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朝鲜没有航母。朝鲜拥有主导弹是;化城5化城6短程弹道导弹
朝鲜获得飞毛腿B短程弹道导弹后,首先进行了逆向仿制工作。1984年4月朝鲜在咸镜北道南部的化城郡进行了国产弹道导弹的首次发射,美国情报机构按惯例以其发射场所在地的化城郡将其命名为原型“化城5”导弹(Hwasong-5),导弹长度约11.2米、直径0.88米,基本是对R-17E导弹的简单复制。外界普遍认为化城5的生产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测试和训练,积累研制及使用经验。1984年,基本型化城5导弹共进行了6次试射,成败参半。生产型化城5导弹1985年才出现,对R-17E导弹原始设计进行了一些小改进,如增加燃料,使用1吨弹头时射程从280千米增加到320千米。1986年,化城5导弹进入全速生产阶段,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其生产速度曾达到每月8~10枚。朝鲜持续改进后续生产的化城5导弹,将原来仿制的捷联惯导系统替换为自主研发的惯导系统,对9D21火箭发动机进行了改进,还尝试研制了多种弹头,如高爆弹头、集束弹头和生化武器弹头。
虽然化城5近程弹道导弹足以打击韩国北部2/3的地区,但对韩国南部还是鞭长莫及。1988年,朝鲜对导弹进行改进,由于缺乏先进的弹道导弹技术和研制经验,朝鲜只是通过减轻弹头质量和增加推进剂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增程。1989年,美国情报机构分析认为新导弹开始低速生产,并将其编号为化城6。1990年,朝鲜对化城6导弹进行了试射,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化城6导弹在化城5基础上加长了弹体以容纳更多的推进剂,同时将弹头质量减轻到770千克,改进的惯导系统还提高了攻击精度。化城6导弹射程达到了500~600千米,足以覆盖韩国全境,加强了对韩国及驻韩美军的威慑。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济陷入困境,在装备本国军队的同时,朝鲜还向伊朗、叙利亚、苏丹和缅甸等国家出口了大批化城6导弹以获得外汇收入。西方情报机构从出口数量推测,截至1999年朝鲜制造的化城6导弹数量可能接近1000枚。伊朗还引进了化城5、化城6导弹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分别被命名为流星1和流星2弹道导弹。[2]
芦洞中程弹道导弹
在掌握了飞毛腿导弹的仿制后,朝鲜进一步研制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这就是芦洞(Nodong)中程弹道导弹。芦洞导弹有迹可循的研制可以追寻到1988年,是由朝鲜工程师独立设计的第一种弹道导弹。港台媒体及国内一些媒体将芦洞导弹称为“劳动”导弹,估计这是由于不熟悉美国情报机构的命名规则,采用Nodong的直接音译所导致。
与飞毛腿导弹一样,芦洞导弹也采用单级单液体发动机设计,但导弹尺寸、发动机推力和发射重量更大。与多台发动机并联或多级设计相比,这种简单的放大设计实现难度较小,有利于缩短研发时间。芦洞导弹长度约16米、直径约1.3米,总质量约16吨,弹头质量1000千克时射程在1000~1300千米之间,从朝鲜发射可以覆盖日本大部分领土。1990年,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发射架上芦洞导弹,不过根据对发射场照片的评估很可能发射失败了。直到1993年5月,朝鲜才成功发射了芦洞导弹,据说这次试射邀请了伊朗官员参观,导弹向日本海方向发射,这很可能是一次高弹道试验,因为试射的射程仅有500千米而不是1000千米以上的标准射程,缩短射程估计是出于避免外界关注施压。
芦洞导弹试射成功后很快向伊朗转让技术,伊朗对其进行了国产化,并命名为流星3中程弹道导弹,直至今日,流星3导弹也是伊朗弹道导弹部队最主要的装备之一。1994年朝鲜进一步进行了芦洞导弹的地面测试,1995年朝鲜人民军正式开始部署芦洞导弹。芦洞导弹技术还转让给了巴基斯坦,成为巴基斯坦的高里2(Ghauri-2)导弹。虽然朝鲜本身并没有进行再多芦洞导弹的试验,但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试射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为芦洞导弹的完善和改进奠定了基础。2007年4月25日,在朝鲜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式上,朝鲜展出了芦洞导弹,不过向外公布的录像并没有芦洞导弹的镜头,美国侦察卫星拍下了清晰的照片显示载车为5轴运输车,确认了芦洞导弹的登场。2010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65周年阅兵式上,芦洞中程导弹首次在导弹方阵中向外公开,这暗示芦洞导弹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并装备了足够的数量。
编辑本段远程导弹放大的芦洞导弹实现了1000千米以上的射程,增加推进剂和使用更轻弹头还可将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500千米甚至更高,如果未来使用250千克级别的弹头、换用更轻的铝合金弹体可以将射程增加到2000千米。2012年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搭载“光明星3号”卫星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根据韩国国防部的分析报告称,朝鲜此次发射的卫星相当于发射了一枚射程为1万公里的远程导
大浦洞1
首款多级弹道导弹
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光明星1号”卫星,不过其他国家都没有探测到这颗卫星。根据美国的观测和事后分析,朝鲜火箭第一级落入日本海,第二级落入日本以东的太平洋,第一级和第二级燃烧和分离都很顺利,此时火箭已经飞行了1646千米,但第三级发动机出现故障导致卫星未能入轨。这次发射飞越了日本列岛上空,在日本媒体的刻意渲染下引起了不小恐慌,使日本公众开始支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朝鲜实际上是以卫星发射为理由测试新型弹道导弹,并根据火箭发射地将其命名为“大浦洞1”(Taepodong-1/TD-1)导弹。外界分析倾向认为大浦洞1导弹是一种二级液体中程弹道,以芦洞导弹作为第一级弹体,以化城6导弹作为第二级弹体的简单拼装。大浦洞1导弹质量约23吨,可携带700千克弹头达到2500千米左右的射程。大浦洞1导弹并不先进,而且仅有一次发射,但却是朝鲜多级导弹的首次尝试,在朝鲜弹道导弹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浦洞2导弹与银河运载火箭
此后,朝鲜还研制了更先进的大浦洞2导弹。2006年7月5日,朝鲜进行了大浦洞2导弹的发射试验,根据美国观测发射后约40秒即偏离轨道失败。朝鲜还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银河(Unha)运载火箭,2009年4月5日,朝鲜使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火箭发射后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宙斯盾战舰都进行了监测,日本本土和美国的远程预警雷达还进行了全程跟踪。从美国公布的弹道数据来看,银河2号的弹道的确符合航天发射的特征,不过此次发射仍然出现第三级发动机故障,在距离发射场3850千米外卫星坠落。根据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公开视频和图像,可以确认银河2号运载火箭长度约31米直径约2.2,起飞质量约为80~85吨。美国政府分析报告认为银河2号火箭第一级箭体使用了4台并联的芦洞导弹发动机,其起飞推力约100吨,第二级箭体的发动机为1台芦洞导弹发动机,第三级使用了小型固体发动机。2012年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搭载“光明星3号”卫星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
这样的设计对于中国军事爱好者来说实在过于熟悉,简直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翻版。不过按比例推算,银河2号火箭的第一级长度可能比长征1号略短,同时长征1号的壳体、发动机、控制等各方面技术也要强于大浦洞2导弹,这意味着大浦洞-2导弹即使使用三级设计,射程和投掷能力也不会大幅度超过中国的东风4号远程导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前身,为两级设计)。综合判断,二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在3500~6000千米之间,射程企及美国夏威夷;三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有望达到10000千米,射程覆盖美国阿拉斯加及部分西海岸地区。不过这仅是纯弹道分析,考虑到防热与控制系统的难度,朝鲜研制出实用的远程和洲际导弹还很远。
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
朝鲜将飞毛腿导弹放大为芦洞导弹,并进一步研制出大浦洞多级弹道导弹,但基本导弹技术仍然不高。冷战结束后,朝鲜从某种途径得到了苏联的R-27潜射弹道导弹资料,以此发展出BM-25舞水端(Musudan)中程导弹。舞水端导弹在早期曾被赋予芦洞B导弹的编号,但直到2010年10月10日阅兵式上朝鲜正式展出导弹时,外界仍然不知道导弹的实际编号,只能继续以地名舞水端命名。
苏联的R-27潜射弹道导弹长度9.65米。而朝鲜将舞水端导弹布置在6轴发射车上,根据周围物体推算导弹长度约12米,这可能是因为陆上发射的舞水端导弹无需潜射导弹那样的浸入式发动机设计缩短长度,也可能是朝鲜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更改设计,导致导弹长度偏长。舞水端导弹也为单级液体导弹,但使用了四氧化二氮加偏二甲肼推进剂,发动机设计也更为先进,具有更高的比冲,此外导弹壳体和弹头防热技术也比朝鲜的芦洞导弹有很大进步。舞水端导弹尺寸比芦洞导弹小,采用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机动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先进的壳体、弹头防热技术提高了发射成功率,达到3000公里的射程使其部署在北部山区即可完成对日本的全境覆盖。可以说,舞水端导弹的装备使得朝鲜对日本、驻日美军基地的威慑能力可靠起来。
“银河2号”运载火箭
先进的舞水端导弹也将成为朝鲜弹道导弹发射的新基础,这也是很多分析家认为银河二号火箭的第二级是舞水端导弹的重要原因。虽然美国政府没有采信这一分析,但也认为大浦洞2/银河2第二级未来可能改用舞水端导弹来提高性能。目前外界没有观测到可信的舞水端导弹试射记录,不过舞水端导弹已经出口到伊朗,伊朗发射卫星的“信使”火箭的第二级箭体的游动发动机就很明显的使用了R-27导弹的游动发动机,信使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也采用了偏二甲肼加四氧化二氮推进剂,这同样是R-27导弹的技术。
朝鲜获得飞毛腿B短程弹道导弹后,首先进行了逆向仿制工作。1984年4月朝鲜在咸镜北道南部的化城郡进行了国产弹道导弹的首次发射,美国情报机构按惯例以其发射场所在地的化城郡将其命名为原型“化城5”导弹(Hwasong-5),导弹长度约11.2米、直径0.88米,基本是对R-17E导弹的简单复制。外界普遍认为化城5的生产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测试和训练,积累研制及使用经验。1984年,基本型化城5导弹共进行了6次试射,成败参半。生产型化城5导弹1985年才出现,对R-17E导弹原始设计进行了一些小改进,如增加燃料,使用1吨弹头时射程从280千米增加到320千米。1986年,化城5导弹进入全速生产阶段,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其生产速度曾达到每月8~10枚。朝鲜持续改进后续生产的化城5导弹,将原来仿制的捷联惯导系统替换为自主研发的惯导系统,对9D21火箭发动机进行了改进,还尝试研制了多种弹头,如高爆弹头、集束弹头和生化武器弹头。
虽然化城5近程弹道导弹足以打击韩国北部2/3的地区,但对韩国南部还是鞭长莫及。1988年,朝鲜对导弹进行改进,由于缺乏先进的弹道导弹技术和研制经验,朝鲜只是通过减轻弹头质量和增加推进剂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增程。1989年,美国情报机构分析认为新导弹开始低速生产,并将其编号为化城6。1990年,朝鲜对化城6导弹进行了试射,并开始大规模生产。化城6导弹在化城5基础上加长了弹体以容纳更多的推进剂,同时将弹头质量减轻到770千克,改进的惯导系统还提高了攻击精度。化城6导弹射程达到了500~600千米,足以覆盖韩国全境,加强了对韩国及驻韩美军的威慑。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济陷入困境,在装备本国军队的同时,朝鲜还向伊朗、叙利亚、苏丹和缅甸等国家出口了大批化城6导弹以获得外汇收入。西方情报机构从出口数量推测,截至1999年朝鲜制造的化城6导弹数量可能接近1000枚。伊朗还引进了化城5、化城6导弹技术,并实现国产化,分别被命名为流星1和流星2弹道导弹。[2]
芦洞中程弹道导弹
在掌握了飞毛腿导弹的仿制后,朝鲜进一步研制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这就是芦洞(Nodong)中程弹道导弹。芦洞导弹有迹可循的研制可以追寻到1988年,是由朝鲜工程师独立设计的第一种弹道导弹。港台媒体及国内一些媒体将芦洞导弹称为“劳动”导弹,估计这是由于不熟悉美国情报机构的命名规则,采用Nodong的直接音译所导致。
与飞毛腿导弹一样,芦洞导弹也采用单级单液体发动机设计,但导弹尺寸、发动机推力和发射重量更大。与多台发动机并联或多级设计相比,这种简单的放大设计实现难度较小,有利于缩短研发时间。芦洞导弹长度约16米、直径约1.3米,总质量约16吨,弹头质量1000千克时射程在1000~1300千米之间,从朝鲜发射可以覆盖日本大部分领土。1990年,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发射架上芦洞导弹,不过根据对发射场照片的评估很可能发射失败了。直到1993年5月,朝鲜才成功发射了芦洞导弹,据说这次试射邀请了伊朗官员参观,导弹向日本海方向发射,这很可能是一次高弹道试验,因为试射的射程仅有500千米而不是1000千米以上的标准射程,缩短射程估计是出于避免外界关注施压。
芦洞导弹试射成功后很快向伊朗转让技术,伊朗对其进行了国产化,并命名为流星3中程弹道导弹,直至今日,流星3导弹也是伊朗弹道导弹部队最主要的装备之一。1994年朝鲜进一步进行了芦洞导弹的地面测试,1995年朝鲜人民军正式开始部署芦洞导弹。芦洞导弹技术还转让给了巴基斯坦,成为巴基斯坦的高里2(Ghauri-2)导弹。虽然朝鲜本身并没有进行再多芦洞导弹的试验,但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试射积累了大量试验数据,为芦洞导弹的完善和改进奠定了基础。2007年4月25日,在朝鲜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式上,朝鲜展出了芦洞导弹,不过向外公布的录像并没有芦洞导弹的镜头,美国侦察卫星拍下了清晰的照片显示载车为5轴运输车,确认了芦洞导弹的登场。2010年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65周年阅兵式上,芦洞中程导弹首次在导弹方阵中向外公开,这暗示芦洞导弹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并装备了足够的数量。
编辑本段远程导弹放大的芦洞导弹实现了1000千米以上的射程,增加推进剂和使用更轻弹头还可将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到1500千米甚至更高,如果未来使用250千克级别的弹头、换用更轻的铝合金弹体可以将射程增加到2000千米。2012年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搭载“光明星3号”卫星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根据韩国国防部的分析报告称,朝鲜此次发射的卫星相当于发射了一枚射程为1万公里的远程导
大浦洞1
首款多级弹道导弹
1998年8月31日,朝鲜宣布成功发射了“光明星1号”卫星,不过其他国家都没有探测到这颗卫星。根据美国的观测和事后分析,朝鲜火箭第一级落入日本海,第二级落入日本以东的太平洋,第一级和第二级燃烧和分离都很顺利,此时火箭已经飞行了1646千米,但第三级发动机出现故障导致卫星未能入轨。这次发射飞越了日本列岛上空,在日本媒体的刻意渲染下引起了不小恐慌,使日本公众开始支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朝鲜实际上是以卫星发射为理由测试新型弹道导弹,并根据火箭发射地将其命名为“大浦洞1”(Taepodong-1/TD-1)导弹。外界分析倾向认为大浦洞1导弹是一种二级液体中程弹道,以芦洞导弹作为第一级弹体,以化城6导弹作为第二级弹体的简单拼装。大浦洞1导弹质量约23吨,可携带700千克弹头达到2500千米左右的射程。大浦洞1导弹并不先进,而且仅有一次发射,但却是朝鲜多级导弹的首次尝试,在朝鲜弹道导弹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浦洞2导弹与银河运载火箭
此后,朝鲜还研制了更先进的大浦洞2导弹。2006年7月5日,朝鲜进行了大浦洞2导弹的发射试验,根据美国观测发射后约40秒即偏离轨道失败。朝鲜还在大浦洞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了银河(Unha)运载火箭,2009年4月5日,朝鲜使用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火箭发射后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宙斯盾战舰都进行了监测,日本本土和美国的远程预警雷达还进行了全程跟踪。从美国公布的弹道数据来看,银河2号的弹道的确符合航天发射的特征,不过此次发射仍然出现第三级发动机故障,在距离发射场3850千米外卫星坠落。根据银河2号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公开视频和图像,可以确认银河2号运载火箭长度约31米直径约2.2,起飞质量约为80~85吨。美国政府分析报告认为银河2号火箭第一级箭体使用了4台并联的芦洞导弹发动机,其起飞推力约100吨,第二级箭体的发动机为1台芦洞导弹发动机,第三级使用了小型固体发动机。2012年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搭载“光明星3号”卫星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
这样的设计对于中国军事爱好者来说实在过于熟悉,简直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翻版。不过按比例推算,银河2号火箭的第一级长度可能比长征1号略短,同时长征1号的壳体、发动机、控制等各方面技术也要强于大浦洞2导弹,这意味着大浦洞-2导弹即使使用三级设计,射程和投掷能力也不会大幅度超过中国的东风4号远程导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前身,为两级设计)。综合判断,二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在3500~6000千米之间,射程企及美国夏威夷;三级版的大浦洞2导弹射程有望达到10000千米,射程覆盖美国阿拉斯加及部分西海岸地区。不过这仅是纯弹道分析,考虑到防热与控制系统的难度,朝鲜研制出实用的远程和洲际导弹还很远。
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
朝鲜将飞毛腿导弹放大为芦洞导弹,并进一步研制出大浦洞多级弹道导弹,但基本导弹技术仍然不高。冷战结束后,朝鲜从某种途径得到了苏联的R-27潜射弹道导弹资料,以此发展出BM-25舞水端(Musudan)中程导弹。舞水端导弹在早期曾被赋予芦洞B导弹的编号,但直到2010年10月10日阅兵式上朝鲜正式展出导弹时,外界仍然不知道导弹的实际编号,只能继续以地名舞水端命名。
苏联的R-27潜射弹道导弹长度9.65米。而朝鲜将舞水端导弹布置在6轴发射车上,根据周围物体推算导弹长度约12米,这可能是因为陆上发射的舞水端导弹无需潜射导弹那样的浸入式发动机设计缩短长度,也可能是朝鲜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更改设计,导致导弹长度偏长。舞水端导弹也为单级液体导弹,但使用了四氧化二氮加偏二甲肼推进剂,发动机设计也更为先进,具有更高的比冲,此外导弹壳体和弹头防热技术也比朝鲜的芦洞导弹有很大进步。舞水端导弹尺寸比芦洞导弹小,采用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机动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先进的壳体、弹头防热技术提高了发射成功率,达到3000公里的射程使其部署在北部山区即可完成对日本的全境覆盖。可以说,舞水端导弹的装备使得朝鲜对日本、驻日美军基地的威慑能力可靠起来。
“银河2号”运载火箭
先进的舞水端导弹也将成为朝鲜弹道导弹发射的新基础,这也是很多分析家认为银河二号火箭的第二级是舞水端导弹的重要原因。虽然美国政府没有采信这一分析,但也认为大浦洞2/银河2第二级未来可能改用舞水端导弹来提高性能。目前外界没有观测到可信的舞水端导弹试射记录,不过舞水端导弹已经出口到伊朗,伊朗发射卫星的“信使”火箭的第二级箭体的游动发动机就很明显的使用了R-27导弹的游动发动机,信使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也采用了偏二甲肼加四氧化二氮推进剂,这同样是R-27导弹的技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