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土的液化?
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是判定土地液化的标准。
土体液化现象的原因:在地震引起的振动使饱和砂土或粉土趋于密实,导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
在地震作用的短暂时间内,这种急剧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使有效应力减小,当有效应力完全消失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
扩展资料:
土地液化分为微观液化、宏观液化与渗流液化。
(1)微观液化(micro liquefaction)。通常是指在试验室利用动三轴、动单剪或动扭剪仪来模拟土体中一个初始状态已知的单元体在受循环荷载作用后所产生的液化现象。
(2)宏观液化(macro liquefaction)。通常是指在工程场地发生的宏观液化破坏现象,如液化引起地基的喷砂冒水、地面下沉、侧向位移、建筑物倾斜或倾倒、地中构筑物上浮、震后土坡的滞后滑动等。
(3)渗流液化(seepage liquefaction)。泛指所有由于渗流作用而引起的土液化现象。发生渗流液化之处水力梯度达到临界水力梯度,土体的有效应力为零,符合液化的物态转变条件。
渗流液化有些与地震无关,有些则与地震有关,前者如岸边、坝下游或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流砂现象,后者如地震引起的地表喷砂冒水(砂沸)以及土坡的滞后滑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体液化
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只有采用多种判别方法才能准确判定液化土的存在与分布.标准贯入试验作为目前阶段液化判别主要手段之一,初步满足了液化土层的评价。
利用原位测试法(现场标准贯入试验),根据经验公式导入标贯击数,得出结果是否液化。
静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均可对液化进行判别,最常用的是用标准贯入击数来判定。
土的液化:松散的砂土和粉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之下达到饱和状态。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土体受到震动,会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使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这短暂的震动过程中,骤然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土颗粒间接触点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这就是土的液化现象。 发生液化现象,土质多是松散的砂土和粉土,而且受到震动和水的作用。
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