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浅论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风格
自1590年始,至1612年止,在莎士比亚前后大约二十三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
共创作了诗体戏剧39部(其中与人合作两部),叙事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首
,以及少量的杂诗。其中,喜剧占据着相当的份量,总计十部。莎氏喜剧创作
横跨近十年之久,且全部创作于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即1590-1600年之间,几
乎占了他创作生命的一半。
这时期莎氏初到伦敦,受国内爱国情绪的感染,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
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正处于伊丽莎白王朝统治巩固与发展的时期,社会繁荣
安定,因而他心情愉快,激奋向上,对于社会发展的前途充满着乐观的信念。
故而,他多写喜剧及历史剧,以表明他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及对新生事物的
赞赏。综观莎氏第一时期的全部喜剧创作,一般以为,他的喜剧创作道路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试验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峰阶段。
试验阶段(1592-1594年)。此期,莎氏主要创作的喜剧有《错误的喜剧》(1
592年)、《驯悍记》(1593年)、《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1594年
)。最早的《错误的喜剧》,其实是对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代表作《孪生兄
弟》的模仿。剧情通过两对孪生兄弟之间由于误会而造成的一连串出乎意料的
事件和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充分体现出通俗喜剧滑稽可笑、轻松有
趣的特点。莎氏的第二部喜剧作品是《驯悍记》,依然带有试验性质。它通过
“戏中戏”的形式,反映了彼特鲁乔运用“手段”驯服生性泼辣、任性的凯瑟
丽娜,使其最终成为众人所倾羡的“贤妻良母”的故事。此时,作品的主旨鲜
明,爱情与婚姻成为作者描述的中心,人物个性也开始突现出来,表明莎氏喜
剧正在由通俗喜剧向性格喜剧的过渡。
1594年创作的《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是两部重要的试验性喜剧。
前者是对浪漫喜剧的创作,不仅进行了许多试验与探索,而且获得了相当的成
功。它是莎氏写下的第一部浪漫喜剧,标志着莎氏喜剧浪漫风格的初步确定。
而后者则肯定了爱情的威力与价值,是一篇反禁欲主义的战斗檄文,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成熟阶段(1594-1598年)。这时期,莎氏的喜剧创作主要是:《仲夏夜之梦
》(1594年)、《威尼斯商人》(1596年)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年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第一部比较成熟的浪漫喜剧,幻想性与抒情性
的水乳交融,使得它在全部莎氏喜剧中别具一格,从而获得莎评界的一致好评
。作于1596年的《威尼斯商人》,则是莎氏喜剧创作走向完全成熟的一个重要
标志。它不仅具有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充分表现出莎氏娴熟的喜剧技
巧。至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乃是莎士比亚受伊丽莎白女王之命仓促写就
,属即兴创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没落骑士福斯塔夫的“谈情说爱”,及其被“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尽情戏弄、出尽洋相的故事。全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生
活气息,常被人誉为“闹剧精品”。
高峰阶段(1598-1600年)。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后,莎氏创作便进入
高峰阶段,一连写下了三部著名喜剧,即《无事生非》(1598年)、《皆大欢
喜》(1599年)与《第十二夜》(1600年),被人誉为“娇媚明艳的喜剧三部
曲”。它们完满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充分体现了莎氏喜剧创作的艺术
天才。因而被公认为“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综观莎氏的全部喜剧,其喜剧最显著的风格则是:有讽刺而不辛辣,充满着温
柔亲切的情感;有幽默而不浮华,洋溢着浪漫动人的诗情。正如莎评界所达成
的共识:莎氏的喜剧是“诗意的,缠绵的,罗曼蒂克的”,“是诗意与感情的
混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富于诗情画意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
方面。
一、愉快的生活,温和的讽刺。
莎氏喜剧充分肯定生活中的欢乐和幸福,表现出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和人们在
幸福生活中所体味到的甜蜜感觉。爱情与友谊是莎氏喜剧的两大永恒主题。在
这里,他认为,人应当充分品尝人生的乐趣、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及友谊
的温暖。他还坚持人追求欢乐的各种欲望都是正当的,任何人都不应禁止它,
也是禁止不住的。相反,应当给予它自由表现的天地。在莎氏的全部喜剧创作
中,几乎每一部剧作都有类似的描写,如最初的《错误的喜剧》中主仆二人之
间经常由于阴差阳错造成的误会而产生的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在真相大白之
后全家团圆的家庭幸福欢乐;又如《维洛那二绅士》中男主人公凡伦丁由起初
对爱情的蔑视到后来遇见西尔维娅的情不自禁,以致于对她开始起执着的追求
的情景描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我除了关于恋爱方面的说话以外,
什么也不要听;单单提起爱情的名字,便可以代替我的三餐一宿。”再如《爱
的徒劳》中那瓦国王和三位青年大臣由最初的清心寡欲、不近女色,到后来终
于在一支小小的法国女郎的“军队”面前缴械投降,个个春情萌动,背誓违约
,大胆求爱。还有《仲夏夜之梦》中赫米娅对真爱的追求,《威尼斯商人》中
鲍西娅与巴散尼奥的热恋,安东尼奥和巴散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皆大欢喜
》中最终有情人皆成眷属,好人自得其所等等。
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莎氏采取的是善意的幽默和诙谐的态度,开个玩笑之后
,最终予以和解。无论是《维洛那二绅士》中的普罗丢斯,还是《威尼斯商人
》中的夏洛克,抑或《第十二夜》中的马伏里奥等等,作者都给予了他们以原
谅与宽容,将他们的个人缺陷最终归于人性弱点的共性。就夏洛克而言,作者
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贪婪、自私的高利贷者来揭露和鞭笞,而另一方面又将其
作为一个备受歧视与欺凌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来同情与怜悯。法庭上他在准备
动手行凶之前的一番慷慨陈辞,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理由是什么?只
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
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
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
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
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
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至于马伏里奥,他
是奥丽维娅的管家,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忠于主人,在逆境中维持着整个家
族的实力与声望。但他自恃有功,便目中无人起来,盲目自信,而且在他内心
深处,还潜藏着一颗无限向上爬的野心,妄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以便逞威
享福。对于这样一个理应被嘲讽的人物,在莎氏看来,只不过是“中了暑在发
疯”,是“中了鬼迷”。
二、奇思妙想,机智百出。
剧中人物倚仗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发出的箴言妙语,滔滔不绝,贯穿于莎氏每部
喜剧中,激起人们健康、愉快、智慧的笑声,取得了与滑稽喜剧所不同的喜剧
效果。
下面是《错误的喜剧》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关于小安提福勒斯厨房丫头的一番
对白。
大德洛米奥:黑得像我的鞋子一样,可是她的脸还没有我的鞋子擦得干净;她
身上的汗垢,一脚踏上去可以连人的鞋子都给没下去。
大安提福勒斯:那只要多用水洗洗就行了。
大德洛米奥:不,她的龌龊是在她的皮肤里面的,挪亚时代的洪水都不能把她
冲干净。
仅仅只有两句夸饰,仆人大德洛米奥机智风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又如《无事生非》中的培尼狄克,他也是个说幽默话的能手,当克劳狄奥非要
他对自己的意中人希罗作出评价时,他回答道:
好,那么我说,她是太矮了点儿,不能给她太高的恭维;太黑了点儿,不能给
她太美的恭维;又太小了点儿,不能给她太大的恭维。我所能给她的唯一的称
赞,就是她倘不是像现在这样子,一定很不漂亮;可是她既然不能再好看一点
,所以我一点不喜欢她。
再如,《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断案”一节。
鲍西娅: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夏洛克: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鲍西娅: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
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
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夏洛克:法律上是这样说吗?
鲍西娅: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
所要求的更地道。
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鲍西娅: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
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鲍西娅: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
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
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这种欲擒故纵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她的聪明机智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三、景色优美,风光如画。
莎氏喜剧在揭示生活美的同时,还向读者大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使人们听
到微风吹过森林的沙沙声,嗅到原野上各种花草的芬芳清香,看到清晨染红天
边的瑰丽的云霞,还有傍晚倒映河面的苍翠山峦。如《维洛那二绅士》中对夕
阳的描写:“太阳已经替西天镀上了金光……”以及凡伦丁面对原始森林的一
番感叹:“在这座浓阴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我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
里舒服得多。我可以在这里一人独坐,和着夜莺的悲歌调子,泄吐我的怨恨忧
伤。”如《爱的徒劳》中有关“春之歌”与“冬之歌”的描写:“当杂色的雏
菊开遍牧场,蓝的紫罗兰,白的美人衫,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描出了一片
广大的欣欢;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当一条条冰柱檐前悬吊……
”“……刺骨的寒气,泥泞的路途,大眼睛的鸱鸮夜夜高呼……”又如《仲夏
夜之梦》中对月光、露珠的描绘“像新弯的银弓一样”“当月亮在镜波中反映
她的银色的容颜、晶莹的露珠点缀在草叶尖上的时候”。 小仙与仙王奥布朗的
独白歌唱:“越过了溪谷和山陵,穿过了荆棘和丛薮,越过了围场和园庭,穿
过了激流和爝火……”“我知道一处茴香盛开的水滩,长满着樱草和盈盈的紫
罗丝,馥郁的金银花,芗泽的野蔷薇,漫天张起了一幅芬芳的锦帷……”再如
《威尼斯商人》中罗兰佐在月光下拥着恋人对于美丽自然风光的一段由衷赞美
:“好皎洁的月色!微风轻轻地吻着树枝,不发出一点声响……月光多么恬静
地睡在山坡上……瞧,天宇中嵌满了多少灿烂的金钹……”《无事生非》中对
于日出壮观景象的描绘:“瞧,熹微的晨光在日轮尚未出现之前,已经在欲醒
未醒的东方缀上鱼肚色的斑点了……”显见,在莎氏的喜剧中,花草树木,山
水鸟兽等,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欢愉的社会生活景
象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好而和谐的生活画卷,从而扣人心弦,使人留恋
忘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四、两类人物相映成趣。
莎氏喜剧最显眼的人物有两类,即风雅人物与滑稽人物。前者具有一定的文化
修养和社会地位,在剧中多为主角,典型的如《爱的徒劳》中法国公主一行,
她们的出现使得剧情出现波折,从而粉碎了那瓦国王及几个臣子的苦修计划,
使反禁欲主义的主题得以深化,情节得以深入展开;又如《威尼斯商人》中的
鲍西娅小姐,无论是先前的“三匣子选亲”和“法庭上的断案”,还是后来的
“戒指风波”,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她展开的,她的形象也因此而显得异常丰满
和谐;再如,《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自开场至落幕,自始至终,作者都是
将其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还有《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等等。她们的出现,
无疑为喜剧的演出制造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后者一般则为小丑和村夫俗子,多为配角。典型的如《错误的喜剧》中的两个
孪生仆人大小德洛米奥,如《皆大欢喜》中的杰奎斯及小丑试金石,还有《第
十二夜》中的小丑形象等等,他们的出现,主要是用来烘托愉快气氛,增添剧
作的喜剧氛围。这从下面的两段对话就足见分晓:
小安提福勒斯:我不是盛怒而去吗?
小德洛米奥:正是,我的骨头可以作证,您的盛怒它领教过了。
选自《错误的喜剧》
小丑:让她吊死我吧;好好地吊死的人,在这世上可以不怕敌人。
玛利娅:把你的话解释解释。
小丑:因为他看不见敌人了。
选自《第十二夜》
在莎氏的全部剧作中,这两类人物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较之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以及莫里哀、果戈理的讽刺喜剧,莎氏喜剧的这
种浪漫、抒情风格显得尤其耀眼。然而,莎氏上述喜剧风格的形成,却又并非
偶然。细细推敲,显然这与下列诸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对此,喜剧通常采用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即:
歌颂式与讽刺式。历来的喜剧都倾向于讽刺。理论上的概括也清醒地反映了这
一点。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
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就无疑规定了喜剧的描写对象,也规定了
喜剧乃是针对否定人物以取得讽刺效果的艺术。后世的戏剧理论,对于喜剧的
特色与社会效应,其见解也大凡如此。如喜剧功用在于“人类能够愉快地与自
己的过去诀别”,“喜剧是把丑恶的东西摔碎给人看”等等经典言论,其实均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然而,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需要,天才的莎士比亚却大胆突破了这一脉相承的
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创作传统,明确地开创出一条以歌颂为主、并辅之以温和的
讽刺的喜剧创作道路。从而表达出了肯定性与歌颂性的主题,为自己的喜剧奠
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在莎氏的喜剧中,爱情与友谊像两支优美的乐曲,融汇
成了他全部创作的主旋律。于是乎,生活中的新事物,对于人的力量的价值的
肯定,尤其是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聪明才智,他们对于爱情生活与友谊生活的
执著追求和美好向往,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畅快描绘。因而,我们也才能看到
更多的如贝特丽丝与培尼狄克的爱情“纠葛”(《无事生非》),鲍西娅与巴
散尼奥的热烈相爱(《威尼斯商人》),奥兰多与罗瑟琳之间的“求爱”喜剧
(《皆大欢喜》),还有薇奥拉对奥西诺的默默追求和奥丽维娅“不爱主人爱
仆人”的执着爱恋(《第十二夜》)等等。与此相伴的,我们还见到了具有慷
慨大度、乐善好施的重视友情的安东尼奥,具有侠胆忠肠、立誓为希罗伸冤报
仇的贝特丽丝,等等。情爱与友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歌手,活跃在莎氏的喜
剧中,合力演唱了一支支嘹亮动听的颂歌。这里,正是由于主题的歌颂性特色
才充分体现出了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幸福的时代精神,将莎氏喜剧提高到
了一个诗意盎然、富于浪漫色彩的境界,从而激扬出明朗欢快、韵味无穷的笑
声。
至于生活中黑暗、丑恶、卑鄙的一面,莎士比亚并未放弃揭露与嘲讽。在他的
作品中,也明确地揭示出诸如普罗丢斯的背叛爱情与友谊的恶劣行径(《维洛
那二绅士》),马伏里奥的表里不一与野心(《第十二夜》),以及夏洛克的
贪婪吝啬、自私狠毒(《威尼斯商人》)等等。只不过,他的讽刺较之阿里斯
托芬的严肃、辛辣,显得温和些罢了。莎氏的讽刺往往是留有余地的,是宽厚
和仁慈的,并且是从人性弱点这一普遍的共性出发,对他们一律采取了谅解与
宽容的态度。因而,他视普罗丢斯的背叛行径为“一时糊涂”,视马伏里奥的
虚伪、狂妄为“鬼迷心窍”,而对于夏洛克,在揭露其贪婪狠毒的同时,却又
把它作为一个备受欺凌与歧视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来描绘,对他寄寓了深切的
怜悯与同情。这一点,或许正如赫士列特所言:“作为喜剧,它也许太和善了
。它没有什么讽刺,更没有怒气。它针对的是荒唐事而不是可笑事。它使我们
嘲笑人类的愚行,而不是蔑视它们,更不是对它们抱有任何恶感。”
二、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莎氏之前,喜剧在描写人物形象时,总是有意无意贬抑女性,更多地写滑稽形
象,而较少刻画风雅人物。而莎氏一反以往讽刺喜剧尊男卑女、崇上抑下的因
袭惯例。在男女形象、滑稽形象与风雅人物之间,他着力描绘风雅女性优美绝
伦的形象,从而开创出喜剧艺术的新篇章,也使他的喜剧焕发出明媚娇艳的独
特光彩。其实,莎氏喜剧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这些人物形
象刻画的生动优美和具体真切。尤其是那些女主人公形象,更是作者着意雕琢
的精品。她们或名媛,或牧女仆妇,个个天生丽质,光彩照人。她们感情纯真
,才智非凡,心地善良却又意志坚强。更令人陶醉的是,她们个性各异,绝无
重复之感。由此,我们见到聪明机智、幽默风趣、性格活泼而又温柔多情的鲍
西娅(《威尼斯商人》),温柔妩媚、豁达开朗、果敢坚毅且又嫉恶如仇的贝
特丽丝(《无事生非》),活泼开朗而又调皮狡黠的罗瑟琳(《皆大欢喜》)
,善良无私、坚毅忍耐的薇奥拉,还有感情真挚、追求执着的奥丽维娅(《第
十二夜》)。在她们的身上,“天赋的灵奇”和“绝色的仙姿”,达到了完善
、和谐的统一。她们真不愧为光芒四射的人间“维也纳”。女性形象的光彩夺
目,令男性形象相形见绌,构成了莎氏喜剧在形象塑造上的一大特色。难怪著
名的莎评家罗斯金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男主人公都不值一赞。唯独他的女主
人公个个光辉耀眼,如同英雄。”尽管他的说法有偏颇过激之嫌,但却至少明
确地揭示出这样一点真谛:莎氏喜剧之所以具有巨大而迷人的艺术魅力,其奥
秘也就在于此。
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对于戏剧中背景与环境的安排,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中显示出非凡的创造才能。
他一改过去通俗喜剧的面貌,首先将喜剧的背影移到上流社会,着意刻画宫廷
、贵族的生活情景,使典雅的环境,诸如富丽的宫室、豪华的客厅、浓艳的闺
房等等,成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次,他不排除自然环境,而是根据剧情
需要,着力描写自然环境的美好怡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述两个背景,莎氏却又并非是一视同仁,毫无褒贬的
。相比较而言,莎氏更赞赏于自然环境。因为尽管上流社会豪华气派、雍容富
丽,但却人烟繁杂,污浊汇集,矛盾纷呈。而自然环境虽然荒凉浩瀚、人烟稀
少,但却安详静谧,纯朴可爱。因此,他着力渲染自然环境中粗犷、原始、纯
朴、宁静的一面,以此对照尘世生活的喧嚣、繁杂、混乱与污浊,从而表达出
他的美好理想与热切向往。正如凡伦丁(《维洛那二绅士》中的主人公)在荒
林中所说:“在这浓荫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我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
里舒服得多。”也如同罗兰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于贝尔蒙特之夜对
杰西卡说的:“月光恬静地睡在山坡上!我们就在这儿坐下,让音乐的声音悄
悄送至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的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在
具有传奇色彩的《皆大欢喜》和《仲夏夜之梦》里,更是如此。前者的剧情发
生在粗犷原始的亚登森林,后者则是仙人、精灵出没不定的雅典森林。它们都
有广袤的原野、参天的大树、丁冬的山泉、绿荫覆盖的草地。在这儿,自然界
的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点缀着这美好的天地。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色,不
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陶冶着人们的心灵,改造着人们的灵魂。于是,这里生
活着的,便是一群正直善良、朴实而又诚恳的人。这里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尔
虞我诈,有的只是友爱和情爱。甚至于恶人来到这里,也因受到和善的对待而
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自然景象的纯朴美好、优美恬适与人物的美好情愫、善
良品性结合起来,使莎氏笔下的喜剧场面更显得诗情画意、恬美动人。
四、莎氏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与其语言运用有关。
“语言是喜剧的生命。”一般讽刺喜剧的语言,较多夸饰、插科打诨与冷嘲热
讽。莎氏喜剧语言则多出自正面人物之口,因而更多诗情画意,更多幽默风趣
,是诗意和机智相结合的产物。如《皆大欢喜》中奥兰多与杰奎斯杰之间的针
锋相对:
杰奎斯:我不喜欢她的名字。
奥兰多:她取名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要您喜欢。
杰奎斯:她的身材怎样?
奥兰多:恰恰够得到我的心头那样高。
杰奎斯:说老实话,我遇见您的时候,本来是在找一个傻子。
奥兰多:他掉在溪水里淹死了,您向水里一望,就可以瞧见他。
杰奎斯:我只瞧见我自己的影子。
奥兰多:那我以为倘不是个傻子,定然是个废物。
这里充满着俏皮的讽喻、机智的挖苦和灵活的应对。诸如此类的,还有《威尼
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上关于“慈悲”的著名论述,《无事生非》中培狄尼克
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唇枪舌剑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迎合一般市民观众的
情趣,莎氏并未放弃插科打诨、夸饰语言的适当运用。如下面《错误的喜剧》
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的一段对话,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大安提福勒斯:她名字叫什么?
大德洛米奥:“八尺”,大爷;可是八尺再加上八吋也量不过她的腰围来。
大安提福勒斯:这样说她长得相当宽了?
大德洛米奥:从她屁股的这一边量到那一边,足足有六七尺;她的屁股之阔,
就和她全身的长度一样;她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出世界
各国来。
大安提福勒斯:她身上哪一部分是爱尔兰?
大德洛米奥:呃,大爷,在她的屁股上,那边有很大的沼地。
自1590年始,至1612年止,在莎士比亚前后大约二十三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
共创作了诗体戏剧39部(其中与人合作两部),叙事长诗两首,十四行诗154首
,以及少量的杂诗。其中,喜剧占据着相当的份量,总计十部。莎氏喜剧创作
横跨近十年之久,且全部创作于他创作的第一时期,即1590-1600年之间,几
乎占了他创作生命的一半。
这时期莎氏初到伦敦,受国内爱国情绪的感染,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
的影响,加之当时社会正处于伊丽莎白王朝统治巩固与发展的时期,社会繁荣
安定,因而他心情愉快,激奋向上,对于社会发展的前途充满着乐观的信念。
故而,他多写喜剧及历史剧,以表明他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及对新生事物的
赞赏。综观莎氏第一时期的全部喜剧创作,一般以为,他的喜剧创作道路可分
为三个阶段,即试验阶段、成熟阶段和高峰阶段。
试验阶段(1592-1594年)。此期,莎氏主要创作的喜剧有《错误的喜剧》(1
592年)、《驯悍记》(1593年)、《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1594年
)。最早的《错误的喜剧》,其实是对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代表作《孪生兄
弟》的模仿。剧情通过两对孪生兄弟之间由于误会而造成的一连串出乎意料的
事件和场面,以引起观众的哄堂大笑,充分体现出通俗喜剧滑稽可笑、轻松有
趣的特点。莎氏的第二部喜剧作品是《驯悍记》,依然带有试验性质。它通过
“戏中戏”的形式,反映了彼特鲁乔运用“手段”驯服生性泼辣、任性的凯瑟
丽娜,使其最终成为众人所倾羡的“贤妻良母”的故事。此时,作品的主旨鲜
明,爱情与婚姻成为作者描述的中心,人物个性也开始突现出来,表明莎氏喜
剧正在由通俗喜剧向性格喜剧的过渡。
1594年创作的《维洛那二绅士》与《爱的徒劳》,是两部重要的试验性喜剧。
前者是对浪漫喜剧的创作,不仅进行了许多试验与探索,而且获得了相当的成
功。它是莎氏写下的第一部浪漫喜剧,标志着莎氏喜剧浪漫风格的初步确定。
而后者则肯定了爱情的威力与价值,是一篇反禁欲主义的战斗檄文,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
成熟阶段(1594-1598年)。这时期,莎氏的喜剧创作主要是:《仲夏夜之梦
》(1594年)、《威尼斯商人》(1596年)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年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第一部比较成熟的浪漫喜剧,幻想性与抒情性
的水乳交融,使得它在全部莎氏喜剧中别具一格,从而获得莎评界的一致好评
。作于1596年的《威尼斯商人》,则是莎氏喜剧创作走向完全成熟的一个重要
标志。它不仅具有广泛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充分表现出莎氏娴熟的喜剧技
巧。至于《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乃是莎士比亚受伊丽莎白女王之命仓促写就
,属即兴创作。它描写的主要是没落骑士福斯塔夫的“谈情说爱”,及其被“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尽情戏弄、出尽洋相的故事。全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与生
活气息,常被人誉为“闹剧精品”。
高峰阶段(1598-1600年)。自《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之后,莎氏创作便进入
高峰阶段,一连写下了三部著名喜剧,即《无事生非》(1598年)、《皆大欢
喜》(1599年)与《第十二夜》(1600年),被人誉为“娇媚明艳的喜剧三部
曲”。它们完满体现了莎士比亚的喜剧风格,充分体现了莎氏喜剧创作的艺术
天才。因而被公认为“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综观莎氏的全部喜剧,其喜剧最显著的风格则是:有讽刺而不辛辣,充满着温
柔亲切的情感;有幽默而不浮华,洋溢着浪漫动人的诗情。正如莎评界所达成
的共识:莎氏的喜剧是“诗意的,缠绵的,罗曼蒂克的”,“是诗意与感情的
混合”,“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富于诗情画意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
方面。
一、愉快的生活,温和的讽刺。
莎氏喜剧充分肯定生活中的欢乐和幸福,表现出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和人们在
幸福生活中所体味到的甜蜜感觉。爱情与友谊是莎氏喜剧的两大永恒主题。在
这里,他认为,人应当充分品尝人生的乐趣、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幸福及友谊
的温暖。他还坚持人追求欢乐的各种欲望都是正当的,任何人都不应禁止它,
也是禁止不住的。相反,应当给予它自由表现的天地。在莎氏的全部喜剧创作
中,几乎每一部剧作都有类似的描写,如最初的《错误的喜剧》中主仆二人之
间经常由于阴差阳错造成的误会而产生的活泼欢快的生活情趣,在真相大白之
后全家团圆的家庭幸福欢乐;又如《维洛那二绅士》中男主人公凡伦丁由起初
对爱情的蔑视到后来遇见西尔维娅的情不自禁,以致于对她开始起执着的追求
的情景描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我除了关于恋爱方面的说话以外,
什么也不要听;单单提起爱情的名字,便可以代替我的三餐一宿。”再如《爱
的徒劳》中那瓦国王和三位青年大臣由最初的清心寡欲、不近女色,到后来终
于在一支小小的法国女郎的“军队”面前缴械投降,个个春情萌动,背誓违约
,大胆求爱。还有《仲夏夜之梦》中赫米娅对真爱的追求,《威尼斯商人》中
鲍西娅与巴散尼奥的热恋,安东尼奥和巴散尼奥之间的真挚友谊,《皆大欢喜
》中最终有情人皆成眷属,好人自得其所等等。
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莎氏采取的是善意的幽默和诙谐的态度,开个玩笑之后
,最终予以和解。无论是《维洛那二绅士》中的普罗丢斯,还是《威尼斯商人
》中的夏洛克,抑或《第十二夜》中的马伏里奥等等,作者都给予了他们以原
谅与宽容,将他们的个人缺陷最终归于人性弱点的共性。就夏洛克而言,作者
一方面把他作为一个贪婪、自私的高利贷者来揭露和鞭笞,而另一方面又将其
作为一个备受歧视与欺凌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来同情与怜悯。法庭上他在准备
动手行凶之前的一番慷慨陈辞,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理由是什么?只
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
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
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
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
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
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至于马伏里奥,他
是奥丽维娅的管家,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他忠于主人,在逆境中维持着整个家
族的实力与声望。但他自恃有功,便目中无人起来,盲目自信,而且在他内心
深处,还潜藏着一颗无限向上爬的野心,妄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以便逞威
享福。对于这样一个理应被嘲讽的人物,在莎氏看来,只不过是“中了暑在发
疯”,是“中了鬼迷”。
二、奇思妙想,机智百出。
剧中人物倚仗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发出的箴言妙语,滔滔不绝,贯穿于莎氏每部
喜剧中,激起人们健康、愉快、智慧的笑声,取得了与滑稽喜剧所不同的喜剧
效果。
下面是《错误的喜剧》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关于小安提福勒斯厨房丫头的一番
对白。
大德洛米奥:黑得像我的鞋子一样,可是她的脸还没有我的鞋子擦得干净;她
身上的汗垢,一脚踏上去可以连人的鞋子都给没下去。
大安提福勒斯:那只要多用水洗洗就行了。
大德洛米奥:不,她的龌龊是在她的皮肤里面的,挪亚时代的洪水都不能把她
冲干净。
仅仅只有两句夸饰,仆人大德洛米奥机智风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又如《无事生非》中的培尼狄克,他也是个说幽默话的能手,当克劳狄奥非要
他对自己的意中人希罗作出评价时,他回答道:
好,那么我说,她是太矮了点儿,不能给她太高的恭维;太黑了点儿,不能给
她太美的恭维;又太小了点儿,不能给她太大的恭维。我所能给她的唯一的称
赞,就是她倘不是像现在这样子,一定很不漂亮;可是她既然不能再好看一点
,所以我一点不喜欢她。
再如,《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断案”一节。
鲍西娅: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夏洛克: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鲍西娅: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
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
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夏洛克:法律上是这样说吗?
鲍西娅: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
所要求的更地道。
夏洛克: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鲍西娅: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
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鲍西娅:所以你准备着动手割肉吧。不准流一滴血,也不准割得超过或是不足
一磅的重量;要是你割下来的肉,比一磅略微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即使相差只
有一丝一毫,或者仅仅一根汗毛之微,就要把你抵命,你的财产全部充公。
这种欲擒故纵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她的聪明机智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三、景色优美,风光如画。
莎氏喜剧在揭示生活美的同时,还向读者大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使人们听
到微风吹过森林的沙沙声,嗅到原野上各种花草的芬芳清香,看到清晨染红天
边的瑰丽的云霞,还有傍晚倒映河面的苍翠山峦。如《维洛那二绅士》中对夕
阳的描写:“太阳已经替西天镀上了金光……”以及凡伦丁面对原始森林的一
番感叹:“在这座浓阴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我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
里舒服得多。我可以在这里一人独坐,和着夜莺的悲歌调子,泄吐我的怨恨忧
伤。”如《爱的徒劳》中有关“春之歌”与“冬之歌”的描写:“当杂色的雏
菊开遍牧场,蓝的紫罗兰,白的美人衫,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描出了一片
广大的欣欢;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当一条条冰柱檐前悬吊……
”“……刺骨的寒气,泥泞的路途,大眼睛的鸱鸮夜夜高呼……”又如《仲夏
夜之梦》中对月光、露珠的描绘“像新弯的银弓一样”“当月亮在镜波中反映
她的银色的容颜、晶莹的露珠点缀在草叶尖上的时候”。 小仙与仙王奥布朗的
独白歌唱:“越过了溪谷和山陵,穿过了荆棘和丛薮,越过了围场和园庭,穿
过了激流和爝火……”“我知道一处茴香盛开的水滩,长满着樱草和盈盈的紫
罗丝,馥郁的金银花,芗泽的野蔷薇,漫天张起了一幅芬芳的锦帷……”再如
《威尼斯商人》中罗兰佐在月光下拥着恋人对于美丽自然风光的一段由衷赞美
:“好皎洁的月色!微风轻轻地吻着树枝,不发出一点声响……月光多么恬静
地睡在山坡上……瞧,天宇中嵌满了多少灿烂的金钹……”《无事生非》中对
于日出壮观景象的描绘:“瞧,熹微的晨光在日轮尚未出现之前,已经在欲醒
未醒的东方缀上鱼肚色的斑点了……”显见,在莎氏的喜剧中,花草树木,山
水鸟兽等,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美丽的自然景色与欢愉的社会生活景
象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美好而和谐的生活画卷,从而扣人心弦,使人留恋
忘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四、两类人物相映成趣。
莎氏喜剧最显眼的人物有两类,即风雅人物与滑稽人物。前者具有一定的文化
修养和社会地位,在剧中多为主角,典型的如《爱的徒劳》中法国公主一行,
她们的出现使得剧情出现波折,从而粉碎了那瓦国王及几个臣子的苦修计划,
使反禁欲主义的主题得以深化,情节得以深入展开;又如《威尼斯商人》中的
鲍西娅小姐,无论是先前的“三匣子选亲”和“法庭上的断案”,还是后来的
“戒指风波”,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她展开的,她的形象也因此而显得异常丰满
和谐;再如,《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自开场至落幕,自始至终,作者都是
将其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还有《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等等。她们的出现,
无疑为喜剧的演出制造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后者一般则为小丑和村夫俗子,多为配角。典型的如《错误的喜剧》中的两个
孪生仆人大小德洛米奥,如《皆大欢喜》中的杰奎斯及小丑试金石,还有《第
十二夜》中的小丑形象等等,他们的出现,主要是用来烘托愉快气氛,增添剧
作的喜剧氛围。这从下面的两段对话就足见分晓:
小安提福勒斯:我不是盛怒而去吗?
小德洛米奥:正是,我的骨头可以作证,您的盛怒它领教过了。
选自《错误的喜剧》
小丑:让她吊死我吧;好好地吊死的人,在这世上可以不怕敌人。
玛利娅:把你的话解释解释。
小丑:因为他看不见敌人了。
选自《第十二夜》
在莎氏的全部剧作中,这两类人物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较之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以及莫里哀、果戈理的讽刺喜剧,莎氏喜剧的这
种浪漫、抒情风格显得尤其耀眼。然而,莎氏上述喜剧风格的形成,却又并非
偶然。细细推敲,显然这与下列诸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对此,喜剧通常采用两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即:
歌颂式与讽刺式。历来的喜剧都倾向于讽刺。理论上的概括也清醒地反映了这
一点。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
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就无疑规定了喜剧的描写对象,也规定了
喜剧乃是针对否定人物以取得讽刺效果的艺术。后世的戏剧理论,对于喜剧的
特色与社会效应,其见解也大凡如此。如喜剧功用在于“人类能够愉快地与自
己的过去诀别”,“喜剧是把丑恶的东西摔碎给人看”等等经典言论,其实均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然而,基于文艺复兴时代的需要,天才的莎士比亚却大胆突破了这一脉相承的
以讽刺为主的喜剧创作传统,明确地开创出一条以歌颂为主、并辅之以温和的
讽刺的喜剧创作道路。从而表达出了肯定性与歌颂性的主题,为自己的喜剧奠
定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在莎氏的喜剧中,爱情与友谊像两支优美的乐曲,融汇
成了他全部创作的主旋律。于是乎,生活中的新事物,对于人的力量的价值的
肯定,尤其是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聪明才智,他们对于爱情生活与友谊生活的
执著追求和美好向往,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畅快描绘。因而,我们也才能看到
更多的如贝特丽丝与培尼狄克的爱情“纠葛”(《无事生非》),鲍西娅与巴
散尼奥的热烈相爱(《威尼斯商人》),奥兰多与罗瑟琳之间的“求爱”喜剧
(《皆大欢喜》),还有薇奥拉对奥西诺的默默追求和奥丽维娅“不爱主人爱
仆人”的执着爱恋(《第十二夜》)等等。与此相伴的,我们还见到了具有慷
慨大度、乐善好施的重视友情的安东尼奥,具有侠胆忠肠、立誓为希罗伸冤报
仇的贝特丽丝,等等。情爱与友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歌手,活跃在莎氏的喜
剧中,合力演唱了一支支嘹亮动听的颂歌。这里,正是由于主题的歌颂性特色
才充分体现出了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幸福的时代精神,将莎氏喜剧提高到
了一个诗意盎然、富于浪漫色彩的境界,从而激扬出明朗欢快、韵味无穷的笑
声。
至于生活中黑暗、丑恶、卑鄙的一面,莎士比亚并未放弃揭露与嘲讽。在他的
作品中,也明确地揭示出诸如普罗丢斯的背叛爱情与友谊的恶劣行径(《维洛
那二绅士》),马伏里奥的表里不一与野心(《第十二夜》),以及夏洛克的
贪婪吝啬、自私狠毒(《威尼斯商人》)等等。只不过,他的讽刺较之阿里斯
托芬的严肃、辛辣,显得温和些罢了。莎氏的讽刺往往是留有余地的,是宽厚
和仁慈的,并且是从人性弱点这一普遍的共性出发,对他们一律采取了谅解与
宽容的态度。因而,他视普罗丢斯的背叛行径为“一时糊涂”,视马伏里奥的
虚伪、狂妄为“鬼迷心窍”,而对于夏洛克,在揭露其贪婪狠毒的同时,却又
把它作为一个备受欺凌与歧视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来描绘,对他寄寓了深切的
怜悯与同情。这一点,或许正如赫士列特所言:“作为喜剧,它也许太和善了
。它没有什么讽刺,更没有怒气。它针对的是荒唐事而不是可笑事。它使我们
嘲笑人类的愚行,而不是蔑视它们,更不是对它们抱有任何恶感。”
二、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莎氏之前,喜剧在描写人物形象时,总是有意无意贬抑女性,更多地写滑稽形
象,而较少刻画风雅人物。而莎氏一反以往讽刺喜剧尊男卑女、崇上抑下的因
袭惯例。在男女形象、滑稽形象与风雅人物之间,他着力描绘风雅女性优美绝
伦的形象,从而开创出喜剧艺术的新篇章,也使他的喜剧焕发出明媚娇艳的独
特光彩。其实,莎氏喜剧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这些人物形
象刻画的生动优美和具体真切。尤其是那些女主人公形象,更是作者着意雕琢
的精品。她们或名媛,或牧女仆妇,个个天生丽质,光彩照人。她们感情纯真
,才智非凡,心地善良却又意志坚强。更令人陶醉的是,她们个性各异,绝无
重复之感。由此,我们见到聪明机智、幽默风趣、性格活泼而又温柔多情的鲍
西娅(《威尼斯商人》),温柔妩媚、豁达开朗、果敢坚毅且又嫉恶如仇的贝
特丽丝(《无事生非》),活泼开朗而又调皮狡黠的罗瑟琳(《皆大欢喜》)
,善良无私、坚毅忍耐的薇奥拉,还有感情真挚、追求执着的奥丽维娅(《第
十二夜》)。在她们的身上,“天赋的灵奇”和“绝色的仙姿”,达到了完善
、和谐的统一。她们真不愧为光芒四射的人间“维也纳”。女性形象的光彩夺
目,令男性形象相形见绌,构成了莎氏喜剧在形象塑造上的一大特色。难怪著
名的莎评家罗斯金说:“莎士比亚笔下的男主人公都不值一赞。唯独他的女主
人公个个光辉耀眼,如同英雄。”尽管他的说法有偏颇过激之嫌,但却至少明
确地揭示出这样一点真谛:莎氏喜剧之所以具有巨大而迷人的艺术魅力,其奥
秘也就在于此。
三、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对于戏剧中背景与环境的安排,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中显示出非凡的创造才能。
他一改过去通俗喜剧的面貌,首先将喜剧的背影移到上流社会,着意刻画宫廷
、贵族的生活情景,使典雅的环境,诸如富丽的宫室、豪华的客厅、浓艳的闺
房等等,成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次,他不排除自然环境,而是根据剧情
需要,着力描写自然环境的美好怡人。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上述两个背景,莎氏却又并非是一视同仁,毫无褒贬的
。相比较而言,莎氏更赞赏于自然环境。因为尽管上流社会豪华气派、雍容富
丽,但却人烟繁杂,污浊汇集,矛盾纷呈。而自然环境虽然荒凉浩瀚、人烟稀
少,但却安详静谧,纯朴可爱。因此,他着力渲染自然环境中粗犷、原始、纯
朴、宁静的一面,以此对照尘世生活的喧嚣、繁杂、混乱与污浊,从而表达出
他的美好理想与热切向往。正如凡伦丁(《维洛那二绅士》中的主人公)在荒
林中所说:“在这浓荫密布、人迹罕至的荒林里,我觉得要比人烟繁杂的市镇
里舒服得多。”也如同罗兰佐(《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于贝尔蒙特之夜对
杰西卡说的:“月光恬静地睡在山坡上!我们就在这儿坐下,让音乐的声音悄
悄送至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的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在
具有传奇色彩的《皆大欢喜》和《仲夏夜之梦》里,更是如此。前者的剧情发
生在粗犷原始的亚登森林,后者则是仙人、精灵出没不定的雅典森林。它们都
有广袤的原野、参天的大树、丁冬的山泉、绿荫覆盖的草地。在这儿,自然界
的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点缀着这美好的天地。优美怡人的自然景色,不
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陶冶着人们的心灵,改造着人们的灵魂。于是,这里生
活着的,便是一群正直善良、朴实而又诚恳的人。这里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尔
虞我诈,有的只是友爱和情爱。甚至于恶人来到这里,也因受到和善的对待而
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自然景象的纯朴美好、优美恬适与人物的美好情愫、善
良品性结合起来,使莎氏笔下的喜剧场面更显得诗情画意、恬美动人。
四、莎氏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与其语言运用有关。
“语言是喜剧的生命。”一般讽刺喜剧的语言,较多夸饰、插科打诨与冷嘲热
讽。莎氏喜剧语言则多出自正面人物之口,因而更多诗情画意,更多幽默风趣
,是诗意和机智相结合的产物。如《皆大欢喜》中奥兰多与杰奎斯杰之间的针
锋相对:
杰奎斯:我不喜欢她的名字。
奥兰多:她取名的时候,并没有打算要您喜欢。
杰奎斯:她的身材怎样?
奥兰多:恰恰够得到我的心头那样高。
杰奎斯:说老实话,我遇见您的时候,本来是在找一个傻子。
奥兰多:他掉在溪水里淹死了,您向水里一望,就可以瞧见他。
杰奎斯:我只瞧见我自己的影子。
奥兰多:那我以为倘不是个傻子,定然是个废物。
这里充满着俏皮的讽喻、机智的挖苦和灵活的应对。诸如此类的,还有《威尼
斯商人》中鲍西娅法庭上关于“慈悲”的著名论述,《无事生非》中培狄尼克
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唇枪舌剑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迎合一般市民观众的
情趣,莎氏并未放弃插科打诨、夸饰语言的适当运用。如下面《错误的喜剧》
中大安提福勒斯主仆的一段对话,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大安提福勒斯:她名字叫什么?
大德洛米奥:“八尺”,大爷;可是八尺再加上八吋也量不过她的腰围来。
大安提福勒斯:这样说她长得相当宽了?
大德洛米奥:从她屁股的这一边量到那一边,足足有六七尺;她的屁股之阔,
就和她全身的长度一样;她的身体像个浑圆的地球,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出世界
各国来。
大安提福勒斯:她身上哪一部分是爱尔兰?
大德洛米奥:呃,大爷,在她的屁股上,那边有很大的沼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