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卖骏马者 翻译

晴晴知识加油站
高能答主

2019-09-24 · 让梦想飞扬,让生命闪光。
晴晴知识加油站
采纳数:3595 获赞数:6611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有个要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我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原文: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此文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战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

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快乐的双曲线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17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5万
展开全部
英语翻译:
gallant horse seller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②之知。往见③伯乐曰:“臣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⑤立⑥于⑦市,人莫与言⑧。愿⑨子还(10)而视之,去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之贾(12)。”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14)而顾之(15),一旦(16)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翻译: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呆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允许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不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注释:
1、比:接连。
2、莫:没有谁。
3、见:拜见,谒见。
4、 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旦:天。
、立:站立。
、于:在。
、言:交谈。
、愿:希望。
10、还:古同“环”,环绕。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 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5、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6、一旦:一会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hrghrghrghr99
2014-06-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79
展开全部
人有卖骏马者

更多图片(8张)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分享
作品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知之(3)。往见伯乐曰:“臣(4)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5)立(6)于(7)市,人莫与言(8)。愿(9)子还(10)而视之,去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之费(12)。”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14)而顾之(15),一旦(16)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1、比:副词,连接地。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呆。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环”,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等同于)工作一天所得的报酬

21、三旦:三天。

文章译文
点击查看图片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成了原来的)十倍。

出处

《战国策》又名《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

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西、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依次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寓意启示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

答疑

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原因是“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因为人们认为:伯乐善于识马,如果伯乐都“还而视之,去而顾之”,那说明这是一匹好马。也说明了权威的重要。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蜂拥:形容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迅速聚集。
  霎时间:很短暂的一段时间 ,形容非常迅速。
  买马的人为什么会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答:因为伯乐本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追崇权威,以为伯乐相中的就是好马,就立即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不要迷信权威,要有自主精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 (2)苏代为燕说齐(游说,劝说 )

(3)臣请献一朝之贾 (费用,钱财 ) (4)莫为臣先后者( 没有人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

A.不以千里称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B.人有卖骏马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人莫之知 何陋之有

D.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 行拂乱其所为

选C(代词,代千里马;宾语前置的标志。A.用,把,拿;B.定语后置的标志;D.做。)

15、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实际上这都证明了

文提出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故事人物

伯乐(约公元前67 4年-前611年),原名孙阳,古代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7中有名句“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朝韩愈《马说》一文中也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句。

作者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沛县(今属江苏徐州)人。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
点击查看图片
刘向
,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23z610
2014-12-22 · TA获得超过5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作品名称:人有卖骏马者
外文名称:People who are selling the horse
作品出处:《战国策·燕二》
分享
作品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二》)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1、比:副词,连续地。

2、莫:没有谁。

3、知:知道,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旦:天。

6、立:站立,呆。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音义通“环”,围绕,转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

14、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8、见:拜见,谒见。

19、子:代词,代指伯乐。

20、一朝之费:(等同于)工作一天所得的报酬

21、三日:三天。

文章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的报酬。"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成了原来的)十倍。

出处

《战国策》又名《策》,相传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

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西、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依次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寓意启示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

答疑

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原因是“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因为人们认为:伯乐善于识马,如果伯乐都“还而视之,去而顾之”,那说明这是一匹好马。也说明了权威的重要。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蜂拥:形容像蜜蜂一样成群结队地迅速聚集。
  霎时间:很短暂的一段时间 ,形容非常迅速。
  买马的人为什么会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答:因为伯乐本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追崇权威,以为伯乐相中的就是好马,就立即蜂拥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不要迷信权威,要有自主精神。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 ) (2)苏代为燕说齐(游说,劝说 )

(3)臣请献一朝之贾 (费用,钱财 ) (4)莫为臣先后者( 没有人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c

A.不以千里称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B.人有卖骏马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人莫之知 何陋之有

D.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 行拂乱其所为

选C(代词,代千里马;宾语前置的标志。A.用,把,拿;B.定语后置的标志;D.做。)

15、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实际上这都证明了

文提出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故事人物

伯乐(约公元前67 4年-前611年),原名孙阳,古代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汉朝韩婴所著《韩诗外传》卷7中有名句“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朝韩愈《马说》一文中也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名句。

作者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沛县(今属江苏徐州)人。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

刘向
图册 2张
,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4-02
展开全部
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这人就去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