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炮发展史~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武器——礮。至迟10世纪火药用于军事后,礮便用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火炮与火药的技术已经达到高峰,跃升为重要的武器。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453年时,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攻城巨炮所发射的大石炮弹所轰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为小城门被轰开所致,但其实可归因于炮轰让突击成为可能的因素。
中古时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时炮轰城墙以及在战场上向大批的敌军开火之用。它们可以精准地轰毁在城堡里面建筑物的垂直外墙,因此人们便发展出倾斜低矮的外墙取替高耸垂直的外墙。
现代的火炮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
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在历史上有“战争之神”的称号。
扩展资料:
火炮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装备单元,在战场上有“战争之神”的美誉。在常规战争中如果没有高性能、威力大的火炮给予强大的火力支援,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未开战之前已经输了。
所以世界各个军事强国在进行装备竞赛中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火炮的发展中。我国也不例外,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强大,现在我国的火炮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在现代立体化战争中,火力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火炮——战场上的活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性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
火炮既可摧毁地面各种目标,也可以击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舰艇。因此,作为提供进攻和防御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规兵器中占有巩固的地位。
火炮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光电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是火炮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有了一系列变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换代的步伐。
现代火炮早已不是单纯的机械装置,而是与先进的侦察、指挥、通信、运载手段以及高性能弹药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武器系统。因此,从不断发展的战略、威力、反应速度和机动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能,是火炮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高新科学技术在兵器领域的应用,引起火炮技术的总大变革。液体发射药火炮、机器人火炮、电磁炮、电热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论火炮的出现,将揭开火炮发展世上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火炮发展
2024-11-19 广告
中国火炮的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以抛石块杀伤敌人的兵器,就已由中国人制造出来。这就是"火炮″的始祖一"抛石机″。
由于抛石机发射的是园形的或其他形状的石头,因此古代的炮字是石字旁,写成"炮″。这种抛石机好象一架大天平,它的一端斗里装着一枚重量几斤至几十斤的石弹,其形状各异;另一端则栓有许多根绳子,绳子由多名士兵拉着。在炮发射时,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士兵们便一齐用力拉绳,放石弹的一端被讯速抛起,石弹便被跑出去。在《范蠡兵法》中有着关于炮的最早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千步。″在汉代著名的"官度之战″中有,曹操曾用"霹雳车″击败袁绍,这种"霹雳车″就是古代的石炮。东晋时杜驰曾把抛石器械装上战舰用之于水战。至唐代,使用抛石机逐渐增多,如史书上有"李光弻作大炮,飞巨石,一发辄毙数十人″的记载。但是到宋代之前石炮使用规模有限,也没有专门操纵炮架的兵士。
宋代是中国的抛石机使用的鼎盛时期,在一次作战中使用百具以上战例已屡见不鲜。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时代,以火药喷射的火炮开始出现,石炮的时代逐步成为历史。
公元9世纪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出现必然导致火药武器的诞生。火药用于军事后,人们把火药做成火药弹(当时称火球或火炮),代替石块,由抛石机发射出去,这便是原始的"活炮″雏形。这种原始的火药武器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因此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北宋曾公亮等人于1044年编著的军事名著《武经总要》里就已经记载了多种火药武器和相当复杂的火炮火药的配制方法。
中国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火药燃烧形成的压力发射弹丸的管形火铳。据记载,宋代早期的火铳以竹为筒,内装火药弹丸。这种用竹筒做成的火器,在连续发射时容易烧毁,不能长期使用,因而在宋朝后期或元代早期,古代中国人民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这种火器口径较大。发射前从管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管子的后端装入引线,发射时,用火点燃引线引着火药,火药在管内燃烧产生气压,将弹丸从管口喷射出去。
目前,在我国一些博物馆收藏着几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铜火铳,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火铳,长35.5毫米,口径106毫米,重6.94千克,铸造于公元1332年[元至顺三年]。它的铳身刻有"绥边讨寇军,至顺三年二月去日,第三百号,马山″等字样。绥边讨寇军是使用者,马山则为铸造铜火铳的人。铳的头部象大碗,用来放置石弹,铳身放火药,并有火眼用以点火。铳尾为筒形空口,两边各有一孔,以便用销钉固定,表明它是装在木架上发射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另一尊铸造于1351年(元代至正十一年)的铜火铳。
明朝前期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郎机铳和红夷炮。佛朗机铳即短管加农炮约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从葡萄牙传入中国,它有一母铳和若干子铳,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铸有准星、照门可瞄准射击。铳身后有“巨腹”腹上开有长孔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一小火铳一般备有59个可预先装好弹药战时轮流发射提高了火炮射速。由于子铳装药量小母铳口径不大威力有限。 红夷炮亦称西洋炮是一种大型火炮也称为红衣大炮在万历后期由荷兰传入中国。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吨以上。
清朝前期清政府为适应统一全国及平定三藩叛乱等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仿制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 3种类型①红衣炮即红夷炮型②子母炮型类似佛朗机铳。如“子母炮”、“奇炮”等③大口径短管炮如“冲天炮”、“威远将军”炮等。但是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两百年前明朝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
清代,大将军炮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机。公元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后,这种抛石机便用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宋代在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火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这种身管射击火器的出现,对近代火炮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了最古老的火炮——火铳。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元代至顺三年(1332)制造的青铜铸炮,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炮口直径105毫米,炮身上有“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绥追讨寇军第叁佰号马山”等铭文。炮的尾部有两个方孔,可装耳轴。中国明朝政府设有“兵仗”、“军器”二局,分造火器,仅在正德到嘉靖年间(1506~1566)制造的火炮就有数十种。“虎蹲炮”用铁爪限制后坐,射击时后坐不过五寸,能装小铅弹百个以上。“攻戎炮”装在车上发射,便于骡马挽曳,用铁锚限制后坐。“无敌大将军炮”重千斤,装在车上,能装铁子500个,击宽二十余丈,“毒火飞炮”、“飞摧炸炮”能发射爆炸弹。这种炮弹为铁铸空心体,内装火药及其他药剂,并装有将药线安放在竹管内的引信。发射时将弹丸装入炮管,先点燃引信,后点燃炮管内发射药,弹九到达目标后爆炸。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出发射石弹的火炮。16世纪前期,意大利人N.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6肚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一种大口径短管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17世纪,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瑞典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1611~1632),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办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1697年,欧洲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17肚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使用了榴弹炮。
18世纪中叶,普鲁士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J.B。v.格里博沃尔曾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英法等国经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为恰当: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19世纪初,英国采用了榴霰弹,并用空炸引信保证榴霰弹适时爆炸,提高了火炮威力。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大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弹、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纪初欧洲各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线膛炮的采用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线膛炮身还被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则为迫击炮等继续使用。
反后坐装置的创制19世纪末叶前,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刚怜炮架。刚性炮架在火炮发射时受力大,火炮笨重,机动性差,发射时破坏瞄准,发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19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后坐装置,炮身通过它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弹性炮架。1897年,法国制造了装有反后坐装置(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讥)的75毫米野炮,后为各国所仿效。弹性炮架火炮发时时,因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小,火炮重量得以减轻,发射时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得到提高。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火炮结构趋于完善,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纪末期,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提高了火炮性能。采用猛炸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0000米,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射击,广泛使用了迫击炮和小口径平射炮。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广泛使用高射炮。飞机上开始装设航空炮。随着坦克的使用,出现坦克炮。机械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对提高炮兵的机动性有重要的影响。骡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当时交战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径火炮外,还重视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发展。一般采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法国1917年式220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达22公里。德国1912年制成的420毫米榴弹炮,炮弹重1200公斤,最大射程9300米。各国还采用过在铁道上运动和发射的铁道炮。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进一步改善。通过改进弹药、增大射角、加长身管等途径增大了射程。轻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弹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农炮增大到20~25公里。改善炮闩和装填机构的性能,提高了发射速度。采用开架式大架,普遍实行机械牵引,减轻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由于火炮威力增大,采用自紧炮身和活动身管炮身,以解决炮身强度不够和寿命短的问题。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时间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径和直射距离不断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提高了飞行高度,出现了大口径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达在内的火控系统。由于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成了军队的主要威胁,出现了无后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正当西方国家火炮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时,西方国家火炮制造上的先进技术也开始传播到中国。在中国明代时期,火炮发展的规模和作战效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明以前的火炮多为前装炮,这种炮身管短,口径和弹药没有严格的标准,射程较近;发射和装填速度都较慢,命中率低,威力小。明代开始换成了后装炮,并且出现了巨型火炮,部分火炮安装了炮架,能装在特制的炮车上转战疆场,有些炮甚至已装备了较为完善的瞄准装置。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部分炮弹由实心弹刃发展为爆炸弹,炮弹弹种也呈现多样化,发烟弹、毒气弹、燃烧弹和爆炸弹等在作战中相继使用。经过改进后,加长了火炮炮管,增大了射程,加快了射速,火炮的威力和机动性能都明显提高。明朝时期,明军在加紧制造大炮的同时,也从西方开始购进火炮。明天启三年(1623年)购买了26门火炮。因明廷官员称荷兰人为红夷,又在联系购买时误认为是荷兰人制造的,故而将西洋炮称为红夷炮。其实这26门火炮是英国在16世纪后期经过火炮改造和统一炮制后的一种早期加农火炮。该炮口径为80~130毫米左右,有准星、照门,便于瞄准,中部增设了炮耳,架炮时可以保持炮身的平稳,高速射击角度,控制火炮的射程,是当初威力最大的火炮。另外一种名为佛朗机炮的洋炮也是明军在与侵犯广东的葡萄牙人作战时缴获的。葡萄牙的佛朗机同当时明军装备的火炮相比,在结构和性能上更有优越性。佛朗机都安装有照门和准星等瞄准装具,因而提高了命中率。佛朗机的后部一般安有炮耳,以便将炮安置在架座上,转动炮耳,可以调整火炮的俯射角,控制射程,并借以提高命中率。而在此之前,中国古代早期的火炮通常不带瞄准装置。到从欧洲引进佛朗机后,才开始安装瞄准具,从而使火炮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明朝时期,仅大型火炮就有天字炮、攻戒炮,叶公神铳、千子雷炮、百子连珠炮、红夷炮、虎蹲炮、神飞炮、佛朗机炮等,数量多达几十种。
到了清朝,火炮装备经历了由古炮到洋炮的变化。特别是洋务运动,使中国得以引进和生产了相当数量的洋炮,完成了向洋炮的转变。中国火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线膛炮到专用火炮的发展
19世纪开始,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炮迅速发展起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线膛炮的采用以及迫击炮、自行火炮等专用火炮的产生。
从火炮出现到19世纪中叶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装炮,发射实心球弹,部分火炮发射球形爆炸群、霰弹和溜霰弹。最初的线膛炮是直膛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前装弹丸方便。这种火炮发射速度慢,射击精度低,射程近。为了增大火炮射程,19世纪初欧洲名国进行了线膛炮的试验。1846年,意大利G·卡瓦利少校制成了螺旋线膛炮,发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螺旋膛线使弹丸旋转,飞行稳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在线膛炮出现的同时,炮闩得到了改善,火炮实现了后装,发射速度明显提高。
在火炮的发展史,线膛炮的采用是火炮结构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线膛炮身还被广泛而有效地使用。滑膛炮身则为迫击炮等继续使用。
19世纪末叶前,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刚性炮架。刚性炮架在火炮发射时受力大,火炮笨重,机动性差,发射时破坏瞄准,发射速度慢,威力提高受到限制。19世纪末期出现了反后坐装置,炮身通过它与炮架相连接,这种火炮的炮架称为弹性炮架。1897年,法国制造了装有反后坐装置(水压气体式驻退复进机)的75毫米野炮,后为各国所仿效。弹性炮架火炮发射时,因反后坐装置的缓冲,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大为减小,火炮重量得以减轻,发射时火炮不致移位,发射速度得到提高。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火炮结构趋于完善,是火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世纪末期,相继采用缠丝炮身、筒紧炮身、强度较高的炮钢和无烟火药,提高了火炮性能。采用猛炸药和复合引信,增大弹丸重量,提高了榴弹的破片杀伤力。20世纪初,一般75毫米野炮射程为6500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为6000米,150毫米榴弹炮射程为7000米,150毫米加农炮射程为10000米,火炮还广泛采用了周视瞄准镜、测角器和引信装定机。
20世纪初,随着一代又一代专家的研制,火炮的品种逐步增加,出现了专用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隐蔽目标和机枪阵地射击,广泛使用了迫击炮和小口径平射炮。为了对付空中目标,广泛使用了高射炮。飞机上开始装设航空炮。随着坦克的使用,出现坦克炮。机械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对提高炮兵的机动性有重要的影响。骡马挽曳火炮仍被大量使用。当时交战国除大量使用中小口径火炮外,还重视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发展。一般采用的有203~280毫米榴弹炮和220~240毫米加农炮。法国1917年式220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达22公里。德国1912年制成的420毫米榴弹炮,炮弹重1200公斤,最大射程9300米。各国还采用过铁道上运动和发射的铁道炮。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进一步改善。通过改进弹药、增大射角、加长身管等途径增大了射程。轻榴弹炮射程增大到12公里左右,重榴弹炮增大到15公里左右,150毫米加农炮增大到20~25公里。改善炮闩和装填机构的性能,提高了发射速度。采用开架式大架,普遍实行机械牵引,减轻火炮重量,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由于火炮威力增大,采用自紧炮身和活动身管炮身,以解决炮身强度不够和寿命短的问题。高射炮提高了初速和射高,改善了时间引信。反坦克炮的口径和直射距离不断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飞机提高了飞行高度,出现了大口径高射炮、近炸引信和包括炮瞄雷达在内的火控系统。由于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成了军队的主要威胁,出现了无后坐炮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炮。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火炮在射程、射速、威力和机动性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被誉为“战争之神”的火炮进入了一个更为辉煌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