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不用下载的~还要有答案的哦~谢了哦

 我来答
蓝辰薰草
2008-05-17 · TA获得超过2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万
展开全部
不知到你是哪里的,这里有一份上海的,阅读部分是通用的,可能题型有差别。说实话,这套题还是很好的啊 ~~~

2008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87分)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说明】题目中标“A组”的供使用S版教材的学生使用,“B组”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学生使用。第(四)题为共做题。
A组:
(一)默写(15分)
1、(1)月落乌啼霜满天, 。
(2) ,一日看尽长安花。
(3)最喜小儿无赖, 。
(4)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 。
(5)《捕蛇者说》中,“悍吏”到来时,闹得乡里“ ”,而蒋氏则是“弛然而卧”。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2、君将哀而生之乎( ) 3、执策而临之( )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4、引文中“随园主人”就是本文作者 朝著名诗人、学者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6、引文通过 的对比,分析了“天下物皆然”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B组:
(一)默写(15分)
1、(1)此夜曲中闻折柳, 。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抬望眼, ,壮怀激烈。
(4)老而学者,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5)《岳阳楼记》中直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三)阅读下文,完成4—6题(7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引文中“醉翁”就是作者 (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6、上文说“醉翁之意不在酒”,从全文来看,“醉翁之意”其实在于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①立市②,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④。”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旦:早晨。 ②市:集市,市场。 ③一朝:一天。 ④贾:通“价”,价钱,这里指报酬。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比三旦立市 比:
(2)人莫与言 言:
8、对文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愿你去看看我的马,去照顾一下我的马。
B.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回头照看我的生意。
C.愿你看看我的马,围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去照顾我的生意。
D.希望你去看看我的马,围着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
9、“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中的“之”指代的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10、从“马价十倍”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3分)

二、现代文阅读(4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23分)
贫穷与学问
①一个人要在学问上做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个人的品德。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性,许多大学者已经在道德标尺上为后学做出了表率。但我以为,德行之外,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乃学问之大敌。
②《东轩笔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在南京做学官期间,秀才孙明复,常因贫穷而乞讨,范仲淹观其乃才俊之士,对他的胸无大志表示不能理解。不过当得知是贫穷使然后,范仲淹就使他“日可得三千以供养”,让他能“安于为学”。十年后,孙明复不负众望,从一个秀才成长为一代大儒。范仲淹知道后感慨地说:“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
③“贫之为累亦大矣”,谁说不是呢?在古代,有多少聪敏之人因家境贫寒而导致学术“早夭”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名扬乡里。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个悲剧——长大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作者认为是因为方仲永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进一步看,他为什么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呢?那是因为他家“世隶耕”,祖祖辈辈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啊!且不说家财万贯了,即使是一个中等之家,恐怕他父亲也不会“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乞讨而“不使学”了。因贫穷导致方仲永的人生悲剧,我们要为他惋惜。
④贫穷对学问之累,古代尚且如此,在今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当更是严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不是随处可见、支耳可闻吗?人穷志短。富兰克林也说两个口袋空的人腰挺不直。没有钱,保持一己的品格操守尚且很难,又何谈做学问这个更需要人格独立,需要安定气质的事业呢?大圣人孔子招收弟子时尚且要求干肉一束作为学费,想必是非常明白个中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孔子又怎能安下心来删定六经呢?如果一个学者连一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地维持,何谈抱负、理想,又怎能兼济天下呢?
⑤学者大师的成功历程一再告诉我们,做学问除需要高尚的品德、安定的气质、忘我的勤奋外,还需要一个衣食无忧的“后方”,一个面对一定的资料费和交游费而不用愁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学问即在饭碗中,饭碗即在学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⑥而有些人却撇开这些物质基础,大肆批评学术浮躁和后继乏人,这种批评无疑隔了一层,没搔到痒处,也显得批评者不厚道。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11、第⑥段中画线句用成语表达是 (2分)
12、本文的论点是 。为证明论点,文中举了不少事例,如第③段就举了 的例子;从论证严密性的角度看,原文中还应该有 这方面的事例。(9分)
13、根据作者的看法,做学问除需要(1)高尚的品德、(2) 、 (3) ,还需要 ,否则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7分)
14、本文的论述在语言上很有特色,请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6分)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①那天上午,是两节作文课。
②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眉头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快要高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珍惜时间。
③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桠间爆出了星星点点的绿,但风依旧很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浏览室。我见浏览室的辅导员老师胖胖的身影一晃,将一块小黑板立在了学校的公告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④原来是一个通报批评,寥寥数语,大意是说一个同学昨天把一本杂志私自“拿”出阅览室,被当场“抓”住,希望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不要再做出这种另人不齿的事。而被批评的,竟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我心头一热,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进了阅览室。
⑤辅导员正低头整理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的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见我神情异样,便问我有什么事。我直截了当,向他说明了来意。我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下课之前,把黑板撤了。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语气一定很生硬,生硬得像一个居高临下的命令。辅导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了,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⑥那时侯,我刚刚毕业没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下来。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报,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学生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我怕会影响他的高考……
⑦可是,如果不批评,不给学生们一个警告,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管理阅览室,就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辅导员老师似乎还在生气,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⑧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这个学生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接下来,我的语气近乎央求了。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我把黑板撤了,但你必须保证,你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是,我会的,我会的。我一边答应,一边疯也似的跑到公告栏前,把那块黑板取了回来,并当着辅导员的面擦掉了那个通报批评,就好像擦掉自己的一个错误。擦完之后,我站起身,如释重负。
⑨是的,这是我接手的第一个毕业班,我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出什么岔子,尽管我的学生的确做错了。
⑩之后,我曾经想把这件事情委婉地告诉那个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说。我也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⑾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班会,我讲了很多,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末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因此得到过这样那样的教训。然而,你们是否知道,有一些错误,你们犯过了,以为像一粒盐,永久地溶在了岁月中,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计较。其实,这粒盐并没有溶化掉,只是有人怕硌疼你们,悄悄地为你们收藏了起来。而我这里,就收藏着这样一粒盐。
⑿学生们一下子显出惊异的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
⒀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在学生们的掌声中,我结束了那次班会。
⒁我始终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我的那位学生,大学毕业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得很优秀。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仿佛仍旧回响在我的耳畔,温暖着我,让我不能忘怀。
15、第④段画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3分)
16、本文题为“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其中“一粒盐”指的是 ,而“收藏”的含义是 。(6分)
17、原文第⑿段的末尾有一句话,根据上下文这句话应是: (3分)
18、本文在写“我”为学生“收藏一粒盐”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请就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句子进行品味。(6分)
句子:
品味:
19、“我”在最后既没有批评那个学生,也没向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只是在一次班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作者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请针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谈谈你的见解。(80字左右)(8分)

第二部分 写作(63分)

2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我愿为你 (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2)我的乐土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不得套用阅读中的材料。

2007年上海市语文中考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A组:
(一)默写(15分,每题3分,凡错、漏、删、改1字扣1分)
1、(1)江枫渔火对愁眠 (2)春风得意马蹄疾 (3)溪头卧剥莲蓬 (4)前途似海 来日方长 (5)虽鸡狗不得宁焉
(二)加点词解释(4分,每题2分)
2、使……活 3、面对
(三)课内语段(7分)
4、清 袁枚(2分,各1分)
5、其他那些祖辈父辈收藏书籍,儿子孙子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2分,关键词“祖父、无论”)
6、人们对待借来之物与自己的东西的不同态度(3分)
B组:
1、(1)何人不起故园情 (2)枯藤老树昏鸦 (3)仰天长啸 (4)如秉烛夜行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以……为耻 3、面对
4、北宋 欧阳修(2分,各1分)
5、望过去那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2分,关键词“蔚然、深秀”)
6、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3分)
(四)课外语段(12分)
7、(4分,各2分)(1)接连,连续 (2)说话
8、D(2分)
9、那个人卖的马是骏马的事实。(3分)
10、可从不同角度理解,如只要自己的东西确实是好的,不妨借助名人效应来宣传。(3分)
二、现代文阅读(49分)
(一)贫穷与学问(23分)
11、隔靴搔痒(2分)
12、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3分)贫穷导致方仲永由少时天赋异常到最终“泯然众人”(3分)现代社会中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做学问的必要性(3分)
13、安定的气质(2分)忘我的勤奋(2分)稳定的物质基础(3分)
14、该句主要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形成了较强的语言气势,并能引人深思,有力地强调了管理者应该给予学人做学问所需的物质支持的观点。(5分)
(二)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26分)
15、另(1分)令(2分)
16、学生犯的错误,文中是指学生偷拿杂志一事(3分)为了保护学生,不直接将他们犯的错误公之于众而是用一颗爱心来加以包容和引导(3分)
17、参考原文: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取一颗永不犯错的心灵。(3分)
18、(6分)句子2分,描写方法1分,品味3分
19、(8分)观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观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观点,40字以下3~1分
20、(63分)参照上海市学业考作文评分标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