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是什么?
1、写作背景:
18世纪,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成果的影响下,提出了博爱、平等和自由,这对欧洲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段时期,封建贵族专横暴虐、腐朽没落,人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思想也受其压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狂放突进运动”的发生就是对这一点的充分证明。这次运动的矛头直指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制度对婚姻、对个性的束缚,是德国的进步青年对封建专制制度一次最激烈的反抗。
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主观情感的抒发。他们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丑恶现象和专制暴改进行抨击和揭露;他们歌颂生命,歌颂自由,赞美爱情。
这次运动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对德国的社会现状的改善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受这次运动精神的影响,在作品中极大的表现了具有时代性的狂热突进精神。
2、写作意图:
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艺术手法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扩展资料:
《少年维特之烦恼》简介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初春的一天,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他告别了家人与好友,来到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
这位靠父亲遗产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少年,对山村的自然景色和纯朴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村的一切如天堂般美好,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这些使他感到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忘掉了一切烦恼。没过多久,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当地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
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他与绿蒂一起跳舞,他仿佛感到世界只有他们两个。虽然绿蒂早已定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他们激动地站在窗前,绿蒂含着泪水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深入感情的漩涡中,热泪纵横地吻着她的手。
从此以后,尽管日月升起又落下,维特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在他心中只有绿蒂。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回来了,他很爱绿蒂,对维特也很好,他们常在一起谈论绿蒂。那绿色的山麓、悠然的溪水、飘浮的云再也不能使他平静了,他常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在。
夜晚,他常常梦到绿蒂坐在身旁,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一个人,他只有叹息命运的不济。最终在朋友的劝说下,他下决心离开心爱的绿蒂,离开那曾经给他带来欢乐与幸福的小山村。
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尽可能使自己适应这份工作,然而官僚习气十足的上司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处处刁难他,他的同事们也戒备提防,唯恐别人超过自己,这一切都使他产生许多苦恼。正当他深感百无聊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令人敬重的C伯爵。
C伯爵谦逊老实,博学多才,对维特也很友善和信任,给维特带来一丝安慰。一天伯爵请他到家中吃饭,不料饭后来了一群贵族,他们带着高傲鄙视的神情看着维特。
连和他认识的人也不敢和他说话了,伯爵前来催他赶快离开这里,不管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嘲笑的面孔,听到讥讽的话语,他一气之下终于辞了公职。
他应一位侯爵将军之邀,去了猎庄,期间他曾想从军,但在侯爵的劝告下,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待他很好,但他在那儿始终感到不自在。他一直怀念着绿蒂,在心的牵引下他又回到原先的山村。
山村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全非。心爱的绿蒂早已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而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去拜访曾为他们作过画的两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告诉他,她的小儿子已经死了;他去访问向他讲述过内心秘密的农夫,恰好在路上遇见他。
农夫说自己被解雇了,原因是他大胆地向女主人表示了爱情,她的弟弟怕他抢走了姐姐的财产而解雇了他。他不下千百次地想拥抱绿蒂,哪怕把她压在心上一次,内心的空隙也就填满了,可是见到她却不敢伸手。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花草都枯了,一片荒凉。他看到了因爱恋绿蒂而丢了工作并发疯的青年,不禁惊愕。后来得知那位被解雇的农夫杀了人,维特很是同情,想要救他,竭尽全力为他辩护,结果遭到法官的反对。
救人不成,使他陷入了更深的悲痛之中,他也深感自己穷途末路,痛苦烦恼到极点,任凭感情驱使自己朝着可悲的结局一步步走去。圣诞节前的一天,他又来到心上人绿蒂的身边,作最后的诀别。
此时即将熄灭的爱情之火瞬间又放射出光芒,他对绿蒂朗诵奥西恩的悲歌,同时紧紧拥抱着她。两天后,他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午夜时分,他一边默念着“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一边拿起她丈夫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自己的烦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文学中第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作品[1],他的作者歌德,因此而闻名于世界,所以,《少年维特的烦恼》于德国意义重大,于歌德意义也十分重大。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成书取材现实真实生活和事件。从歌德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知道歌德在1772年离开法兰克福来到韦茨拉尔,认识了名为夏绿蒂的姑娘,并爱上了这个贤淑善良的充满爱心的姑娘。可是这个姑娘是他的朋友克斯特纳的未婚妻,这使他十分痛苦,得了忧郁病,为了摆脱忧郁,他试图“把这几年来萦回于我心中的素材搜集起来,追忆自己最苦恼,最悲伤的情境”[2]而写一篇文艺作品;当听到朋友耶路撒冷爱上朋友之妻而苦闷自杀的噩耗时,歌德“禁不住把正要动笔来写的作品灌上炽烈的热情,以致诗的情景与实际的情景的差别丝毫不能分辨出来”[3],用四周时间一气呵成。
《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书信体的形式,以维特的独白讲述了一个无缘的悲哀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讲述了一个有志的知识分子的陨灭的过程。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渴望自由、向往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他生活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观念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维特的周围充斥着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傲慢的贵族。事业没能提供给他展示的空间,他转而寻求爱情的慰藉,哪怕是精神上的纯洁的恋爱,可是又一步一步陷入绝望之中,最终在不愿屈服于污流之中,在精神受到打击之下上,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于1774年,当时的德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18世纪下半叶,德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民阶级和贵族矛盾日益加深。德国的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渴望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他们表达他们摆脱封建束缚、解放个性和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的新时代的要求,主要对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发起了反抗。由于缺少爆发政治革命的条件,青年们主要在文学的领域展开了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他们接过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提倡投入自然的怀抱。 60年代中期赫尔德的《论现代文学片段》等一系列论著以及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和研究,为这场运动作了思想准备,1770年赫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会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端[4]。狂飙突进运动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给了封建专制以猛烈的一击。歌德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以第一人称,记录着人的内心生活的震动,揭示心灵深处的隐秘。从描绘生活现象的人和事中力图投入生活的本质,寻根究底的探求生活中的问题的奥秘[5]。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也作为运动的创作实践推动狂飙突进运动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像是一扇窗子,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1770到1780年这个阶段的德国,它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体现了狂飙突进的精神。
一方面抨击封建旧制度,反对旧道德的束缚,体现对自由的渴望。从维特的口中爆发出“所有的清规戒律,不管你怎么讲,统统会破坏我们对自然的真实感受,真实表现!”“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只要谁的言行自由一些,清高一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你就会在背后叫:这家伙!喝多了这家伙是傻瓜!......真可耻,你们这些智者!”的控诉,维特以死来控诉旧道德对爱情的桎梏。他反对阿尔伯特的“某些行为(如自杀)无论如何都是罪过,不管它处于什么动机。”;讽刺嘲笑那些认为青年人自由是热情迷醉疯狂的“明智的人” “道学先生”, 维特愤怒地争辩“你们弄清了一个行为的内情吗?”,他批判道学家“冷眼旁观,无动于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描写维特在公使那当差的日子时,暴露出社会的趋炎附势,马虎潦草的风气。“文章嘛写得倒挺好,不过您不妨再看看,每看一遍总可以找道义个更漂亮的句子,一个更始和的小品词。”,有价值的观点得不到支持,听从可恶之人的指手画脚,形式主义却不断地要执行。青年维特只能感到“我的生活缺少了酵母;是我深夜仍精神饱满,一大早就跳下床来得兴奋剂已不知抛到了何处。”
另一方面作品揭露苟延残喘的贵族的丑陋嘴脸和抒发对市民阶级的同情与恼怒之情。尽管贵族在经济上已不占优势,但他们顶着贵族头衔,自视高贵,封B小姐的姑母的乐趣竟是俯视市民的脑袋。所谓的贵族“扬着世袭贵族的眼睛和鼻子”,处处以高于一等的姿态出现,欺压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有着软弱的性格缺点,总是处在“最令我(维特)恼火的是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我们可以读到小市民们虚荣与无聊,“他们是如此斤斤计较等级,无时无刻不在觑着抢到别人前面去一步的机会,以致这种最可悲,最底下的欲望,竟表现得赤裸裸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时暴露青年市民的彷徨与懦弱。维特虽然“恼火的是市民阶层的可悲处境”,可是他作为特定时期的市民青年,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令他自己也气闷地彷徨与懦弱,当他辞去公职,给绿蒂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我浑身充满活力,却偏偏无所事事,闲得心烦,既不能什么不干,又什么都不能干。”社会的大的前提下,维特自己无可奈何地产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少年维特的烦恼》里一股狂飙突进的精神,在德国混乱而虚空的社会现实中透出顽强的生命活力。这着重体现在青年人对人的思考。维特喜欢读荷马,喜欢莪相的诗,经常在明朗与愁闷中分析自身,“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艾的怪物!”“人毕竟是人啊!当他激情澎湃,受到了人类的局限的压迫,他所能有的一点点理智便很难起作用,或者说根本不起作用。”;同时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如果我们不顾自己的衰弱和吃力,只管一个劲儿往前赶,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虽然步履踉跄,不断迷路,却仍比其他又张帆又划桨的人走运----而且,一当你与其他人并驾齐驱,或者甚至超越了他们,你就会真正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不顾一切向前赶,真正的突现了18世纪德国的对人性的思考。
歌德受斯宾诺莎唯物主义世界观影响,开始对自然的思考, 借着维特的话语“然而诗也罢,场面也罢,田园牧歌也罢,统统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我们亲身经历了自然现象还不够,还非得来一个依样画葫芦不可么?” “使我痛苦的不是世界上那些巨大但不常有的灾难,不是冲毁我们村庄的洪水,不是吞没你们城市的地震;戕害我心灵的,是大自然内部潜藏着的破坏力,这种力量所造就的一切,无不在损害与它相邻的事物,无不在损害着自身。”同时在小说中有许多对哲理的探索,维特认为世界的现象丰富复杂,并不只有极端——“不过,好朋友,世上的事情很少能要么这样,要么干脆那样,人的感情和行为千差万别,正如在鹰钩鼻和塌鼻子之间,还可能有各式各样的鼻子。”;人常常对第一印象有崇拜——“我们总乐于接受第一个印象,即使最荒诞离奇的事,你都能叫他信以为真,并且一下子就记得牢牢的;而谁想去挖掉这个记忆,抹去这个记忆,谁就自讨苦吃!”他排斥文明对自然的再造,对自然虔诚而敬畏;当人在气闷的环境中,在不称心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自然,作为心灵疗伤的方法。维特的口中说出了这些对自然、对哲理思辨的话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有志青年怀才不遇潦倒苦闷时的所思所想。
《少年维特之烦恼》对人与人关系和情谊进行思考。维特对纯洁爱情的渴慕与膜拜,是他的精神上的支柱。小说鲜活地描写了青年的激动的心理和小鹿在跳的爱情体验“日月星辰尽可以安安静静地升起又落下,我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周围的整个世界全给抛到了脑后。”“她是圣洁的,一切欲念在她面前都会沉默无言。”维特渴慕的绿蒂善解人意,给人以安慰温暖。所以在困惑失败时常常回忆绿蒂而寻找寄托。辞去公职后,在与侯爵交往中又是那么苦闷,侯爵只注重他的办事能力,但维特看重心灵“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却为我所有。”于是他来到绿蒂那里寻求安宁,他把生命的依托赋予了绿蒂,却依然忧郁而彷徨。渐渐开始自杀的计划时,但是他发现“可是,你要是这会儿走了,从他们的圈子里消失了,他们又将多久会感到失去你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缺陷呢?在对自己的存在最有把握的地方,在留下了他存在的唯一真实印记的地方,在他亲爱的记忆中,在他们的心坎里,也注定了要熄灭,要消失,而且如此的快!”用他的话“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结论。他认清的事实是“攫取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对人与人的思考的结论其实不应是人对人竟如此地缺少价值,但是在18世纪的德国,一个反抗的青年,他用这样的结论,在他的反抗的道路上断去自己对生的留恋,做出义无反顾斗争。
带着对残酷现实的不满和不从,维特在安顿好一切后,与这个社会永别了。 维特与社会的冲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实。《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如维特死前读的莱辛 《爱密丽亚·迦绿蒂》一样,尖锐地揭露和强烈地批判了德国18 世纪封建统治的丑恶、专制暴君的荒淫和暴虐, 德国资产阶级的弱点: 他们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败坏, 但没有力量向统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但是维特的自杀不是他的软弱而造成的,维特的死代表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他代表了探索出路而不得的寻求另外的途径的不屈服的反抗到底的悲壮精神。
歌德曾经这样说:“在一个探索个别以求一般的诗人和一个在个别中看出一般的诗人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一个产生出譬喻文学,在这里个别只是作为一般的一个例证或例子,另一个才是诗歌真正的本性”[6]。维特是18世纪德国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缩影,维特的经历的自白,展示了一连串的典型的发生在身为一个市民阶层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的事情,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生活,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真正的本性。从维特身上,我们真切看出18世纪德国狂飙突进时期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
歌德作为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他通过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再将有典型意义的事情整理起来,结合自己和朋友的生活,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顺利而自然地产生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有“为人生”而写作的鲜明倾向[7],实现了源远流长现实主义的传统。因为典型,所以引起了轰轰烈烈的共鸣,,很多人为维特的命运落泪,青年男子穿上维特式的服装,造成“维特热”的出现。这部小说短期内就被译成了荷兰文,英文,意大利文和俄文的译本。《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社会中产生强烈而巨大的影响。
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家梅林评价歌德:“所有德国文化领域中的伟大人物中,没有比歌德更真实,更伟大,更不朽的艺术家了。”在我看来,歌德因为真实,所以伟大;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因为反映了现实, 并且如歌德在《诗与真》中说的“它在恰当的时刻出版,正如只须一点的火药线来爆炸一个埋藏着猛烈的炸药的地雷坑那样”[8],所以获得了这么大的反响,获得了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席之地。
写作意图: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又详尽地展示了维持思想感情的变化。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寻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
我在中学时读的这本书,当时能记得住的就是维特与绿蒂跳舞的片段与维特自杀后不能入墓地结局。现在再看,无限感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