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清明节其它时间段可以去扫墓吗?如果可以,最好是什么日子?

 我来答
酱酒茜茜
2015-09-23 · 分享洞藏酱酒文化
酱酒茜茜
采纳数:2595 获赞数:1579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当然可以,除了清明还有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清明的前一天即寒食节有些地方也兴祭祖,有些地方除夕夜请祖先回家过年正月十五送祖,重阳节也有登高祭祖的习俗

上坟最好时间段:7时至17时

  从堪舆学角度讲,扫墓要选择好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一般来说,上午7时后到下午5时前最好,天还没亮和日落西山时不宜扫墓。如果扫
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据说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稳定精神的作用。扫墓时要衣着整齐,神情肃穆,不要粗言粗语,大声喧哗,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
话。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细看别家坟墓和踩踏别家坟墓,或对别家坟墓评头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适宜的。孕妇、病人、7岁以下的小孩
最好不要去扫墓。

  扫墓回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劳,这时,应该洗个澡,换一换衣服。按古代习俗,在进家门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阴气。

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
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
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
——拜祭——放炮送别…
月光馨语
推荐于2019-11-12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只要后人想,随时都可以扫墓。

除了清明节其它时间段也可以去扫墓。除了清明节还有农历七月十五、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十月一、除夕夜以及重阳节都有祭祖的习俗。

拓展资料

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一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而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扫墓,如上海、杭州、福建莆田、德化、永春、安溪、广东潮汕、海南、昆明等地方,福建其他地方风俗各异,扫墓时间并不统一。

扫坟墓的整个过程。包括给坟墓除草、清扫垃圾、献花、祭祀等过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咱也赶时髦4O
2019-01-27 · TA获得超过15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17
展开全部

可以的,不是一定要在清明节当天才可以扫墓。

很多地方为了大家扫墓方便,都形成了很多当地的风俗。有些地方就有这样的说法,清明扫墓前半个月不早,后半个月不迟;也有些地方只要到了农历3月就可以扫墓了,总之,各地都形成了一些灵活的时间安排的风俗,为了人们扫墓方便。

如果说什么时间最好,应该是清明节前后一周最好。

一来因为这段时间有国家法定假日,不用耽误太多的上班时间。

二来清明前后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此时扫墓正好借机踏青

三来这段时间也是大家集中回家祭祖的时间,在扫墓的同时也可以和亲朋好友相聚叙情,有些地方很看重清明扫墓,甚至有清明扫墓大过年,看得比过年还重要,就是因为这段时间整个家族成员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交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双鱼贝贝55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09-17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1.2万
展开全部

除了清明节其它时间段可以去扫墓。最好是农历七月十五,十月一。

拓展知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蚂蚁爱吐槽
高粉答主

2018-05-24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4万
展开全部

全国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 比较大的祭祖的节日除了清明还有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清明的前一天即寒食节有些地偿也兴祭祖,有些地方除夕夜请祖先回家过年正月十五送祖,重阳节也有登高祭祖的习俗。

拓展资料:

扫墓,即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其习俗由来已久,《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祭扫坟墓,对死者表示悼念。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者亲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