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怎么辅导啊
展开全部
语文作文辅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写作和修改六个阶段。
第一辅导主题:审题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和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还不要审题,有的甚至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提笔就写,拿笔就画,结果闹出偏题、跑题、扣题不紧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一、 弄清楚命题作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往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审题时先要弄清楚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限制的有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等,弄清楚了这些,也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1、体裁。对小学生而言,一般是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还应该将其分类,看清楚是属于“写人、写景、记事、状物”,还是属于“日记、书信,读(观)后感”之类的。如《我的老师》(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人)就是写人的;《美丽的家乡——兰州》(大赛主题有家乡的变化)是写景的;《难忘的一件事》(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事)是记事的;《看国庆大阅兵有感》(大赛主题有大阅兵感受)是观后感,日记和书信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2、时间 如《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3、地点 如《校园新风》(大赛主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
4、数量。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5、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当然,命题作文限制的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并非每个作文题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二、审题时,分析题目的关键词语,扣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1、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题目即为“题眼”。如《妈妈》、《春游》、《荷花》等,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然后展开联想,确定中心,完成作文
2、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3、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亿王大伯》等,题眼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我们写作文之前,如果能够扣住“题眼”,写作文时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三、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命题作文有了上述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选材范围太狭窄了呢?不是的。命题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围很大,也就是说选材范围非常广,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展开联想,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体裁:写事的记叙文;②题眼“趣”,只要有趣,什么样的事情,题目没有限制。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放开思维,拓展视野去选材。写什么呢?游泳?看电影?做家务?义务劳动?等等。③时间限制了是暑假;④数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个多月,发生的趣事几乎每天都有,可供选材的“趣事”少说也有几十件,由此可见,限制之外的范围很大,选材范围非常广。再如《记我身边的一个人》,分析:叙述的对象是“人”,关系是“我身边的”,这是题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边可以写的人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等,这些都没有限制。因此,我们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第二辅导主题: 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比如写《观国庆大阅兵有感》,你应该写你干完阅兵以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赞美,以及为把祖国建设的更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决心,这就是正确的立意。
2.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比如写《我难忘的一件事》,你就集中写这一件事如何让你难忘,它对你成长的意义,或对你的教育意义等等。突出一个主题就行了。
3.新颖
立意要新,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在平时,我们听别人讲些新鲜事,感到挺吸引人,或感到挺有意思。立意新跟这是同样的道理。写文章不能总是老调重弹,写人家早就写过的东西,说人家早就说过的话。这跟没有意思的“学舌”有啥不同呢?所以,必须努力求新,积极地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标新立异,受人欢迎。其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写文章追求立意新颖,不是什么难题。比如有同学写《给小偷的一封信》,通过给小偷写信来规劝这种犯罪行为,构思新颖,别出心裁。
4.深刻
立意深刻是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立意要深刻,就是要努力使文章反映思想深层次的东西,揭示深层次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有扎实的社会生活作基础,要以深入的生活思考为前提。所以,深入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其重要。面对作文题目或材料,要有尽可能深刻的文章立意,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眼前的要求与实际生活中的思考和问题对上号,找到好的结合点,并按照形式要求,把体悟到的生活哲理、现实问题揭示出来。这样,文章才有“分量”,才有影响,才耐人寻味。比如有同学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琐事来表述她对中国人,青少年的陋习恶习的愤慨,以及对我们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表达她将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追求直率,光明的方向。(宋聿可《镜.人》)
第三辅导主题:选材组材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写《我难忘的一件事》就选择一件你最难忘的事情来写,与之无关的事情全部不要,因为其他的都是没用的。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如写《美丽的家乡——兰州》就选最能代表兰州形象的黄河,中山铁桥,牛肉面,桃花,等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来集中笔墨来写,但不能例子太多,记流水账是不行的。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你可以这样来写学生学习刻苦:在梦中都在做功课。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在组材上可以按先后顺序,时间顺序,主次顺序等等来写。
第四辅导主题:写作的其他注意事项
1.开头与结尾
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因此,我认为它的开头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文章开头要尽快入题,少绕弯子,切忌拖沓冗长有的学生在写作时,为了凑字数,开头写得特别长。比如,在写命题作文《校园一角》时,有的学生先介绍了学生学校的位置,又写了“我”家与学校的距离,接着写了学校的老师与同学,最后才写出“我”喜欢的校园的某一角落,这样的开头实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头入题不能太慢,但也不能太急。同样写《校园一角》,有的学生的开头写成“校园一角在操场的西边,那儿有……”这样的开头似是开门见山,却缺少必要的铺垫,写到下边就无话可说了。因此,一定要选一个恰到好处的入题点,既能开门见山,直接或间接入题,又不能入题过急,给人一种形式紧迫的感觉。
第二,开头要新颖,引人入胜,切忌千篇一律在小学阶段,记叙文主要是从反映对象来说的,即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过去,许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往往套用一定的格式来开头。比如:写人时,他们会写“我认识的人有很多,但最值得我难忘(敬佩、喜爱等)的人只有×××……”;写事时,他们会写“在我的童年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只有这件事使我难忘(后悔、痛苦等)……”;描景、状物也套用这样的开头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因此,文章的开头切忌搬死套子,要根据作文不同的题目、风格、内容来确定开头的形式。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总结出几种开头的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第一种,叙述式开头。这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开头方法,平平淡淡,却自然入题,使读者也自然地去阅读以下的内容究竟写的是什么。这种开头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自然开头的,主要是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如此来开头的;有从事情的结尾或事情发展的经过开头的,这叫倒叙。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首先写了1927年4月28日是被难日,自己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这样读者急切地想知道具体的情况,造成悬念,然后再回忆那时的情景,顺理成章,毫无牵强之处。
第二种,描写式开头。这种开头的运用,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要写的人、事、景、物得到烘托。写人时,我们可以一入手就描写要写的人的形象,或是这个人的背影或是其它有特点的地方;写事时,可以先描述事情发展过程的一个场景或几个人物;写景状物时,可以在开头描写出要写景物的主要特点或样子。这种开头方法类似于看图写作的开头,使人读来犹如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画卷,引起读者欲览全篇的兴趣。
第三种,引用式开头。这种方法就是引用别人的语言或观点来开头。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神话、寓言、诗词、歌谣、谚语等来开头的。如小语第二册《桂林山水》的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七册《观潮》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俗语或说法,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之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语言丰富,无论你要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会有相应的美妙的语言来供你引用。如写家庭纠纷,我们可以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开头;写邻里关系,我们可以引用“远亲不如近邻”来开头……这样的材料太多了,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读书、多看报,不愁你找不到合适的引用式开头。
第四种,借物式开头。这种开头与以上几种的区分不是很明显,也可以归入以上的类型,但由于这种开头写起来形式多样,容易找出恰当的入题口,所以把它单列开来介绍。它主要有借物和借声两种类作文教学型。所谓借物,就是借用一种物品,这种物品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线索或终结。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习作例文《小木船》就属于这样的开头;还可以借用照片或画像来开头,如在写人的作文中,我们可以一开始描写照片上的人的样子或画像上的内容,然后指出要写的是谁或照片、画像等的来历,自然引入回忆式的叙述,娓娓道来,顺利入题记叙。所谓借声,就是借用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不局限于人的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树摇的“沙沙”声,鸟叫的“啾啾”声等;可以是猫狗的叫声;可以是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也可以是美妙的音乐或歌声等。具体来说,在写人或事时,可以以你所写人的那种熟悉的声音开头,可以是他爽朗的笑声,可以是她温柔甜美的歌声……这就需要在写具体的人事时具体来运用,并不是非要用这样的声音不可。总而言之,文章的开头还有很多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如何把握好开头的大原则,在实践中去创造,相信每位学生都会在写作中顺利“起笔”,不会再为“开头”而皱眉了。
一、开门见山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2)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3)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4)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3.卷面与书写
(1).格式正确:特别注意特殊文体的格式要求,如书信日记等
(2).注意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正确运用。
(3).卷面整洁,尽量少涂改,修改要力求整齐,字迹清楚,书写流利。
作文的完成一般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写作和修改六个阶段。
第一辅导主题:审题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目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和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还不要审题,有的甚至连作文的题目和要求都不细看,提笔就写,拿笔就画,结果闹出偏题、跑题、扣题不紧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一、 弄清楚命题作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往往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审题时先要弄清楚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限制的有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等,弄清楚了这些,也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1、体裁。对小学生而言,一般是以练习写记叙文为主。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还应该将其分类,看清楚是属于“写人、写景、记事、状物”,还是属于“日记、书信,读(观)后感”之类的。如《我的老师》(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人)就是写人的;《美丽的家乡——兰州》(大赛主题有家乡的变化)是写景的;《难忘的一件事》(大赛主题有我身边的事)是记事的;《看国庆大阅兵有感》(大赛主题有大阅兵感受)是观后感,日记和书信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
2、时间 如《家乡的傍晚》时间范围指定得很具体,是“傍晚”;《国庆节见闻》时间就是国庆节。3、地点 如《校园新风》(大赛主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写的人和事应该是校园内发生的而不是校园外发生的。
4、数量。如《难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写的事情可以是两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难忘的一个人》记叙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三个。
5、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如《我的同学》和《我和我的同学》,这两个题目都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同学关系,但是前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是“同学”,而后一个题目叙述的对象却是“我”和“同学”。《我爱语文课本》叙述的对象是“我”和“语文课本”,关系是人和物。
当然,命题作文限制的体裁、时间、地点、数量、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并非每个作文题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二、审题时,分析题目的关键词语,扣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1、作文题目是一个词语,题目即为“题眼”。如《妈妈》、《春游》、《荷花》等,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抓住“题眼”,弄清楚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然后展开联想,确定中心,完成作文
2、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题眼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3、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题眼”。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亿王大伯》等,题眼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我们写作文之前,如果能够扣住“题眼”,写作文时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三、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命题作文有了上述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选材范围太狭窄了呢?不是的。命题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围很大,也就是说选材范围非常广,这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展开联想,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例如:《暑假趣事一件》,分析:①体裁:写事的记叙文;②题眼“趣”,只要有趣,什么样的事情,题目没有限制。那么,我们就可以打开思路,放开思维,拓展视野去选材。写什么呢?游泳?看电影?做家务?义务劳动?等等。③时间限制了是暑假;④数量限制了是一件,但是暑假生活有一个多月,发生的趣事几乎每天都有,可供选材的“趣事”少说也有几十件,由此可见,限制之外的范围很大,选材范围非常广。再如《记我身边的一个人》,分析:叙述的对象是“人”,关系是“我身边的”,这是题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边可以写的人很多: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等,这些都没有限制。因此,我们在写命题作文时,不要受限制,既要注意作文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又要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那片天空,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第二辅导主题: 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比如写《观国庆大阅兵有感》,你应该写你干完阅兵以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赞美,以及为把祖国建设的更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决心,这就是正确的立意。
2.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比如写《我难忘的一件事》,你就集中写这一件事如何让你难忘,它对你成长的意义,或对你的教育意义等等。突出一个主题就行了。
3.新颖
立意要新,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在平时,我们听别人讲些新鲜事,感到挺吸引人,或感到挺有意思。立意新跟这是同样的道理。写文章不能总是老调重弹,写人家早就写过的东西,说人家早就说过的话。这跟没有意思的“学舌”有啥不同呢?所以,必须努力求新,积极地去写“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标新立异,受人欢迎。其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写文章追求立意新颖,不是什么难题。比如有同学写《给小偷的一封信》,通过给小偷写信来规劝这种犯罪行为,构思新颖,别出心裁。
4.深刻
立意深刻是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说的立意要深刻,就是要努力使文章反映思想深层次的东西,揭示深层次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有扎实的社会生活作基础,要以深入的生活思考为前提。所以,深入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极其重要。面对作文题目或材料,要有尽可能深刻的文章立意,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眼前的要求与实际生活中的思考和问题对上号,找到好的结合点,并按照形式要求,把体悟到的生活哲理、现实问题揭示出来。这样,文章才有“分量”,才有影响,才耐人寻味。比如有同学通过照镜子这一日常琐事来表述她对中国人,青少年的陋习恶习的愤慨,以及对我们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表达她将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追求直率,光明的方向。(宋聿可《镜.人》)
第三辅导主题:选材组材
一、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写《我难忘的一件事》就选择一件你最难忘的事情来写,与之无关的事情全部不要,因为其他的都是没用的。
二、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要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如写《美丽的家乡——兰州》就选最能代表兰州形象的黄河,中山铁桥,牛肉面,桃花,等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来集中笔墨来写,但不能例子太多,记流水账是不行的。
三、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你可以这样来写学生学习刻苦:在梦中都在做功课。
四、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比如要写一个人不辨是非,只讲哥们义气,选用朋友说他“够哥们”、“真讲”做材料,就比较空洞;而选用一件能反映他这个特点的具体的事(如帮人打仗被拘留),就比较具体。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在组材上可以按先后顺序,时间顺序,主次顺序等等来写。
第四辅导主题:写作的其他注意事项
1.开头与结尾
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因此,我认为它的开头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文章开头要尽快入题,少绕弯子,切忌拖沓冗长有的学生在写作时,为了凑字数,开头写得特别长。比如,在写命题作文《校园一角》时,有的学生先介绍了学生学校的位置,又写了“我”家与学校的距离,接着写了学校的老师与同学,最后才写出“我”喜欢的校园的某一角落,这样的开头实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头入题不能太慢,但也不能太急。同样写《校园一角》,有的学生的开头写成“校园一角在操场的西边,那儿有……”这样的开头似是开门见山,却缺少必要的铺垫,写到下边就无话可说了。因此,一定要选一个恰到好处的入题点,既能开门见山,直接或间接入题,又不能入题过急,给人一种形式紧迫的感觉。
第二,开头要新颖,引人入胜,切忌千篇一律在小学阶段,记叙文主要是从反映对象来说的,即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过去,许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往往套用一定的格式来开头。比如:写人时,他们会写“我认识的人有很多,但最值得我难忘(敬佩、喜爱等)的人只有×××……”;写事时,他们会写“在我的童年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只有这件事使我难忘(后悔、痛苦等)……”;描景、状物也套用这样的开头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因此,文章的开头切忌搬死套子,要根据作文不同的题目、风格、内容来确定开头的形式。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总结出几种开头的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第一种,叙述式开头。这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开头方法,平平淡淡,却自然入题,使读者也自然地去阅读以下的内容究竟写的是什么。这种开头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自然开头的,主要是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如此来开头的;有从事情的结尾或事情发展的经过开头的,这叫倒叙。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首先写了1927年4月28日是被难日,自己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这样读者急切地想知道具体的情况,造成悬念,然后再回忆那时的情景,顺理成章,毫无牵强之处。
第二种,描写式开头。这种开头的运用,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要写的人、事、景、物得到烘托。写人时,我们可以一入手就描写要写的人的形象,或是这个人的背影或是其它有特点的地方;写事时,可以先描述事情发展过程的一个场景或几个人物;写景状物时,可以在开头描写出要写景物的主要特点或样子。这种开头方法类似于看图写作的开头,使人读来犹如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画卷,引起读者欲览全篇的兴趣。
第三种,引用式开头。这种方法就是引用别人的语言或观点来开头。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神话、寓言、诗词、歌谣、谚语等来开头的。如小语第二册《桂林山水》的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七册《观潮》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俗语或说法,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之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语言丰富,无论你要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会有相应的美妙的语言来供你引用。如写家庭纠纷,我们可以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开头;写邻里关系,我们可以引用“远亲不如近邻”来开头……这样的材料太多了,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读书、多看报,不愁你找不到合适的引用式开头。
第四种,借物式开头。这种开头与以上几种的区分不是很明显,也可以归入以上的类型,但由于这种开头写起来形式多样,容易找出恰当的入题口,所以把它单列开来介绍。它主要有借物和借声两种类作文教学型。所谓借物,就是借用一种物品,这种物品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线索或终结。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习作例文《小木船》就属于这样的开头;还可以借用照片或画像来开头,如在写人的作文中,我们可以一开始描写照片上的人的样子或画像上的内容,然后指出要写的是谁或照片、画像等的来历,自然引入回忆式的叙述,娓娓道来,顺利入题记叙。所谓借声,就是借用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不局限于人的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树摇的“沙沙”声,鸟叫的“啾啾”声等;可以是猫狗的叫声;可以是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也可以是美妙的音乐或歌声等。具体来说,在写人或事时,可以以你所写人的那种熟悉的声音开头,可以是他爽朗的笑声,可以是她温柔甜美的歌声……这就需要在写具体的人事时具体来运用,并不是非要用这样的声音不可。总而言之,文章的开头还有很多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如何把握好开头的大原则,在实践中去创造,相信每位学生都会在写作中顺利“起笔”,不会再为“开头”而皱眉了。
一、开门见山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2)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3)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4)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3.卷面与书写
(1).格式正确:特别注意特殊文体的格式要求,如书信日记等
(2).注意错别字,标点符号要正确运用。
(3).卷面整洁,尽量少涂改,修改要力求整齐,字迹清楚,书写流利。
展开全部
首先,要激好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1、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扭转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错误倾向.让学生明白作文不是靠近堆沏华丽的词汇藻,也不是搜集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故事.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折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2、用成就动机和趋雀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或地侠或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越强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就震越
强,就越能乐学.对于绝大多数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或刚刚孕育阶段的青少年而主常表现为趋誉动机,即学生为赢得外界赞赏,获得一定荣誉和身份,指向外来
报偿的一种学习动力.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比如,开展优秀作品展,建立写作之窗等活动,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进步的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 的喜悦 .
但趋誉动机支配下的学习行为,大凡只停留于热情、冲动的水准上,其波动性和他约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利用,正确引导.
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发展过程.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阶段正外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
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造句的能力.
这
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写出的句子有多么好、多么优美,只要求通顺就可以了.具体方法不是传授词法和句法,而是训练学生语感,让学生写完一句话后,先读一读,
自己听一听或同学之间互相听,看句子通不通,不通就把它改掉.具体写的内容,可以是按教师所给的词造句,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某一具体事特的某一点写一
句或几句话.
2、中年级着重训练连名成段的能力.
这是在低年级连词造名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几个连续
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每一问题答一句话,连贯成一段话.这样与直接让学生写一段话比较,学生不会觉得太突然.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后,学生觉得写一段话不是很
难,练起来也就顺手多了.但是脱离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写一段话,叙述顺序就可能不太恰当.我是这样纠下的,首先写完一段话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句
与句之间是否连得起来,连不起来的,调整名子顺序,再读,再调整,直到自己认为通顺了为止,然后同学之间互读互改,通过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高年级着笪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这是在低、中年级训练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有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的材料有详有略.“有中心”的训练是
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第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分析课文作作者的立意,从中受到启发;第二,通过讲评学生典型作文,因势利异,这一时期作文“有中
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写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并不要求“中心明确”、“中心突出”,不然会使学生对作文望雨生畏,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年段的教学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这样才能明确目标,年段为全局服务,使学生作文能力扎扎实实地逐步提高.
最后,多给以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但由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性,选材内容往往局限于某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我我们为学生参加学习实践、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材料,开阔视野,有更多的、更新鲜的东西去写.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外科乎是在让学生愿写、有东西可写、懂得怎么写这几方面下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
1、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扭转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错误倾向.让学生明白作文不是靠近堆沏华丽的词汇藻,也不是搜集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故事.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折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
2、用成就动机和趋雀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的发展或地侠或赞扬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越强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持性就震越
强,就越能乐学.对于绝大多数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或刚刚孕育阶段的青少年而主常表现为趋誉动机,即学生为赢得外界赞赏,获得一定荣誉和身份,指向外来
报偿的一种学习动力.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比如,开展优秀作品展,建立写作之窗等活动,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进步的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 的喜悦 .
但趋誉动机支配下的学习行为,大凡只停留于热情、冲动的水准上,其波动性和他约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妥善利用,正确引导.
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学生认识事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个发展过程.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
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阶段正外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
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造句的能力.
这
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写出的句子有多么好、多么优美,只要求通顺就可以了.具体方法不是传授词法和句法,而是训练学生语感,让学生写完一句话后,先读一读,
自己听一听或同学之间互相听,看句子通不通,不通就把它改掉.具体写的内容,可以是按教师所给的词造句,也可以是教师让学生根据某一具体事特的某一点写一
句或几句话.
2、中年级着重训练连名成段的能力.
这是在低年级连词造名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几个连续
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每一问题答一句话,连贯成一段话.这样与直接让学生写一段话比较,学生不会觉得太突然.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后,学生觉得写一段话不是很
难,练起来也就顺手多了.但是脱离老师给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写一段话,叙述顺序就可能不太恰当.我是这样纠下的,首先写完一段话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句
与句之间是否连得起来,连不起来的,调整名子顺序,再读,再调整,直到自己认为通顺了为止,然后同学之间互读互改,通过这种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高年级着笪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这是在低、中年级训练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有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的材料有详有略.“有中心”的训练是
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第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分析课文作作者的立意,从中受到启发;第二,通过讲评学生典型作文,因势利异,这一时期作文“有中
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写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并不要求“中心明确”、“中心突出”,不然会使学生对作文望雨生畏,挫伤他们作文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年段的教学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这样才能明确目标,年段为全局服务,使学生作文能力扎扎实实地逐步提高.
最后,多给以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但由于生活空间的局限性,选材内容往往局限于某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我我们为学生参加学习实践、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材料,开阔视野,有更多的、更新鲜的东西去写.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外科乎是在让学生愿写、有东西可写、懂得怎么写这几方面下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辅导
审题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
“下
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
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对命题作文的审题,
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
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
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
超出给定的范围。
对材料作文的审题,
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与材料的
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命题作文的审题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A.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
围:
记人的,
要记什么人;
叙事的,
要叙什么事;
写景的,
要写什么景;
状物的,
要状什么物,等等
B.
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
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
因此,
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
事。
C.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D.
确定人称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
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
明确是
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E.确定处所范围
有的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依照文题要求,把握住事情发生的地点,不能把应在操场上发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F.
确定“题眼”
“题眼”
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
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
是作文要反映的
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
学习、
做事都要抓住关键,
这个道理用在作文上,
就是要抓住
“题眼”
这个关键
G.
确定比喻意义
比喻,
就是打比方,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问
题。我们平时见到的作文题中,有很多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因此,弄清文题的
喻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文题“难忘的一幕”,其中的“一幕”本该是指
舞台上的演出。但它具有比喻意义,可以用来说明生活中的一瞥、一个镜头、一
个场面等。因此,在作文前,必须先确定好它的比喻意义,以增加文章的内涵
审题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
“下
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
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
对命题作文的审题,
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
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
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
超出给定的范围。
对材料作文的审题,
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与材料的
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命题作文的审题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A.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
围:
记人的,
要记什么人;
叙事的,
要叙什么事;
写景的,
要写什么景;
状物的,
要状什么物,等等
B.
确定时间范围
有的题目,
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
因此,
作文必须是反映规定时间范围内的
事。
C.确定数量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选材的数量做出规定。审题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范围选题。选材多了,不但没功,反而有错
D.
确定人称范围
有的作文题目对写作的人称做了规定,
审题时要依照要求确定人称范围,
明确是
写自己的还是写别人的,该用第一人称的,就绝对不能用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E.确定处所范围
有的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依照文题要求,把握住事情发生的地点,不能把应在操场上发生的事搞到野外去。
F.
确定“题眼”
“题眼”
就是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
它是作文标题意思的核心,
是作文要反映的
具体内容的重点所在。
学习、
做事都要抓住关键,
这个道理用在作文上,
就是要抓住
“题眼”
这个关键
G.
确定比喻意义
比喻,
就是打比方,
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有助于形象地说明问
题。我们平时见到的作文题中,有很多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因此,弄清文题的
喻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文题“难忘的一幕”,其中的“一幕”本该是指
舞台上的演出。但它具有比喻意义,可以用来说明生活中的一瞥、一个镜头、一
个场面等。因此,在作文前,必须先确定好它的比喻意义,以增加文章的内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看书,抓住这篇文章的中心写,不要离题。多用修辞手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以勤补拙,多写一些篇日记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