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 展开
 我来答
仙味少女染
2019-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9
展开全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中国的祭祀节日。“祭祀”即是悼念先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

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黎明4739c
2019-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9
展开全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春天的太阳60
2021-04-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5
展开全部
清明节的相关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吟咏着杜牧的诗歌一路走来,你会发现清明时节,嫩嫩的青草、细细的雨滴,再加上牛背上的牧童,简直是古代的一幅水墨画卷。

我给学生讲,事实上,清明节并不富有诗意,而是有一个很值得回味的故事在里面: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崇信小三骊姬,打压自己的大儿子申生。结果申生被小三陷害,二儿子重耳为了避祸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苦尽甘来,自然忘不了以前的穷哥们,于是开始对参与流亡政府的人进行封赏,可惜唯独没有介子推的。这时候介子推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介子推这首诗就是讲的逃难途中自己割肉给重耳吃的经历。

后来晋文公听到了这首诗,于是大为感慨,就请人让介子推接受封赏。哪知道介子推的老婆不愿意让自己丈夫前去接受封赏,他认为男人有钱就变坏,万一自己丈夫有权有势,一旦变心不要自己该怎么办?于是便处处对自己的丈夫进行提防。“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才是夫”,这是介子推老婆的座右铭,十几年过去了,自己的丈夫跟随重耳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活了过来,如今怎能够轻易让他走。介子推一进家门,他老婆马上就用红锦九股索“唰”的一下锁住了他的脖子,跟拴驴一样拴在家里的柱子上,再不让他出去鬼混。介子推的家安在绵山,后来,重耳派人到山里找了好几次都找不到介子推家。重耳心里焦急,有个缺德鬼便出主意,说介子推不出来,只要一放火,他不就出来了吗?于是重耳下令在在绵山放火,企图逼他出来,不料当天介子推的老婆拴他时打了个死结,这“红棉九股索”拴的还真牢靠,怎么弄都弄不开,一看大火烧过来了介夫人慌了手脚,结果两个人一起被烧死了。重耳一看满山都是大火,丝毫也不见介子推的足迹,就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就命人上去搜山,最后发现了两具烧焦的骨灰,并且有介子推的两句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重耳痛心疾首,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忘记介子推的深情厚谊,就下令在这一天拒绝烧熟的食物。为了让全

国人民都学习介子推的先进事迹,晋文公又下令将火烧介子推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不得烧火。新节日设立的第二年,晋文公在这一天率领大臣们登山祭奠介子推,大家惊讶的发现那棵被烧焦的老柳树竟死而复活,于是晋文公便给老柳树赐了个名叫作“清明柳”,并且又增设了个节日,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可见古时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不在同一天,但是因为当时的寒气过重,老百姓的日子在这几天并不好过。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并州,刺史高干投降,因为并州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很痛苦,于是就下令在这几天里把清明节和寒食节合在一天过。想起后人的那首清明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来清明渐渐成了缅怀先烈、祭奠死去祖先的日子,再后来因为春意盎然,也逐渐成了踏青旅游放风筝休闲的日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秋田夏果2153
2012-03-30 · TA获得超过6.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59万
展开全部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066fb640
2021-04-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91
展开全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2、溯源而上,清明节大约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并在此后吸收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风俗习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古人的诗句是彼时清明旧俗的写照,也使得清明有了寒食节和踏青节的别称。

3、斗转星移,清明渐渐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浓厚的文化符号之外,也有了指导农耕的现实意义。“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甚至,在去年12月底,“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又添了一抹文化色彩。

4、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就是到了当今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5、《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资料拓展

关于清明的诗篇

1、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3、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参考资料: 人民网评:用心感受清明背后的文化韵味 百度百科--清明节 百度百科--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百度百科--清明 (唐代杜牧诗作) 百度百科--长安清明言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