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字后两字重叠词例如;胖乎乎,白茫茫 找30个
甜津津、甜丝丝、喜洋洋、乐滋滋、兴冲冲、气冲冲、孤零零、乐呵呵、笑哈哈、笑眯眯、醉醺醺、雄赳赳、呼噜噜、骨碌碌、齐刷刷、傻乎乎、胖乎乎、傻愣愣、骂咧咧、满盈盈、紫莹莹、空荡荡、香喷喷、水汪汪、滴溜溜、圆溜溜。
湿漉漉、一片片、一团团、一堆堆、红彤彤、红艳艳、明晃晃、白花花、金灿灿、银闪闪、亮晶晶、眼睁睁、懒洋洋、白蒙蒙、冷冰冰、热乎乎、暖融融、凉飕飕、潮乎乎、恶狠狠、红扑扑、绿油油、毛绒绒、天苍苍、热腾腾、头涔涔、泪潸潸,等等。
扩展资料:
一、词语解析
1、甜津津[tián jīn jīn]
味道甜美、感到幸福愉快。
2、甜丝丝[tián sī sī]
原意是指水果、蔬菜等食物甘甜可口,引申为幸福愉快的生活。
3、喜洋洋[xǐ yáng yáng]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或异常欢乐的样子。
4、乐滋滋[lè zī zī]
意思是形容因为满意而喜悦的样子。
5、兴冲冲[xīng chōng chōng]
指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高涨。
二、叠词的特殊性:
1、形象性。
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2、确切性。
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3、音乐性。
叠字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字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叠词
水汪汪 泪汪汪 哭咧咧 冷飕飕 冷丝丝 冷森森 热乎乎 热烘烘 静悄悄 金灿灿 阴森森 银闪闪 红彤彤
黄澄澄 绿油油 慢吞吞 慢腾腾 冷清清 冷冰冰 黑洞洞 蓝湛湛 颤巍巍 湿漉漉 湿淋淋 干巴巴 干瘪瘪
2013-04-02

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