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3-31
展开全部
山西美食之石头饼 “石头饼”是流行在汾阳一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它不仅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耐贮等特点,而且因为其制作手法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是把饼胚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故而得名。 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关于“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载《礼记·礼运》有“其燔黍捭肠人。污尊而杯饮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肠肉加工于烧石之上而熟之也。” 这种方法是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主要是利用石块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唐朝时有“石鏊饼”之制,明清谓之“天然饼”。而这种古老的烹调法,至今仍在汾阳广泛流行。 汾阳石子饼有白面和豆面两种,后一种一般供自家食用。由于人们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面饼又分为包馅石子饼、糖石子饼与一般石子饼。主要原料为白面、麻油、酵母(比例为白面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碱面,如制豆面石子饼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盐。制包馅的,则是红糖馅。 一般石子饼:1.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酵母;2.泼油碱:将麻油倒入瓷盆内,按比例(0.2公斤麻油、加入两酒盅碱汁)将碱汁加入其中,搅拌匀,随即倒入开水,再搅拌。3.将油碱水晾冷后才可倒入面粉(倘油碱水不够使用,可用凉开水代之)。用手搅匀呈棉絮状时,把面和好,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面和好后,放的十分钟,再制作。 制作前,先将石子淘洗干净,倒入砂鏊,擦点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然后反复搅拌,使石子升温均匀。制作时,先揪一块面团,反复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后,把揉好的面团檊成圆状薄饼。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个左右。 包馅石子饼:1.事先将红糖馅拌好,内放点芝麻,与炒熟的白面和熟麻油拌均匀。2.制作与包月饼法雷同,但馅仅是月饼馅的一半,其余与前一种制法相同,但需防流出糖汁。 和糖石子饼:1.和面前将白糖用开水溶化;2.油碱水应酌情减少;3.和面时要先用油碱水,再加白糖溶汁;4.其它制作与前同。 豆面石子饼:1.事前将麻子炒黄,要注意防止炒焦;2.将食盐用开水溶为液体,再注入花椒水;3.和面时,先注入油碱水,再加盐汁水,拌匀后,反复揉搓;4.制作与烧烤法同前。 这种烙制食品的方法虽然古老,然而由于焙烙传热均匀,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来咸酥成香,非常可口。现在,石子饼的身价倍长,已成为人们访亲问友小孩过生日的礼品。
展开全部
大同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注: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泱泱华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饮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我从小生活在大同,对大同的地方小吃更是熟悉。
北京人常说我们大同人“住的是金銮殿,吃的是窝窝头”。但在我们大同,“窝窝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黄糕、凉粉儿、莜面芋芋、刀削面等数不胜数,每一种都馋得让人流口水
就说这山西的刀削面吧!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雪白的面条配上不同的汤汁和肉粒,别有一番风味。人称山西人是“醋老西儿”,所以调料里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鲜红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说起刀削面还有一段典故:据传当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将家家户户[注: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轮流做饭。有位老汉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老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块薄铁皮,就用这个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就削了起来,薄薄的面片
最好吃的要数凉粉儿了,果冻般晶莹剔透的粉块儿,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条,配上翠绿的鲜黄瓜丝与柔嫩的卤煮豆腐干,看
着就让人眼谗。先别急着流口水,对咱‘醋老西儿’,醋与辣椒的搭配可谓天作之合[注: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几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颗饱满的莲花豆与浓烈的葱汤、蒜汁,一碗鲜凉润口的凉粉儿就算完成啦!白、黄、灰、绿、红的搭配,使你还来不及欣赏就迫不及待[注: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狼吞虎咽[注: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起来。在嘴里咬上几口,凉粉儿的柔滑与莲花豆、黄瓜清脆的声音在嘴里组成了一支有趣的“凉粉儿”交响曲,稍不留心,淘气的凉粉儿便会流进你嗓子飞入锅中后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那才叫好吃呢、
如果你到大同来,一定记得要来品尝这里的小吃。不仅饱眼福,还能饱口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注: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泱泱华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饮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我从小生活在大同,对大同的地方小吃更是熟悉。
北京人常说我们大同人“住的是金銮殿,吃的是窝窝头”。但在我们大同,“窝窝头”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黄糕、凉粉儿、莜面芋芋、刀削面等数不胜数,每一种都馋得让人流口水
就说这山西的刀削面吧!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雪白的面条配上不同的汤汁和肉粒,别有一番风味。人称山西人是“醋老西儿”,所以调料里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鲜红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说起刀削面还有一段典故:据传当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将家家户户[注: 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厨刀轮流做饭。有位老汉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别人抢先拿走了。老汉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块薄铁皮,就用这个切吧!他把揉好的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铁片就削了起来,薄薄的面片
最好吃的要数凉粉儿了,果冻般晶莹剔透的粉块儿,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条,配上翠绿的鲜黄瓜丝与柔嫩的卤煮豆腐干,看
着就让人眼谗。先别急着流口水,对咱‘醋老西儿’,醋与辣椒的搭配可谓天作之合[注: 合:配合。好象是上天给予安排,很完美地配合到一起。祝人婚姻美满的话。],几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颗饱满的莲花豆与浓烈的葱汤、蒜汁,一碗鲜凉润口的凉粉儿就算完成啦!白、黄、灰、绿、红的搭配,使你还来不及欣赏就迫不及待[注: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狼吞虎咽[注: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起来。在嘴里咬上几口,凉粉儿的柔滑与莲花豆、黄瓜清脆的声音在嘴里组成了一支有趣的“凉粉儿”交响曲,稍不留心,淘气的凉粉儿便会流进你嗓子飞入锅中后不住地翻滚,很快就煮熟了。那才叫好吃呢、
如果你到大同来,一定记得要来品尝这里的小吃。不仅饱眼福,还能饱口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