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谁大义灭亲?
展开全部
历史任务大义灭亲著名的是吴起。
吴起简介
早年得鲁国国君赏识,及后齐鲁交战,吴起因在鲁国娶了一位齐国宗室女子为妻,鲁国人对即将担任统帅的吴起表示怀疑,吴起为博得鲁国信任,竟将自己妻子杀死。鲁国虽然保住了,但是吴起以杀妻来求得将位,这种行径为鲁人所恶,因而最终还是被鲁国的国君所辞弃。
杀妻原因
韩非子里的解释
在《韩非子》一书中,有吴起休妻的故事。是说吴起安排妻子织一条符合规格的带子,而妻子没按规格做好,反而漫不经心的回答他,吴起比较严格、固执古板,坚持要那种规格,于是就休了妻子。他妻舅曾向他求情,也被他拒绝。史上最卑劣的求职(选自《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膑比肩齐名的兵家大腕。
吴起是春秋时代的卫国人,曾经拜曾子为师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曾子名曾参,是孔子亲传的徒弟。《孝经》据说就是曾子编写的,他是一位专注于研究孝道伦理的学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马迁又说吴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学术专长是文学艺术。太史公的这两处记载自相矛盾,显然有一个存在错误,太史公的错误证明了是人都会犯错误的朴素真理。看到这里,扶栏客更加不敢保证自己写的就一定是真理,万一哪位高人发现了扶栏客笔下的谬误,还请尽量善意看待。
不管吴起是曾子的徒弟还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论起辈分,吴起是孔子的徒孙,这在当年中国学术的江湖上绝对属于名门正派。如果放到今天,就凭师爷、师傅和师叔们的面子、地位和人脉关系,吴起完全可以混进某名牌高校当个学术带头人,申请个把博士点,或者弄点科研经费都不成问题。不幸的是,吴起生活的年代,学术的江湖如同李小龙时代的武林,讲究的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因此,吴起虽然出身名门正派,但那师爷传下来的金字招牌并没有给年轻时代的吴起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式的荣华富贵。
后来吴起离开了曾子,来到了鲁国,凭借着自己师傅的名气开始为鲁国国君效力。然而,与司马穰苴、孙武不同,吴起虽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似乎并没有得到重用。因为《史记》只是记载吴起"尝学于曾子,事鲁君",而没有记录吴起当时的级别待遇。显然,吴起当时并没有担任值得司马迁记载的官职。
直到有一天,迫不及待要出人头地的吴起为了当大官而义无反顾地杀死了自己的老婆。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将成名万骨枯",对于名将吴起来说,第一个枯的就是自己的老婆。
有一年军事强国齐国突然发动了对自己的邻国、文化强国鲁国的侵略战争,鲁国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对暴力,一切的文化都很无力,因此当时的文化强国鲁国虽然拥有以儒家弟子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但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一个能带兵打仗、以暴抗暴的人才。于是有人就向鲁国国君推荐了吴起,吴起不仅是曾子的徒弟,而且"好用兵",更重要的是吴起"好用兵"的名声当时在鲁国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也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国家危难之际,鲁王打算不拘一格启用吴起担任鲁国的将军。
然而,作为掌握一国军队资源的将军,吴起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必须通过对其人品和背景的严格审查,这是亘古不变的组织程序。就在吴起眼看当上鲁国将军的关键时刻,对他的审查却出现了问题。问题出在吴起老婆身上,因为吴起娶了一个齐国的女人当老婆,为此鲁国国王和大臣们产生了疑虑,启用一个齐国的女婿带兵去对抗齐国军队,这事听起来实在不靠谱。况且吴起本人就不是鲁国人,而是卫国人,他来到鲁国追求的无非是挣钱和当官。如果说吴起因为鲁国是自己祖师孔子的故乡而热爱鲁国胜于热爱自己的老婆,恐怕没人相信。谁能保证一个本身是卫国人的齐国女婿能冒着得罪老婆和老丈人的危险,全心全意为鲁国人服务呢?要说领兵打仗、决胜千里,鲁国君臣都没经验,但要是说起来怕老婆是个男人都明白其中的厉害,于是吴起老婆的国籍问题就成了吴起登上将军宝座无法逾越的障碍。
审查通不过,谁也没办法,这就是程序的力量。
鲁王只好打算另请高明了。
吴起急了,作为一个自幼"好用兵"的知识青年,他的人生追求绝不是像自己的师傅曾子那样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而是像司马穰苴和孙武一样成为一代名将。吴起从小家境殷实,他追求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天下闻名的社会影响力和名垂青史的历史地位。但是不幸的是对于吴起来说,要想当大腕走学者路线显然行不通,文化大师的价值和地位随着辈分的延续而呈递减趋势,比如儒家,最伟大的大师当然是孔子,他被公认为"圣人",其次才是孔子的学生们,他们被称为"贤人",轮到吴起,他实在不敢想象自己如果一辈子死心塌地跟着曾子最后会成为什么人。客观地说,吴起如果走文化学者道路恐怕连载入史册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很有可能也只是"曾经有一个叫吴起的卫国人,跟随贤人曾子学习"。更让吴起接受不了的是,即使"圣人"和"贤人"这样的头衔多半也是百年之后世人给予的评价,当年的"圣人"和"贤人"有相当的比例在生前都相当的寂寞,甚至窝囊。吴起不是颜回,要他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另外,那年头虽然没有百家讲坛,但是文化大师却呈百家争鸣状遍地开花,一个文化大师想在活着的时候就立竿见影地大红大紫非常罕见。然而名将则不同,中国历史上名将层出不穷,历朝历代都有令人景仰的名将,后人很难评价司马穰苴、孙武、孙膑到底哪一个更伟大。更重要的是,不论司马穰苴还是孙武,他们都是一战成名,在活着的时候这些人就星光闪耀、名满天下,这才是吴起想要的人生。卫国的知识青年吴起虽然曾经跟着文化大师学习,但是他早就下定决心要成为杀伐决断的名将,而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眼看象征权力的鲁国将军大印和兵符就在眼前,却因为自己娶了一个齐国的老婆而鸡飞蛋打,吴起实在是很着急、很难过。吴起没想到自己当初找对象一个不小心给自己的仕途找来了麻烦,人生实在是难以预测,吴起娶了齐国的老婆,齐国就来攻打鲁国,而吴起偏偏就在鲁国,偏偏鲁国又没有比吴起更合适的人当将军。一系列的偶然最后产生了一个必然,立志当名将的吴起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以血腥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心和决心。
当一脸坚毅神情的吴起捧着自己老婆血淋淋的脑袋出现在鲁王面前的时候,鲁王心里"咯噔"一声,当场吓得目瞪口呆。鲁王实在没想到女人漂亮的脑袋除了具有观赏性以外还有这种用处,不由得被吴起的脑筋急转弯震撼得哑口无言。吴起杀了老婆往上爬,就凭这个,吴起已经具备了被载入史册的资格。
事实上,在吴起之前,齐国在齐桓公的时代曾经有一个叫易牙的人曾经做下过类似令人发指的暴行。当时易牙为了博取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信任和宠爱,毅然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了一道菜送给齐桓公品尝。易牙杀子的起因是齐桓公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寡人贵为大王,除了人肉天下的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听到齐桓公的感慨,易牙就非常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领会了齐桓公的意图,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身为人臣就不能让自己老板的人生留有遗憾。于是易牙当晚回家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送进了厨房。俗话说"吃了人的嘴软",何况齐桓公吃了易牙的亲生儿子,因此齐桓公不得不对易牙另眼相看,从此,易牙走进了齐国的权力中心,后来成为拥立继任齐王的重臣。同理,吴起因为亲手杀了老婆表决心,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对吴起的背景和人品吹毛求疵,所以吴起很快就通过了审查,当上了梦寐以求的鲁国将军。
从易牙杀子和吴起杀妻这两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灭绝人性的案例来看,权力的毒性实在是非常可怕。
吴起简介
早年得鲁国国君赏识,及后齐鲁交战,吴起因在鲁国娶了一位齐国宗室女子为妻,鲁国人对即将担任统帅的吴起表示怀疑,吴起为博得鲁国信任,竟将自己妻子杀死。鲁国虽然保住了,但是吴起以杀妻来求得将位,这种行径为鲁人所恶,因而最终还是被鲁国的国君所辞弃。
杀妻原因
韩非子里的解释
在《韩非子》一书中,有吴起休妻的故事。是说吴起安排妻子织一条符合规格的带子,而妻子没按规格做好,反而漫不经心的回答他,吴起比较严格、固执古板,坚持要那种规格,于是就休了妻子。他妻舅曾向他求情,也被他拒绝。史上最卑劣的求职(选自《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膑比肩齐名的兵家大腕。
吴起是春秋时代的卫国人,曾经拜曾子为师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曾子名曾参,是孔子亲传的徒弟。《孝经》据说就是曾子编写的,他是一位专注于研究孝道伦理的学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马迁又说吴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学术专长是文学艺术。太史公的这两处记载自相矛盾,显然有一个存在错误,太史公的错误证明了是人都会犯错误的朴素真理。看到这里,扶栏客更加不敢保证自己写的就一定是真理,万一哪位高人发现了扶栏客笔下的谬误,还请尽量善意看待。
不管吴起是曾子的徒弟还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论起辈分,吴起是孔子的徒孙,这在当年中国学术的江湖上绝对属于名门正派。如果放到今天,就凭师爷、师傅和师叔们的面子、地位和人脉关系,吴起完全可以混进某名牌高校当个学术带头人,申请个把博士点,或者弄点科研经费都不成问题。不幸的是,吴起生活的年代,学术的江湖如同李小龙时代的武林,讲究的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因此,吴起虽然出身名门正派,但那师爷传下来的金字招牌并没有给年轻时代的吴起带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式的荣华富贵。
后来吴起离开了曾子,来到了鲁国,凭借着自己师傅的名气开始为鲁国国君效力。然而,与司马穰苴、孙武不同,吴起虽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似乎并没有得到重用。因为《史记》只是记载吴起"尝学于曾子,事鲁君",而没有记录吴起当时的级别待遇。显然,吴起当时并没有担任值得司马迁记载的官职。
直到有一天,迫不及待要出人头地的吴起为了当大官而义无反顾地杀死了自己的老婆。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将成名万骨枯",对于名将吴起来说,第一个枯的就是自己的老婆。
有一年军事强国齐国突然发动了对自己的邻国、文化强国鲁国的侵略战争,鲁国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对暴力,一切的文化都很无力,因此当时的文化强国鲁国虽然拥有以儒家弟子为代表的众多学者,但是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一个能带兵打仗、以暴抗暴的人才。于是有人就向鲁国国君推荐了吴起,吴起不仅是曾子的徒弟,而且"好用兵",更重要的是吴起"好用兵"的名声当时在鲁国不能说家喻户晓,至少也是"小荷已露尖尖角"。国家危难之际,鲁王打算不拘一格启用吴起担任鲁国的将军。
然而,作为掌握一国军队资源的将军,吴起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必须通过对其人品和背景的严格审查,这是亘古不变的组织程序。就在吴起眼看当上鲁国将军的关键时刻,对他的审查却出现了问题。问题出在吴起老婆身上,因为吴起娶了一个齐国的女人当老婆,为此鲁国国王和大臣们产生了疑虑,启用一个齐国的女婿带兵去对抗齐国军队,这事听起来实在不靠谱。况且吴起本人就不是鲁国人,而是卫国人,他来到鲁国追求的无非是挣钱和当官。如果说吴起因为鲁国是自己祖师孔子的故乡而热爱鲁国胜于热爱自己的老婆,恐怕没人相信。谁能保证一个本身是卫国人的齐国女婿能冒着得罪老婆和老丈人的危险,全心全意为鲁国人服务呢?要说领兵打仗、决胜千里,鲁国君臣都没经验,但要是说起来怕老婆是个男人都明白其中的厉害,于是吴起老婆的国籍问题就成了吴起登上将军宝座无法逾越的障碍。
审查通不过,谁也没办法,这就是程序的力量。
鲁王只好打算另请高明了。
吴起急了,作为一个自幼"好用兵"的知识青年,他的人生追求绝不是像自己的师傅曾子那样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而是像司马穰苴和孙武一样成为一代名将。吴起从小家境殷实,他追求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天下闻名的社会影响力和名垂青史的历史地位。但是不幸的是对于吴起来说,要想当大腕走学者路线显然行不通,文化大师的价值和地位随着辈分的延续而呈递减趋势,比如儒家,最伟大的大师当然是孔子,他被公认为"圣人",其次才是孔子的学生们,他们被称为"贤人",轮到吴起,他实在不敢想象自己如果一辈子死心塌地跟着曾子最后会成为什么人。客观地说,吴起如果走文化学者道路恐怕连载入史册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很有可能也只是"曾经有一个叫吴起的卫国人,跟随贤人曾子学习"。更让吴起接受不了的是,即使"圣人"和"贤人"这样的头衔多半也是百年之后世人给予的评价,当年的"圣人"和"贤人"有相当的比例在生前都相当的寂寞,甚至窝囊。吴起不是颜回,要他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另外,那年头虽然没有百家讲坛,但是文化大师却呈百家争鸣状遍地开花,一个文化大师想在活着的时候就立竿见影地大红大紫非常罕见。然而名将则不同,中国历史上名将层出不穷,历朝历代都有令人景仰的名将,后人很难评价司马穰苴、孙武、孙膑到底哪一个更伟大。更重要的是,不论司马穰苴还是孙武,他们都是一战成名,在活着的时候这些人就星光闪耀、名满天下,这才是吴起想要的人生。卫国的知识青年吴起虽然曾经跟着文化大师学习,但是他早就下定决心要成为杀伐决断的名将,而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眼看象征权力的鲁国将军大印和兵符就在眼前,却因为自己娶了一个齐国的老婆而鸡飞蛋打,吴起实在是很着急、很难过。吴起没想到自己当初找对象一个不小心给自己的仕途找来了麻烦,人生实在是难以预测,吴起娶了齐国的老婆,齐国就来攻打鲁国,而吴起偏偏就在鲁国,偏偏鲁国又没有比吴起更合适的人当将军。一系列的偶然最后产生了一个必然,立志当名将的吴起亲手杀了自己的老婆,以血腥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心和决心。
当一脸坚毅神情的吴起捧着自己老婆血淋淋的脑袋出现在鲁王面前的时候,鲁王心里"咯噔"一声,当场吓得目瞪口呆。鲁王实在没想到女人漂亮的脑袋除了具有观赏性以外还有这种用处,不由得被吴起的脑筋急转弯震撼得哑口无言。吴起杀了老婆往上爬,就凭这个,吴起已经具备了被载入史册的资格。
事实上,在吴起之前,齐国在齐桓公的时代曾经有一个叫易牙的人曾经做下过类似令人发指的暴行。当时易牙为了博取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信任和宠爱,毅然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了一道菜送给齐桓公品尝。易牙杀子的起因是齐桓公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开玩笑说:"寡人贵为大王,除了人肉天下的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听到齐桓公的感慨,易牙就非常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领会了齐桓公的意图,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身为人臣就不能让自己老板的人生留有遗憾。于是易牙当晚回家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送进了厨房。俗话说"吃了人的嘴软",何况齐桓公吃了易牙的亲生儿子,因此齐桓公不得不对易牙另眼相看,从此,易牙走进了齐国的权力中心,后来成为拥立继任齐王的重臣。同理,吴起因为亲手杀了老婆表决心,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对吴起的背景和人品吹毛求疵,所以吴起很快就通过了审查,当上了梦寐以求的鲁国将军。
从易牙杀子和吴起杀妻这两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灭绝人性的案例来看,权力的毒性实在是非常可怕。
展开全部
大义灭亲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的大义灭亲,讲述的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的故事
其他的大义灭亲历史人物:吴起杀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其他的大义灭亲历史人物:吴起杀妻,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海瑞:
明朝人姚叔 海瑞祥《见只编》记载:“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忠介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意思是说,有一天,海瑞看见他5岁的女儿吃一个糕饼,就问糕饼是谁给的,当得知是某仆人给的时海瑞大怒,训斥女儿说:“女子哪能随便接受男仆的糕饼?你不是我的女儿!你如果能饿死,才算我的女儿!”小女从此吓得啼哭不止,不喝也不吃,家里人怎么哄她劝她也没有用,7天之后终于饿死了。男女大防的礼教和父权就这样杀死了一个幼女。据说,清人周亮工在《书影》里也提及此事。
还有包拯
明朝人姚叔 海瑞祥《见只编》记载:“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忠介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僮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意思是说,有一天,海瑞看见他5岁的女儿吃一个糕饼,就问糕饼是谁给的,当得知是某仆人给的时海瑞大怒,训斥女儿说:“女子哪能随便接受男仆的糕饼?你不是我的女儿!你如果能饿死,才算我的女儿!”小女从此吓得啼哭不止,不喝也不吃,家里人怎么哄她劝她也没有用,7天之后终于饿死了。男女大防的礼教和父权就这样杀死了一个幼女。据说,清人周亮工在《书影》里也提及此事。
还有包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名叫石。他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儿子石厚与国王的儿子勾结起来干了很多坏事。后来,他们密谋策划,杀死了老国王。国王的儿子坐上了王位,石厚当的大臣。但天下人不服他们,国家很不太平。为了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宁,石依然用计杀掉了新国君和自己的儿子。他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人们称他是“大义灭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石碏,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的大义灭亲,讲述的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