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辩论赛材料------反方: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所谓生态危机, 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 为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生态危机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是毁灭性的, 包括地球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历史的经验说明, 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 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 我们现在只要翻开一下世界地图就可以看到, 现在世界上那些最荒凉、最贫苦、最穷困的地方, 在古代都曾经是最繁荣、最昌盛的地方; 现在世界上那些生活最穷苦、最艰难的人民,在古代, 他们的祖先在某一段时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由兴而衰、由富而贫哩? 我们再看一看世界文明发展史:从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 古希腊文化;从古印度文化;从中美洲的玛雅文化;到中国的楼兰, 我们研究一下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事实, 就是这些文化的兴衰都和它们所在地区的森林数量、 质量和植被的分布、消长⑿怂ビ忻芮泄叵担 簿褪撬担 庑┪ 拿鞯拇丛煺咴诙源 匀唤绲奶 取⑼ 匀唤绲南嗷ス叵捣矫妫 欢ù嬖谧拍承┟ 芎筒恍 鞯牡胤健R虼耍 衷诘纳 硕 窃凇罢 鹊厍颉薄ⅰ罢壬 薄ⅰ罢 热死唷保 霾皇俏Q运侍 ? 再请看下面的事实吧! 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 不同政见的政府首脑们怎么会坐到一起( 1992年在巴西和2000年在约翰内斯堡) 共同研究世界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呢? 如果不是事态严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 不同政见的政府又怎么会乐意参加、 制定并执行那么多与环境有关的国际公约呢? 世界上的事情已经够联合国头疼的了,如果不是事态严重, 联合国为什么要在1973年成立环境规划署这样一个常设机构, 来促进和协调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呢? 下面我们改用一些数字来叙述,因为数字的表达能使概念量化, 往往比文字的表达更为具体而清晰。 200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说明地球上有20亿的人没有适当的安全饮用水供应。 在第三世界由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 受污水危害的儿童,每天有6000名, 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死亡的人数。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 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 日本只要花100吨水就可换1吨石油。在我们中国的 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 由于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 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 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 民币,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2003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 济损失就达574亿! 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在内。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年仅气象、海洋、 地震等7大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失(折合成1990年价格) ,就呈明显上升趋势: 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约480亿元; 20世纪60年代570亿元; 20世纪70年代590亿元; 20世纪80年代690亿元; 20世纪90年代前5年约1190亿元; 1996年仅因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200亿元; 1998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3007亿元。 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项统计报告分析, 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 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这个数字既不包括其它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也不包括1997年以后我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所造成的损失。 意思就是说:到2002年实际损失的数字会更大。而2002年, 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8%左右,这一年增长8% 的实际数字是10万个亿,10万个亿呀!坦率地说,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 如果我国的环境损失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 那就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的血汗所创造的财富全被生态环境的破坏抵 消了,白干了!如此下去,我们怎样才能富国强民、 怎样才能全面进入小康!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人们,能够认识、理解、需要、 并接受生态化了。因为, 20世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环境灾难, 人类再也无法承受起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以及由此给人类带来的人地之间、人际之间、 和代际之间的种种极度紧张关系。 在我国,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理解生态化的深刻含义, 说不定有些人还在利用生态化的号召力达到赢利的目的。但是,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却在忧心忡忡。2002年, 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 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生态环境问题时,语气沉重:“ 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认为:“ 局部环境的破坏可能引发全局的环境问题, 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杨朝飞司长答记者问时说:“ 我国面临的生态压力仍然很大,在生态方面,一方治理多方破坏, 点上治理面上破坏,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 2000年国务院颁发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树立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大多数有识之士确信: 生态化转换是关系到生存、发展、健康、幸福的根本, 是各行各业以及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它将成为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唯一选择,并在行动上付诸实施。“ 生态化”不仅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 方向性的词汇、还是一股不容回避的洪流、 是人类社会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求认证
求认证

2023-08-16 广告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着重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和创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资产——数据资产。而数据资产则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资产,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明显,挖掘数据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1,首先,生态危机不是自然发生的,所以,第一关就是卡住人类会不会让生态危机发生,甚至达到毁灭人类的效果这个点。(这个材料可以借鉴百度百科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虽然说是主要是人为,那么自然发生的,可以用人类历史来回答对面,生物本来的适应性等等。)
2,其次,生态危机能不能,或者有没有可能回复,只要生态危机不是在短时间影响全世界,杀伤全人类,那么复原,或者再平衡的可能性就不能被否定。(这个首先,让对方提出类似例子有没有,之后加以分析这类生态危机没有扩散或者造成更大影响是因为人类的后续补救措施。)
3,在2的基础被打实之后,就可以追问对方举出例子来说明何种情况可以毁灭人类,之后逐一挤破打乱对方的辩论节奏。
4,要是2的基础无法被树立,那就把论点更多的建立在对类似灾害的控制,以及强调人类的适应性和生物的进化,还有大自然顽强的自我恢复性上。因为这三点都是黑洞,首先,大自然的恢复性因为范围大,人类也没有透彻了解,这个地方可以严防死守,提出一个可能性就可以质疑对方的论点,其次是生物进化,论点太多,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在,可以通过部分物种突变改善平衡的角度来防守,最后,人类的适应性,类似之前的生物进化,但是还可以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等等的可能性,用无限的可能性来扼杀对方针对性的想象力。
2,其次,生态危机能不能,或者有没有可能回复,只要生态危机不是在短时间影响全世界,杀伤全人类,那么复原,或者再平衡的可能性就不能被否定。(这个首先,让对方提出类似例子有没有,之后加以分析这类生态危机没有扩散或者造成更大影响是因为人类的后续补救措施。)
3,在2的基础被打实之后,就可以追问对方举出例子来说明何种情况可以毁灭人类,之后逐一挤破打乱对方的辩论节奏。
4,要是2的基础无法被树立,那就把论点更多的建立在对类似灾害的控制,以及强调人类的适应性和生物的进化,还有大自然顽强的自我恢复性上。因为这三点都是黑洞,首先,大自然的恢复性因为范围大,人类也没有透彻了解,这个地方可以严防死守,提出一个可能性就可以质疑对方的论点,其次是生物进化,论点太多,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在,可以通过部分物种突变改善平衡的角度来防守,最后,人类的适应性,类似之前的生物进化,但是还可以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等等的可能性,用无限的可能性来扼杀对方针对性的想象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按照常理来说,生态危机是很可怕的,极有可能毁灭人类。
但是辩论题材而言,你是站在反方,那么就要尽量避开这些对方的尖锐的回答与其针对性。
你要突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再根据自身的意识形态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告知对方这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源自于物质的变化,来用意识进行能动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基础。难道对方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吗?难道要否定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吗?你们的智慧可以超越咱们党吗?
其实,你已经偷换概念了,甚至可以说是诡辩论。但是辩论本来就是这样,把对方绕的头昏脑涨就对了。
但是辩论题材而言,你是站在反方,那么就要尽量避开这些对方的尖锐的回答与其针对性。
你要突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意识形态,再根据自身的意识形态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告知对方这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源自于物质的变化,来用意识进行能动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基础。难道对方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吗?难道要否定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吗?你们的智慧可以超越咱们党吗?
其实,你已经偷换概念了,甚至可以说是诡辩论。但是辩论本来就是这样,把对方绕的头昏脑涨就对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生态危机,不一定毁灭人类。
人类从诞生,是一步步地在适应着大自然各种恶劣的环境而不断进化的。
生态危机,可能会死很多人,但不会灭绝人类。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但活下来的人,基因得到了抗体,得到了进化。
人类从诞生,是一步步地在适应着大自然各种恶劣的环境而不断进化的。
生态危机,可能会死很多人,但不会灭绝人类。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但活下来的人,基因得到了抗体,得到了进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4-11
展开全部
“人为”生态危机 “河西走廊生态的恶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气候变化,这是自然变化,无法抗拒;另一个就是人为因素。” 用“人类让步”换取“生态进步” 退耕还牧、还林、还荒地,退农还湖、还泽、还水道,退人还荒野、还湿地、还滩涂汊道。今日人类的让步,可以换来生态的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