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献血有哪些常识?
展开全部
献血前须注意哪些问题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 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进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充满荣誉感。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入座采血时,需配合采血护士核问回答姓名、年龄、血型。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进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所产生的过度痛感,同时可主动向护士咨询有关献血方面的知识,以增进对献血知识的了解。此外,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运动。
献血后需注意哪些问题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但是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 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
链接: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男士献血好处多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失血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2.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 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献血进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充满荣誉感。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入座采血时,需配合采血护士核问回答姓名、年龄、血型。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进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所产生的过度痛感,同时可主动向护士咨询有关献血方面的知识,以增进对献血知识的了解。此外,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运动。
献血后需注意哪些问题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同时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但是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 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
链接:定期适量献血有益健康
定期适量献血有好处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身的健康进行了“投资”。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份,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682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1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男子献血还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国际癌症》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调整体内铁含量,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中青年女性因月经周期性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这类女性的含铁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有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功能。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遇到意外事故,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从上述分析来看,献血者由于血液新陈代谢较未献血者旺盛,其寿命会延长。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献血者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对健康有益。
男士献血好处多
有研究认为,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这一研究认为、男子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定期献血则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国际癌症》报道,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肿瘤的几率就提高,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的发病也增多。适量献血,特别是男人献血能改善血液中制造红细胞的铁的含量。捐出血液体内铁元素含量会适当减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年轻妇女与男性相比较少患中风、心脏病和肿瘤,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述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升高。分析原因,认为中青年妇女每月的月经失血加速了红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骨髓造血,使新生的红细胞数量在血液中含量增多,输送更多的氧气及营养成分给身体各部位,因而降低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填表-献血前,献血者须填写一份《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以供血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和核查,所有资料绝对保密;2.健康征询-每位献血者必须接受献血前健康征询,如实反映自己的健康状况;3.体检-量血压、测脉搏、称体重;4.血液检测-化验血型..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献血须知
咨询答题
问: 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实行该制度?
答: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和献血者领取报酬,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是不以金钱为目的,是奉献爱心的体现,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
问: 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答: 不会的,献血后通过适量饮水在2小时内就可完全恢复正常血容量。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8%,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一次献血200毫升,只占不到全身血量的1/20,影响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而且,红细胞的生命周期在平原地区约为120天,高原地区约为80天,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是无损身体健康的。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机体有80%的血液参与循环,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余20%储存于肝、脾和皮下毛细血管等脏器。在机体需要时,这部分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补充到血液循环。所以每次献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是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
问: 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
答: 参加献血的同志,在献血前晚应保证充足睡眠,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不要吃油腻和高蛋白食品,防止产生"脂肪血"。可以适当进食些清谈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献血前应保持手臂,特别是肘部皮肤清洁。献血过程中,精神不要紧张,要同采血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献血后针眼要用无菌纱布用力压迫十分钟,防止出血。在止血过程中不可揉搓针眼,防止皮下渗血。献血后一至二天内不要剧烈运动。
问: 那些人暂时不能献血?
答: 1.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2.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
3.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4.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5.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6.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者。
9.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问:那些人不能参加献血?
答: 为了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卫生部颁布《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下列人员不能参加献血:
1. 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性肝炎抗体阳性者。
3.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 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
8.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 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
13. 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17. 有吸毒史者。
18. 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问: 献血前应做那些准备?
答: 如果您健康检查合格参加献血,献血前请做以下准备:
1. 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 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 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4. 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 充分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问: 献血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 献血要经过那些步骤。
1. 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工作证和献血体检合格证,进行献血登记。
2. 等候献血:由于献血者集中达到,而献血总要逐个进行,耐心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可事先准备书报杂志阅读。
3. 刷洗手臂:手臂不清洁容易造成本人手臂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请务必认真洗刷。
4. 磺酊消毒:消毒后请勿接触消毒部件。
5. 采血前核对:请回答采血人员核对时提出的问题,如"您叫什么名字?","您是什么血型?"等。
6. 采血:请躺在采血椅子上,保持倾斜姿态,穿刺前请握紧拳头;一旦采血针刺入静脉、拳头作握紧、放松动作直到采血完毕。
7. 止血:采血完毕请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请不要捻动止血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咨询答题
问: 什么是无偿献血?为什么要实行该制度?
答: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和献血者领取报酬,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方向,无偿献血是不以金钱为目的,是奉献爱心的体现,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
问: 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
答: 不会的,献血后通过适量饮水在2小时内就可完全恢复正常血容量。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8%,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一次献血200毫升,只占不到全身血量的1/20,影响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而且,红细胞的生命周期在平原地区约为120天,高原地区约为80天,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是无损身体健康的。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机体有80%的血液参与循环,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余20%储存于肝、脾和皮下毛细血管等脏器。在机体需要时,这部分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补充到血液循环。所以每次献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是不会损害身体健康的。
问: 献血前后应注意什么?
答: 参加献血的同志,在献血前晚应保证充足睡眠,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和当天早晨,不要吃油腻和高蛋白食品,防止产生"脂肪血"。可以适当进食些清谈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等。献血前应保持手臂,特别是肘部皮肤清洁。献血过程中,精神不要紧张,要同采血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献血后针眼要用无菌纱布用力压迫十分钟,防止出血。在止血过程中不可揉搓针眼,防止皮下渗血。献血后一至二天内不要剧烈运动。
问: 那些人暂时不能献血?
答: 1.接受麻疹、腮腺炎、黄热病、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病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2.接受动物血清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
3.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4.妇女月经前后三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5.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6.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7.近五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8.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个月者。
9.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问:那些人不能参加献血?
答: 为了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和安全,卫生部颁布《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下列人员不能参加献血:
1. 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 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性肝炎抗体阳性者。
3. 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 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 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症、慢性胰腺炎。
8. 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 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 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 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 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
13. 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 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 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17. 有吸毒史者。
18. 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问: 献血前应做那些准备?
答: 如果您健康检查合格参加献血,献血前请做以下准备:
1. 学习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2. 献血前不要服药。如服用阿斯匹林在三天内会降低血小板的某些功能,所以在献血前三天不要服药。
3. 食物应少脂肪。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
4. 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5. 充分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问: 献血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 献血要经过那些步骤。
1. 献血登记: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工作证和献血体检合格证,进行献血登记。
2. 等候献血:由于献血者集中达到,而献血总要逐个进行,耐心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可事先准备书报杂志阅读。
3. 刷洗手臂:手臂不清洁容易造成本人手臂穿刺部位的感染和血液的污染。请务必认真洗刷。
4. 磺酊消毒:消毒后请勿接触消毒部件。
5. 采血前核对:请回答采血人员核对时提出的问题,如"您叫什么名字?","您是什么血型?"等。
6. 采血:请躺在采血椅子上,保持倾斜姿态,穿刺前请握紧拳头;一旦采血针刺入静脉、拳头作握紧、放松动作直到采血完毕。
7. 止血:采血完毕请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请不要捻动止血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参考资料: http://wsj.luwan.sh.cn/ywxxqxxz.asp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遗传病
传染病
最近休息要好
没有低血糖类似的眩晕等症状就行!
传染病
最近休息要好
没有低血糖类似的眩晕等症状就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什么常识的
没有什么传染病
要是女性的话不能在月经期
孕期
哺乳期
你去的时候会让你填一张简单的表
会先抽一点血现场做化验的
合格才会让你献血的
根据你的体重他们会建议你献200还是400cc
之后还要喝一定量的水或是饮料
他们那都有的
献完要让你在那做休息一会
一般我们献的都是全血
这个时间比较短
要是献血小板的话
要一个半小时呢
一般人坚持不下来的
望采纳
没有什么传染病
要是女性的话不能在月经期
孕期
哺乳期
你去的时候会让你填一张简单的表
会先抽一点血现场做化验的
合格才会让你献血的
根据你的体重他们会建议你献200还是400cc
之后还要喝一定量的水或是饮料
他们那都有的
献完要让你在那做休息一会
一般我们献的都是全血
这个时间比较短
要是献血小板的话
要一个半小时呢
一般人坚持不下来的
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