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出自哪一篇文言文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3-28
展开全部
商鞅立木建信
原文  商鞅令⑾既⑴具⑵,未布,恐⑶民之不信己,乃⑷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⑸民有能徙⑹置北门者予十金⑿。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⑺予五十金,以⒀明不欺。卒⑻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选自《史记·商君列传》)译文  1.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
2.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
3.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4.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
5.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
6.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7.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
8.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8-04-16
展开全部
原文: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说:“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zhow
2013-03-27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56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1356万
展开全部
《史记·商君列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iyezhouzss
2013-03-27 · TA获得超过4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万
展开全部
《史记 商君列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R_me915
2013-03-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89
展开全部
史记 商君列传 应该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