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8
展开全部
在这场苏联对日战争中,苏军共毙伤日军8万余人,俘获(含投降的日军)59.4万人,其中包括山田总司令在内的将官148人;苏军亦付出了3.2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英国陆军军官学校苏联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维格尔教授在其新著的《苏联的突然袭击理论》一书中,对苏军出兵中国东北突然袭击日军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一)驻中国东北的日军,对于苏联来说是“容易对付”的对手。(二)从作战一开始,苏联就掌握了该地区的制空权。(三)苏联在战略、战役和战术上都能采取突然袭击行动。(四)苏联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并且能在适当的时机将其优势的军事力量投入进攻的主要方向,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突然袭击的效果。苏军不断增加力量,开始作战时已占绝对优势。其中兵力为日军的1.8倍,坦克和装甲车为4.8倍,火炮为5.2倍,飞机是1.9倍。从数量上看,苏军向该方向集中的兵力为1,577,725人,坦克、装甲车5,556辆,火炮26,137门,作战飞机3,446架。与其相对抗的日军则拥有兵力881,000人、坦克与装甲车1,115辆、火炮5,000门、飞机1,800架。(五)与前项相同,苏军可以灵活地利用突然袭击的效果,高速前进。(六)苏军通过突然袭击并充分利用其效果,不给日军以喘息之机。(七)苏联陆海空三军之间进行了密切的协同。(八)苏联不仅准备了突然袭击所必需的弹药和物资,而且还准备了足以在整个中国东北地区作战的弹药和物资。
展开全部
苏军共毙伤日军8万余人,俘获(含投降的日军)59.4万人,其中包括山田总司令在内的将官148人;苏军亦付出了3.2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
原因:
1、关军军在30年代还属于精锐部队,但太平洋战争开始陆续调去了太平洋一线对美国作战,到45年苏联反攻前留下的兵力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日军一样,多是三四流的预备役中的预备役部队。
2、苏军采取了袭击战,控制了制空权。
3、日本大势已去。无心恋战,一心奔大连乘船回国。
原因:
1、关军军在30年代还属于精锐部队,但太平洋战争开始陆续调去了太平洋一线对美国作战,到45年苏联反攻前留下的兵力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日军一样,多是三四流的预备役中的预备役部队。
2、苏军采取了袭击战,控制了制空权。
3、日本大势已去。无心恋战,一心奔大连乘船回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是太多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