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第二代祖师是谁?道场何处?
展开全部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荥阳县)。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
中国禅宗大师
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天平初年(534)慧可到了东魏的邺都(今河北临漳),大弘禅法,有些学者不能理解他的学说,时常发生争辩。当时门下拥有千人的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所说法要为“魔语”,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诘难。但他的弟子听了慧可说法后欣然心服,反而不满道恒。道恒因此更加怀恨慧可,甚至贿赂官吏,企图加以暗害。其间似乎和慧可宣传宋译《楞伽》的理论有关。起初,达摩把四卷《楞伽经》授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就宣扬此经,但因宋译《楞伽》文较难解,不如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十卷《楞伽经》文字流畅,所以当时北魏的学士多鄙视它。由于刘宋和北魏两译《楞伽》学说之争,牵涉到菩提流支,后世智炬的《宝林传》等遂出现诬蔑菩提流支因禅学思想不同而毒害达摩的记载。
慧可在邺都(今河北成安)既受异派学者的迫害,其后即流离于邺卫之间,所以到了晚年,并没有多少随从的弟子。但三论宗的学者慧布(518—587)北游邺都时,曾慕慧可而前去叩问禅法,得到印证。北齐天保初年(550)著名禅学者向居士致书慧可请教,并以诗文问答,受到了慧可的许多启示。
在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和同学昙林曾努力保护经典和佛像。后来他又南行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在这山里传法与三祖僧璨。周武灭佛停止后,他又回到邺都。隋开皇十三年(593)入寂。
谈到慧可的禅法,就令人想到他的“断臂求法”的传说。智炬《宝林传》卷八载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记载慧可向达摩求法时,达摩对他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乃立雪数宵,断臂表示他的决心。这样才从达摩获得了安心的法门。因此“雪中断臂”就成为禅宗一个有名故事而广泛流传。但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传》只说慧可“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未提到求法事,因而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研究。但后来有关禅学的史籍,如净觉《楞伽师资记》、杜朏《传法宝记》、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契嵩《传法正宗记》卷六等,多承袭法琳说而否定道宣之说,从而慧可这段“雪中断臂求法”的故事,仍为一般禅家所传诵。
慧可的禅学思想传自达摩,特别是达摩传授给他的四卷《楞伽》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这个思想经过慧可的整理提倡,给学禅的人以较大的影响。
慧可又曾用诗句来表达他的禅学见解,他答向居士的函问说:“本迷摩尼是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涅槃)?”这是用简明理路表达出来的禅意。达摩“理入”的根本意义在于深信一切众生具有同一真性,如能舍妄归真,就是凡圣等一的境界。慧可继承这个思想,指出生佛无差别的义理,直显达摩正传的心法。
从敦煌发现的禅宗文献看来,其中有许多断简残篇被认为是慧可所说的法语。铃木大拙所编《少室逸书》的《杂录》第二之八十一至九十则,即是此类。其中第八十三则关于“忏悔”的故事和《宝林传》卷八所载唐房琯撰《三祖僧璨碑文》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禅宗大师
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天平初年(534)慧可到了东魏的邺都(今河北临漳),大弘禅法,有些学者不能理解他的学说,时常发生争辩。当时门下拥有千人的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所说法要为“魔语”,密遣上足弟子和慧可诘难。但他的弟子听了慧可说法后欣然心服,反而不满道恒。道恒因此更加怀恨慧可,甚至贿赂官吏,企图加以暗害。其间似乎和慧可宣传宋译《楞伽》的理论有关。起初,达摩把四卷《楞伽经》授慧可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就宣扬此经,但因宋译《楞伽》文较难解,不如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十卷《楞伽经》文字流畅,所以当时北魏的学士多鄙视它。由于刘宋和北魏两译《楞伽》学说之争,牵涉到菩提流支,后世智炬的《宝林传》等遂出现诬蔑菩提流支因禅学思想不同而毒害达摩的记载。
慧可在邺都(今河北成安)既受异派学者的迫害,其后即流离于邺卫之间,所以到了晚年,并没有多少随从的弟子。但三论宗的学者慧布(518—587)北游邺都时,曾慕慧可而前去叩问禅法,得到印证。北齐天保初年(550)著名禅学者向居士致书慧可请教,并以诗文问答,受到了慧可的许多启示。
在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进行灭佛运动,慧可和同学昙林曾努力保护经典和佛像。后来他又南行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在这山里传法与三祖僧璨。周武灭佛停止后,他又回到邺都。隋开皇十三年(593)入寂。
谈到慧可的禅法,就令人想到他的“断臂求法”的传说。智炬《宝林传》卷八载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记载慧可向达摩求法时,达摩对他说:求法的人,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于是慧可乃立雪数宵,断臂表示他的决心。这样才从达摩获得了安心的法门。因此“雪中断臂”就成为禅宗一个有名故事而广泛流传。但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慧可传》只说慧可“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未提到求法事,因而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研究。但后来有关禅学的史籍,如净觉《楞伽师资记》、杜朏《传法宝记》、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契嵩《传法正宗记》卷六等,多承袭法琳说而否定道宣之说,从而慧可这段“雪中断臂求法”的故事,仍为一般禅家所传诵。
慧可的禅学思想传自达摩,特别是达摩传授给他的四卷《楞伽》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这个思想经过慧可的整理提倡,给学禅的人以较大的影响。
慧可又曾用诗句来表达他的禅学见解,他答向居士的函问说:“本迷摩尼是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涅槃)?”这是用简明理路表达出来的禅意。达摩“理入”的根本意义在于深信一切众生具有同一真性,如能舍妄归真,就是凡圣等一的境界。慧可继承这个思想,指出生佛无差别的义理,直显达摩正传的心法。
从敦煌发现的禅宗文献看来,其中有许多断简残篇被认为是慧可所说的法语。铃木大拙所编《少室逸书》的《杂录》第二之八十一至九十则,即是此类。其中第八十三则关于“忏悔”的故事和《宝林传》卷八所载唐房琯撰《三祖僧璨碑文》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2013-03-29
展开全部
慧可是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为天竺禅宗第二十九代祖师。是直接继承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磨衣钵的汉族高僧,是中国禅宗继承开来的人物。
慧可豪迈扩达,满腹经论,精研玄学;弘佛宣教,以坚、忍著称于时。菩提达磨的天竺禅法,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有坚韧不拔的传播者,慧可担负了这伟大的历史使命,使大磨禅法传之于后“二祖”之称,当之无愧。
一 通道达佛 名师指点
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入教后取名为神光。虎牢(今河南荥阳)人。父名姬寂。据说他的父母婚姻多年无子,他的父亲很是着急,常自言自语说:“我家崇善好施,怎么会让我家无子呢?”于是他就开始祈祷神祗给他一个儿子。祈祷很长时间之后,一天晚上,突然有一道神奇的光芒照遍四室,他的母亲因而怀上了慧可,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因神异之光而孕,因此就为他取名光。这一年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慧可从小就志气超群,聪明异常,博览诗书,尤其是精通玄妙之理,而不爱治理家业,好游山玩水,长久居住洛阳伊水岸边,仰慕此地风土人情,有一天,汉息着说:“儒道二教,一讲礼仪,一讲道术,风靡于天下;庄子、易经二书,也未尽玄妙。当求高师,再造玄境。30岁后,博览佛经,超然自得。于是,为求名师指点,便离家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从学于宝静禅师,受具足戒于永穆寺,便在该寺住持弘法。
两年后,即他32岁时,又回到香山寺宝静禅师处,学佛习禅。八年后的一天,他正在禅 堂打坐,恍然见到一个神人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你将要修成正果,何必死守在这个地方?离此不远的南方,有大师指点你,你应该前去。”
慧可知道是神在帮助,于是就在原名“光”前加一“神”字,叫神光。第二天,他觉得头痛如锥剌般,宝静禅师见此情景,打算给他治疗。这时空中有声音传来说:“这是脱胎换骨,不是平常所说的疼痛。”
慧可把见神之事告诉宝静禅师,宝静禅师立即审视慧可的顶骨,忽然发现他的头顶并排突出五个秀丽的小山峰,于是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神让你向南求师,这就指明少林寺大磨禅师一定是你的老师呵!”
慧可于是离开宝静禅 师,带着自己的行李,向少林寺方向走去。
慧可豪迈扩达,满腹经论,精研玄学;弘佛宣教,以坚、忍著称于时。菩提达磨的天竺禅法,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有坚韧不拔的传播者,慧可担负了这伟大的历史使命,使大磨禅法传之于后“二祖”之称,当之无愧。
一 通道达佛 名师指点
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入教后取名为神光。虎牢(今河南荥阳)人。父名姬寂。据说他的父母婚姻多年无子,他的父亲很是着急,常自言自语说:“我家崇善好施,怎么会让我家无子呢?”于是他就开始祈祷神祗给他一个儿子。祈祷很长时间之后,一天晚上,突然有一道神奇的光芒照遍四室,他的母亲因而怀上了慧可,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因神异之光而孕,因此就为他取名光。这一年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慧可从小就志气超群,聪明异常,博览诗书,尤其是精通玄妙之理,而不爱治理家业,好游山玩水,长久居住洛阳伊水岸边,仰慕此地风土人情,有一天,汉息着说:“儒道二教,一讲礼仪,一讲道术,风靡于天下;庄子、易经二书,也未尽玄妙。当求高师,再造玄境。30岁后,博览佛经,超然自得。于是,为求名师指点,便离家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从学于宝静禅师,受具足戒于永穆寺,便在该寺住持弘法。
两年后,即他32岁时,又回到香山寺宝静禅师处,学佛习禅。八年后的一天,他正在禅 堂打坐,恍然见到一个神人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你将要修成正果,何必死守在这个地方?离此不远的南方,有大师指点你,你应该前去。”
慧可知道是神在帮助,于是就在原名“光”前加一“神”字,叫神光。第二天,他觉得头痛如锥剌般,宝静禅师见此情景,打算给他治疗。这时空中有声音传来说:“这是脱胎换骨,不是平常所说的疼痛。”
慧可把见神之事告诉宝静禅师,宝静禅师立即审视慧可的顶骨,忽然发现他的头顶并排突出五个秀丽的小山峰,于是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神让你向南求师,这就指明少林寺大磨禅师一定是你的老师呵!”
慧可于是离开宝静禅 师,带着自己的行李,向少林寺方向走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阿弥陀佛!师兄,我们所说的禅宗,即是承接释迦牟尼佛的法脉。
当年佛陀在灵上法会上,告令众弟子欲将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无上心法传给一位弟子,然后就拈花微笑,不再言语。众弟子皆茫然,不知所措,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深悟佛心。故而佛陀将此无上佛心大法传与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将此以心印心大法,传予阿难尊者,一直传到西天二十八祖达摩祖师。达摩大师将此无上心法带到中土,一直无有识法之人。后经大师点化,慧可大师深悟佛心妙智,故成为西天第二十九祖,中土第二祖。
师兄,历代祖师传授此法,唯传一佛心,以心印心,心心不异,无他可传!师兄,若论真正的道场,从释迦牟尼世尊,至三十三祖(六祖慧能大师)皆传一心,无有一法能离于佛心。在下以为真正的道场,即是佛心。不论是释迦牟尼世尊,还是历代三十三位祖师,皆以心为道场!
世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我们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只是妄想颠倒不能识得,若识得此心,当下即是殊胜道场!
当年佛陀在灵上法会上,告令众弟子欲将以心印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无上心法传给一位弟子,然后就拈花微笑,不再言语。众弟子皆茫然,不知所措,唯有摩诃迦叶破颜一笑,深悟佛心。故而佛陀将此无上佛心大法传与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将此以心印心大法,传予阿难尊者,一直传到西天二十八祖达摩祖师。达摩大师将此无上心法带到中土,一直无有识法之人。后经大师点化,慧可大师深悟佛心妙智,故成为西天第二十九祖,中土第二祖。
师兄,历代祖师传授此法,唯传一佛心,以心印心,心心不异,无他可传!师兄,若论真正的道场,从释迦牟尼世尊,至三十三祖(六祖慧能大师)皆传一心,无有一法能离于佛心。在下以为真正的道场,即是佛心。不论是释迦牟尼世尊,还是历代三十三位祖师,皆以心为道场!
世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我们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只是妄想颠倒不能识得,若识得此心,当下即是殊胜道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言。汝坐道场乎?
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文殊师利言。一切如来不坐道场。我今云何独坐道场?何以故。现见诸法住实际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慧可是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为天竺禅宗第二十九代祖师。是直接继承南天竺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磨衣钵的汉族高僧,是中国禅宗继承开来的人物。
慧可豪迈扩达,满腹经论,精研玄学;弘佛宣教,以坚、忍著称于时。菩提达磨的天竺禅法,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有坚韧不拔的传播者,慧可担负了这伟大的历史使命,使大磨禅法传之于后“二祖”之称,当之无愧。
一 通道达佛 名师指点
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入教后取名为神光。虎牢(今河南荥阳)人。父名姬寂。据说他的父母婚姻多年无子,他的父亲很是着急,常自言自语说:“我家崇善好施,怎么会让我家无子呢?”于是他就开始祈祷神祗给他一个儿子。祈祷很长时间之后,一天晚上,突然有一道神奇的光芒照遍四室,他的母亲因而怀上了慧可,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因神异之光而孕,因此就为他取名光。这一年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慧可从小就志气超群,聪明异常,博览诗书,尤其是精通玄妙之理,而不爱治理家业,好游山玩水,长久居住洛阳伊水岸边,仰慕此地风土人情,有一天,汉息着说:“儒道二教,一讲礼仪,一讲道术,风靡于天下;庄子、易经二书,也未尽玄妙。当求高师,再造玄境。30岁后,博览佛经,超然自得。于是,为求名师指点,便离家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从学于宝静禅师,受具足戒于永穆寺,便在该寺住持弘法。
两年后,即他32岁时,又回到香山寺宝静禅师处,学佛习禅。八年后的一天,他正在禅 堂打坐,恍然见到一个神人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你将要修成正果,何必死守在这个地方?离此不远的南方,有大师指点你,你应该前去。”
慧可知道是神在帮助,于是就在原名“光”前加一“神”字,叫神光。第二天,他觉得头痛如锥剌般,宝静禅师见此情景,打算给他治疗。这时空中有声音传来说:“这是脱胎换骨,不是平常所说的疼痛。”
慧可把见神之事告诉宝静禅师,宝静禅师立即审视慧可的顶骨,忽然发现他的头顶并排突出五个秀丽的小山峰,于是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神让你向南求师,这就指明少林寺大磨禅师一定是你的老师呵!”
慧可于是离开宝静禅 师,带着自己的行李,向少林寺方向走去。
慧可豪迈扩达,满腹经论,精研玄学;弘佛宣教,以坚、忍著称于时。菩提达磨的天竺禅法,能够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必须有坚韧不拔的传播者,慧可担负了这伟大的历史使命,使大磨禅法传之于后“二祖”之称,当之无愧。
一 通道达佛 名师指点
慧可,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入教后取名为神光。虎牢(今河南荥阳)人。父名姬寂。据说他的父母婚姻多年无子,他的父亲很是着急,常自言自语说:“我家崇善好施,怎么会让我家无子呢?”于是他就开始祈祷神祗给他一个儿子。祈祷很长时间之后,一天晚上,突然有一道神奇的光芒照遍四室,他的母亲因而怀上了慧可,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因神异之光而孕,因此就为他取名光。这一年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
慧可从小就志气超群,聪明异常,博览诗书,尤其是精通玄妙之理,而不爱治理家业,好游山玩水,长久居住洛阳伊水岸边,仰慕此地风土人情,有一天,汉息着说:“儒道二教,一讲礼仪,一讲道术,风靡于天下;庄子、易经二书,也未尽玄妙。当求高师,再造玄境。30岁后,博览佛经,超然自得。于是,为求名师指点,便离家至洛阳龙门香山寺,从学于宝静禅师,受具足戒于永穆寺,便在该寺住持弘法。
两年后,即他32岁时,又回到香山寺宝静禅师处,学佛习禅。八年后的一天,他正在禅 堂打坐,恍然见到一个神人出现在他面前,对他说:“你将要修成正果,何必死守在这个地方?离此不远的南方,有大师指点你,你应该前去。”
慧可知道是神在帮助,于是就在原名“光”前加一“神”字,叫神光。第二天,他觉得头痛如锥剌般,宝静禅师见此情景,打算给他治疗。这时空中有声音传来说:“这是脱胎换骨,不是平常所说的疼痛。”
慧可把见神之事告诉宝静禅师,宝静禅师立即审视慧可的顶骨,忽然发现他的头顶并排突出五个秀丽的小山峰,于是对慧可说:“这是吉祥之相,神让你向南求师,这就指明少林寺大磨禅师一定是你的老师呵!”
慧可于是离开宝静禅 师,带着自己的行李,向少林寺方向走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