内耗、联手闯关、共图大局,唱好主角,向主营业务回归。
改进流程、缩短流程,实行精准化战略。以信息化、精确化采购为主导,打造多方当事人参与的供应链,从粗放流程向精细化、精确化转变。企业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需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办好两件具体事。这两件事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只要当真去做都会有所收获。
一是流程创新。目前企业流程粗放、跑冒滴漏、周转缓慢、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要做好“流程创新”这件具体事。即凭借信息技术,开展精确化采购、降低库存、科学促销、加快周转、降低成本的试验和调研。
二是细节创新。目前纺织行业要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关注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切实真正放下身段、做到换位思考。对此,要做好“细节创新”这件具体事,即认真全天候跟踪研究所有顾客群购物消费的行为、心理和缘由,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包括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询问、每一个抱怨等等。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每一个细节,切实把“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能,讲求服务效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三是应对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先行指数研究的重要性,采取领先一步的反周期措施,为后危机时代做好前瞻性的各项准备。目前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宏观调控方式已经过时,所采用的“过去时数据”、“现在时数据”两类指标已经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必须将预测和调控建立在“将来时数据”指标的基础上,如国民经济PMI、本行业PMI、PPI等等。
我国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相对较长的周期里,让国内实体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地增长,短期保持GDP增速在7.5 - 8.3%之间,因此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偏积极的。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低附加值并对生态破坏严重的低端产品出口等来拉动,而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推动企业不断进行产业、技术方面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水平,这样才能在中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地增长。
我国2011年GDP总量5 745 133亿美元(57万亿元),约为美国经济总量的39%,比上年增长9.2%,GDP人均4 283美元,全年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4.8%。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为7.6%,我国GDP总量将会突破61万亿元,约为50亿美元,为美国GDP总量的41%。
中国经济已从谷底回升,前几个月经济增长率一度回落到7.4%,目前已回升到7.6%;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前几个月一度下探到49.6%,11月份已回升到50.9%,站在中轴线的上方。产品库存减少,大宗货物价格小幅上涨,社会用电量增加,中国经济回暖明显。现在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并不会继续恶化。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
未来两三年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期,但并不会大起大落,显得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将会保持在7.5%至8.2%之间。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1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从2010年起的未来1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会翻一番,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会和美国平起平坐,再到2030年中国就将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科技研发能力依然很强,中国在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依然存在。
老百姓的占有财富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的中产阶级首次占据大多数,这将会减少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对立,这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收入水平高低悬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管理层和决策层。
美国政府近期启动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财政悬崖,这就会使我国碰到输入性通胀风险。
中国经济不怕单一风险,不怕小风险,怕的是房地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怕的是经济大幅降速。如果这几个方面合在一起,会促成资金大量外流,汇率贬值。
尽管今年中国投资和出口的增速很可能比去年放慢,但对消费增速应表现有信心,随着欧债危机影响逐渐烟消雾散,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经济增速的放缓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减弱。2012年要实现4%左右的物价上涨幅度应该说是有难度的,且不说中长期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从短期因素来看也有三个不确定性,会使今年的物价走势比较复杂,上半年物价水平回落至谷底后,下半年经济增速回暖,物价温和回升。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第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带来的商机。产业结构一直不尽合理,小散差乱,原因是缺少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甚至逆淘汰,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在目前大背景下,各类企业都现了原形,彼此彼此、好赖不分的假象暴露无遗,企业分化加剧,被迫退出市场的企业为急于进入的企业提供了绝好条件。这正是国内各个行业、有作为的企业收购兼并或强强联手(可降低风险)、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
第二,国际市场重新洗牌带来的商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或陷入困境,让出了繁荣时期很难得到的极大市场空间,使得国际市场进入的门槛大为降低。而国际化的资源重组加快,能源、原材料价格下跌,基础行业及其把持企业大为弱化,这些也将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地位,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
中国应该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彻底结束在国际市场总是消极被动地被别人利用的时代,切实把讲了多年的“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首先是利用好国际市场”这句话落到实处。一是应当抓住机遇大举采购原来拒绝转让的核心技术,引进高新技术和相关人才;二是大举采购储备大宗商品,例如石油、矿石、粮食,并巩固对国际市场价格的主导权、话语权;三是通过收购兼并跨国工商企业集团,加快在全球布点,建立粮食、原油、矿石等大宗产品的海外资源基地。
与此同时,要构筑中国主导的分销、采购网络渠道,推出中国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品牌,并将已有的自主知名品牌实现国际化延伸,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影响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长期可靠的有利局面。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显示,自主采购分销渠道和自主品牌同样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只要掌握命脉就能把利益留住,把利润大头留住,把生态环境留住,而不再流失。当然,海外投资要认真研究所在国的投资环境、文化背景和本土化策略。
由于中国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准备不足,大危机带来的大转机、大商机,可能会与中国擦肩而过,例如商业资本、能源资源。这些是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大事。
第三,产业影响力是最大的商机。对纺织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信心,国民经济和民生对纺织行业的高度依赖,这就是影响力。要保持冷静、保持信心,切忌慌乱和盲目跟风。纺织行业已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微利时代,要利用调整时期加快向以相对指标为主导的内含化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停止内耗、联手闯关、共图大局,唱好主角,向主营业务回归。
改进流程、缩短流程,实行精准化战略。以信息化、精确化采购为主导,打造多方当事人参与的供应链,从粗放流程向精细化、精确化转变。企业在开展这项活动的过程中,需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办好两件具体事。这两件事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只要当真去做都会有所收获。
一是流程创新。目前企业流程粗放、跑冒滴漏、周转缓慢、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情况十分普遍。对此,要做好“流程创新”这件具体事。即凭借信息技术,开展精确化采购、降低库存、科学促销、加快周转、降低成本的试验和调研。
二是细节创新。目前纺织行业要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关注客户和消费者的需求,切实真正放下身段、做到换位思考。对此,要做好“细节创新”这件具体事,即认真全天候跟踪研究所有顾客群购物消费的行为、心理和缘由,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包括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询问、每一个抱怨等等。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每一个细节,切实把“转变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培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技能,讲求服务效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三是应对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先行指数研究的重要性,采取领先一步的反周期措施,为后危机时代做好前瞻性的各项准备。目前各行各业的预测和宏观调控方式已经过时,所采用的“过去时数据”、“现在时数据”两类指标已经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必须将预测和调控建立在“将来时数据”指标的基础上,如国民经济PMI、本行业PMI、PPI等等。
我国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相对较长的周期里,让国内实体经济能够平稳、较快地增长,短期保持GDP增速在7.5 - 8.3%之间,因此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偏积极的。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密集、低附加值并对生态破坏严重的低端产品出口等来拉动,而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国家要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推动企业不断进行产业、技术方面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水平,这样才能在中长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地增长。
我国2011年GDP总量5 745 133亿美元(57万亿元),约为美国经济总量的39%,比上年增长9.2%,GDP人均4 283美元,全年财政收入103 74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24.8%。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率将为7.6%,我国GDP总量将会突破61万亿元,约为50亿美元,为美国GDP总量的41%。
中国经济已从谷底回升,前几个月经济增长率一度回落到7.4%,目前已回升到7.6%;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前几个月一度下探到49.6%,11月份已回升到50.9%,站在中轴线的上方。产品库存减少,大宗货物价格小幅上涨,社会用电量增加,中国经济回暖明显。现在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并不会继续恶化。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
未来两三年为中国经济的恢复期,但并不会大起大落,显得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将会保持在7.5%至8.2%之间。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未来10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机遇期,从2010年起的未来1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会翻一番,初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会和美国平起平坐,再到2030年中国就将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科技研发能力依然很强,中国在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依然存在。
老百姓的占有财富进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的中产阶级首次占据大多数,这将会减少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对立,这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收入水平高低悬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依然困扰着中国社会、管理层和决策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具体的,真没什么可说。不如说实际的。2013年与2012年相比,基本一致。2012你是经历过的人。可以说,今年大体也差不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目前遇到的最大经济挑战就是要齐心协力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我国人均年收入是3000多美元,排在世界87名,如果中国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我们才算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坎可是很难越过的,墨西哥当年就是没有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经济长期陷入停滞了。所以外国反华势力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
中国要想渡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大力改革现在的经济结构,把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那种靠廉价劳动力,多上人力,靠简单制造业发展的模式必须全面改变了,这肯定会影响到很多利益集团,所以是比较有阻力的。国家只有利用各种政策,逼着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提高专利技术水平和引进现代化机器来持续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完全靠便宜的人工。现在你看到很多企业倒闭就是因为他们不适应这种新的转型,这是改革的镇痛,必须要经历。我们的靠出口支撑的经济结构也要改变为靠内需支撑,所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生,这样大家才敢于花钱去消费,而不是拼命存款为了看病,上学和养老。
希望我们能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只要我们能顺利渡过,中国全面超过美国就是肯定的事情了,不过这几年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艰难时刻。
中国要想渡过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大力改革现在的经济结构,把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去那种靠廉价劳动力,多上人力,靠简单制造业发展的模式必须全面改变了,这肯定会影响到很多利益集团,所以是比较有阻力的。国家只有利用各种政策,逼着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提高专利技术水平和引进现代化机器来持续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完全靠便宜的人工。现在你看到很多企业倒闭就是因为他们不适应这种新的转型,这是改革的镇痛,必须要经历。我们的靠出口支撑的经济结构也要改变为靠内需支撑,所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民生,这样大家才敢于花钱去消费,而不是拼命存款为了看病,上学和养老。
希望我们能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只要我们能顺利渡过,中国全面超过美国就是肯定的事情了,不过这几年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艰难时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