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题 有关逃避

许多学者指出无论是攻击性人格和非攻击性人格很多的成因竟然是逃避1是不是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真正的现实是不是现实被我们逃避的内心加以一番修饰后才呈现给我们2自我意识能监控到这... 许多学者指出 无论是攻击性人格 和非攻击性人格 很多的成因 竟然是逃避 1是不是我们看到的现实不是真正的现实 是不是现实被我们逃避的内心加以一番修饰后才呈现给我们 2自我意识能监控到这种逃避么 3那么逃避是不是人的本能 4如果没有逃避一个人会怎样 我们该何以想象? 请学心理的朋友们结合自己观点和专业论据回答一下
克服逃避 最明显的益处是什么 可以显著的解决哪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呢

世界上最大的骗子就是我们自己 在越发复杂的社会里 人对自己的认识就越少 她积极地学习 不断改变自己的世界观 但是痛苦总是相伴左右 这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成因 包括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乃至你们所熟知的各种心理疾病 人会自发的形成自我欺骗性的自我伤害性的观念 自幼如此 拦都拦不住
展开
 我来答
太平洋的水a
2013-04-01 · TA获得超过31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11万
展开全部
我们的语言本身就是二元,这必然造成一个二元的世界,二元的世界表现为矛盾 冲突 对立。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文明系统的设计者“语言”以及由语言衍生的“思想”“文化”。
比如你提到攻击性人格 和非攻击性人格,这就是语言的二分现象,设定一个“是”就会对应一个“非”,在两个极点之间有无数个差异存在,以你的第一句假设,数以万计的人其实全部是“逃避型”的人,只是表现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就像是负数和正数都表现为极性,在无数个数字之间只有一个零食正常的,或者你也可以认为这个零也只是攻击和非攻击参半的状态,所以只是问题兼而有之的状态而已。
在你的这个前提下回答你的问题必然得到1.是的2。自我意识无论能否认识到(监控到),无法改变这种状态。3本能和语言交互的状态,二者一体。4.没有逃避不对应任何两者(你已经假设两者都是源于逃避),这与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克服逃避 最明显的益处是什么 ?克服逃避依然是基于语言二分的一个假设性疑问。既然攻击和非攻击都是因为逃避,那么克服逃避必然也对应顺从逃避,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又陷入另一个类似的循环,必然在生活的经历中又纠结于“顺从逃避”或者“克服逃避”。、
最明显的益处是什么?他通过“克服逃避”变得“顺从逃避”或者说能够面对,你说面对的益处会是什么?有时候面对意味着好的结果,也可能面对会带来不好的结果,那么好又是什么不好又是什么?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心理测评系统具备多重优势。首先,它显著提高了测评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自动化的测试流程和数据分析,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误差。其次,心理测评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适应不同领域和场景的需求,为各个领域提供专业的心理测评服务。此外,系统...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92浩
2013-03-31 · TA获得超过217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8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5万
展开全部
你若是把这理解为逃避,那你纠错了。人是有好恶的动物,所以会对自己所看,所听的东西有所取舍,不是逃避,是选择性记忆。既然是不喜欢的,想到让自己不高兴,那还想他干嘛。若是理解为逃避,会对自己有心理暗示,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对自己的心理会造成伤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jmine
推荐于2017-10-14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67%
帮助的人:7214万
展开全部
这个心理问题用一个比喻来说:
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心理应该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才对。比如冲浪,大浪打来,不要害怕,勇敢地驾帆板直冲过去,对准浪尖一定要,否则稍微歪点就会被打翻。这考验的是人的心理素质。
逃避者因不善于学习,不多加实践,无正常引导,得过且过,终至心理素质脆弱,见困难就逃避,最终能力低下,遇点事就成霜打的茄子。但终有一天被逼到墙角无路可逃,于是奋力一击,成为攻击的典型,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中的攻击者往往因一时的英勇气概,让人质折服。
逃避与退让不同,退一步海阔天空,退的目的是进,逃避没有进的想法而只是得过且过。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89无悔
2013-03-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展开全部
趋利避害不只是人类的本能,应该说是整个生物体系的本能,连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都有。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选择性失忆一样,人对于一些伤害总是能避免就避免的,当然程度深浅也会因人而异的,这个其实不能算是心理问题吧,接受突发事件都有一个慢慢理解,自我调节,到接受的过程,这之后就要想办法解决的,可能这个过程需要他人的开导和帮助,不要把他当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就是庸人自扰了。。。
追问
一个幼儿 因为发达的自我意识 提早认识到了“幼儿喜欢引起人的注意” 而开始掩饰自己想要猎取注意的意图 随着成长 这两种意图开始变得矛盾 随着矛盾的尖锐他会开始学会悲伤 当他的悲伤也无法引起人的注意时 他开始疾世愤俗 开始用极端的方式引起人的注意
追答
这个与人的性格是有关的吧,对于早熟的人来说确实会有一些意识上的矛盾的干扰,因为有些东西和大多数是不一样的,但这只是一个阶段吧,既然是早熟,那么别人也会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所以不会持续太久,应该不会很严重。像你说所的就是个别现象了,有他自身的原因,有父母的原因,,也与周围环境有关,极端的人毕竟是少的,因为这么多条件同时存在也是不常见的,人就是在不断跌倒和探索过程中长大的不是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