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东东 求翻译成白话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曰:「不动心有道乎?」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挞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视剌万乘之君若剌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展开
 我来答
悟切间l
2008-05-18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0万
展开全部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

公孙丑说:“请问,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寻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气。’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气,这是可以的;言论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寻求道理,这不可以。心志是意气的主帅,意气是充满体内的。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公孙丑问:)“既说‘心志关注到哪里,意气就停留到哪里’,又说:‘要把握住心志,不要妄动意气’,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心志专一就能调动意气,意气专一也能触动心志。譬如跌倒和奔跑,这是意气专注的结果,反过来也使他的心志受到触动。”
☆幻影青龙f536
2008-05-18 · TA获得超过4.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7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43万
展开全部
公孙丑问道:“如果让您担任齐国的卿相,能够实行您的主张了,那么即使因此而建立了霸业或王业,也不必感到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心不动心呢?” 孟子说:“不,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如果这样,老师就远远超过孟贲了。”孟子说:“做到这点不难,告子在我之前就做到不动心了。”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这样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退缩,双目被刺不转睛;但他觉得,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鞭打了一般;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孟施舍这样培养勇气,他说:‘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估量了势力相当才前进,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培养勇气的方法,)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人的勇气,不知道谁强些,但孟施舍是把握住了要领。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能把握住要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3666769
2008-05-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7万
展开全部
你们太有才了,他们太强悍了,不佩服不行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NBA』★ジ
2008-05-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孟姓起源参考之二
孟姓在台 湾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在大陆,孟姓是第八十四大姓。孟姓最早的起源有三: 一、春秋时期,鲁国庄公的庶兄,鲁恒公之子庆父,在鲁恒公时被分封,称仲孙氏,后来,鲁国内乱,庆父连弑鲁国国君子般和鲁缗公两位国君,当时民间有「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的说法。后来仲孙庆父出逃到莒国,改称孟孙氏,后被押送回鲁国,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而自杀,庆父死后,他的长子公孙敖携带他的尸体回到鲁国,继承爵位,仍然称孟孙氏,数年后,其后代又简化“孟孙”姓为“孟”姓。二、春秋时期,卫国灵公有位庶兄絷,字公孟,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字中的“孟”为姓。三、另有记载说,卫国国君襄公的儿子叫公孟,他的子孙以“公孟”为姓氏,后来,孟姓还可能来源于古代南中的少数民族,如三国时期有南中少数民族领袖孟获。孟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昌平,武威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孟姓世称昌平望,武威望。姓纂:鲁有孟孙氏,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以孟为氏。孟氏参照孔氏做法,也使用全国一致的辈序谱(昭穆):星、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参考资料: 想的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卑冥呼
2008-05-19 · TA获得超过64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4.7万
展开全部
燕雪飞的回答就很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