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谢谢
【第一部分】被访者基本情况1.性别:男/女2.年龄:A.20岁以下B.20-30岁C.30-40岁D.40-50岁E.50-60岁3.文化程度:A.初中及以下B.高中及大...
【第一部分】被访者基本情况
1.性别:男/ 女
2.年龄:A.20岁以下 B.20-30岁 C.30-40岁 D.40-50岁 E.50-60岁
3.文化程度: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及大专 C.大学本科 D.硕士及以上
4.是否有子女:A.是 B.否
【第二部分】问卷主体
1.日常生活中,您一周内阅读教育新闻的时间是 _______
A.1小时以下 B.1-2小时 C.2-5小时 D.5小时以上
2.对于教育新闻,您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内容_______
A.教育考试资讯(例如:升学考试)
B.教育政策法规(例如:异地高考)
C.教育人物通讯(例如:优秀教师事迹报道)
D.教育社会新闻(例如:学生不堪教师辱骂跳楼自杀)
3.以下哪方面的报道会对您产生更大的帮助_______
A.教育考试资讯 B.教育政策法规 C.教育人物通讯 D.教育社会新闻
4.在阅读教育新闻时,您更重视_______
A.新闻事实本身 B.专家的点评 C.记者的报道 D.事件当事人的看法
5.通常情况下,您对于教育专家的观点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
A.完全赞成 B.多数赞成 C.部分赞成 D.不赞成
6.您认为教育记者的观点是否应该体现在文章中_______
A.应该 B.不应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说不清
7.对于教育记者的教育专业素养,您的期望是_______
A.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学科培养
B.对教育学有一定的个人研究与思考
C.具备教育常识即可
D.只要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即可,对于教育专业素养没有要求
8.在您眼中,教育记者倾向于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
A.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B.社会意见的收集者、沟通者、传达者
C.和谐环境的建构者
D.社会真相的揭露者
9.回顾2012年全国教育大事件,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
(限选3项)
A.教育督导条例公布实施
B.“4%”,寄托新的希望
C.奥数“脱钩”,剑指择校乱象
D.全国“两基”目标全面实现
E.校车、营养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F.首次面向海内外公选大学校长
G.提升高校创新能力“2011计划”启动
H“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感动社会
I.农村中职全免费,资助体系全覆盖
J.异地高考改革有了时间表
【第三部分】现身说法
1.“约辩”异地高考:人人心中有“公平”
以下新闻片段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网,请根据您的理解,在记者的观点下画上下划线(或加粗)
也许“利益”才是整个故事背后隐藏的核心:人们依靠个人利益为判断标准,才选择支持某种行为。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言,这是“巴士效应”:“先挤进公交车上的人占有了资源,不希望别的人再进来,想要急切地关上利益之门。”因两方的利益关系不同,才会不断背道而驰,演变成巨大的意见“裂缝”,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要么“约辩”变成“约架”,要么就无法沟通,自说自话。(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2012年12月11日 09:17:47)
论坛模式之问:不同的意见方给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目前,部分网站(例如新华网、人民网)及教育类报刊都在通过举办论坛的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意见的争鸣。争鸣的意见方涉及到
教育专家:
学者:
网友:
事件当事人:
(请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出您对上述意见方在论坛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展开
1.性别:男/ 女
2.年龄:A.20岁以下 B.20-30岁 C.30-40岁 D.40-50岁 E.50-60岁
3.文化程度: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及大专 C.大学本科 D.硕士及以上
4.是否有子女:A.是 B.否
【第二部分】问卷主体
1.日常生活中,您一周内阅读教育新闻的时间是 _______
A.1小时以下 B.1-2小时 C.2-5小时 D.5小时以上
2.对于教育新闻,您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内容_______
A.教育考试资讯(例如:升学考试)
B.教育政策法规(例如:异地高考)
C.教育人物通讯(例如:优秀教师事迹报道)
D.教育社会新闻(例如:学生不堪教师辱骂跳楼自杀)
3.以下哪方面的报道会对您产生更大的帮助_______
A.教育考试资讯 B.教育政策法规 C.教育人物通讯 D.教育社会新闻
4.在阅读教育新闻时,您更重视_______
A.新闻事实本身 B.专家的点评 C.记者的报道 D.事件当事人的看法
5.通常情况下,您对于教育专家的观点持有的态度是_______
A.完全赞成 B.多数赞成 C.部分赞成 D.不赞成
6.您认为教育记者的观点是否应该体现在文章中_______
A.应该 B.不应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说不清
7.对于教育记者的教育专业素养,您的期望是_______
A.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学科培养
B.对教育学有一定的个人研究与思考
C.具备教育常识即可
D.只要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即可,对于教育专业素养没有要求
8.在您眼中,教育记者倾向于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
A.教育问题的研究者
B.社会意见的收集者、沟通者、传达者
C.和谐环境的建构者
D.社会真相的揭露者
9.回顾2012年全国教育大事件,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_________
(限选3项)
A.教育督导条例公布实施
B.“4%”,寄托新的希望
C.奥数“脱钩”,剑指择校乱象
D.全国“两基”目标全面实现
E.校车、营养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F.首次面向海内外公选大学校长
G.提升高校创新能力“2011计划”启动
H“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感动社会
I.农村中职全免费,资助体系全覆盖
J.异地高考改革有了时间表
【第三部分】现身说法
1.“约辩”异地高考:人人心中有“公平”
以下新闻片段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网,请根据您的理解,在记者的观点下画上下划线(或加粗)
也许“利益”才是整个故事背后隐藏的核心:人们依靠个人利益为判断标准,才选择支持某种行为。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言,这是“巴士效应”:“先挤进公交车上的人占有了资源,不希望别的人再进来,想要急切地关上利益之门。”因两方的利益关系不同,才会不断背道而驰,演变成巨大的意见“裂缝”,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要么“约辩”变成“约架”,要么就无法沟通,自说自话。(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2012年12月11日 09:17:47)
论坛模式之问:不同的意见方给读者留下怎样的印象?
目前,部分网站(例如新华网、人民网)及教育类报刊都在通过举办论坛的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意见的争鸣。争鸣的意见方涉及到
教育专家:
学者:
网友:
事件当事人:
(请用一两个关键词写出您对上述意见方在论坛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使用这种方式直接让网友们帮忙答题,会出现三个问题:
1. 帮忙答题的网友很少;
2. 答题不方便,(你的问卷排版很整齐,不过,网友帮忙答题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3. 即使前两条都能克服,最后你一定需要一个专业的统计分析结果吧?到了问卷调查的后期,又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项工作,因为这个才是目的不是吗?^_^
若要让更多的网友帮你答题,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你能收到多少网友的回答,而是,怎么能让网友轻松,快速的帮你这个忙。
你的问卷做成网页版的,只要网友轻松点击访问,就可以直观答题了。勾选远比一点点敲出氏纯唯字母舒服得多。
另外,你可以通过《调查圈》这个网上调查平台,免费发布你的问卷,发布问卷的渠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你可以把问卷的链接地址直接通过微博呀,qq呀,以及论坛等贴上去。如果你有受调者的邮箱,你也可以通过调查圈以邮件群发的方式发给受调者,这样受调者一旦收发邮件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如果你有自己的网站,你更可以把这个调查嵌入到你的网站上,方便感兴趣的消费者来答题。
调查一旦在网上发布成功了,接下来,你会关心问卷反馈的收集情况,如果是传统的纸质问卷,只有在调查时间统一结束后才能把给结果集分门别类,进行信息的统计甄别,耗时,耗力,耗财。
如果是网上调查,你就不用这么费劲了,你只要随时登陆调查圈,便可查看当下的问卷收集情况,答题者的答题情况,以及可以行进必要的结果统计分析,直观,省时,省力。何歼培乐裤薯不为呢?
祝好运。
1. 帮忙答题的网友很少;
2. 答题不方便,(你的问卷排版很整齐,不过,网友帮忙答题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3. 即使前两条都能克服,最后你一定需要一个专业的统计分析结果吧?到了问卷调查的后期,又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项工作,因为这个才是目的不是吗?^_^
若要让更多的网友帮你答题,首先要考虑到的不是你能收到多少网友的回答,而是,怎么能让网友轻松,快速的帮你这个忙。
你的问卷做成网页版的,只要网友轻松点击访问,就可以直观答题了。勾选远比一点点敲出氏纯唯字母舒服得多。
另外,你可以通过《调查圈》这个网上调查平台,免费发布你的问卷,发布问卷的渠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你可以把问卷的链接地址直接通过微博呀,qq呀,以及论坛等贴上去。如果你有受调者的邮箱,你也可以通过调查圈以邮件群发的方式发给受调者,这样受调者一旦收发邮件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如果你有自己的网站,你更可以把这个调查嵌入到你的网站上,方便感兴趣的消费者来答题。
调查一旦在网上发布成功了,接下来,你会关心问卷反馈的收集情况,如果是传统的纸质问卷,只有在调查时间统一结束后才能把给结果集分门别类,进行信息的统计甄别,耗时,耗力,耗财。
如果是网上调查,你就不用这么费劲了,你只要随时登陆调查圈,便可查看当下的问卷收集情况,答题者的答题情况,以及可以行进必要的结果统计分析,直观,省时,省力。何歼培乐裤薯不为呢?
祝好运。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