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飞天梦的有关资料
搜集有关中国的“飞天梦”的资料。 展开
一、1992年9月,中央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批准启动工程第一步任务研制建设。
二、1999年11月,中国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1月21日,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试验,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包括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设施设备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间的协调性。
三、2003年10月,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在轨飞行21小时,于10月16日安全返回,胜利实现了“成功发射、精确测控、正常运行、安全返回”的任务目标。
四、2005年10月,中国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2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六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10月16日,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
此次任务,实现了“成功发射、正常飞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任务目标,突破掌握了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在轨飞行关键技术,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资料2篇(另一篇已经上传):
《神九航天员 为中国梦想而飞》
余建斌 喻思娈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08月06日 15 版)
穿过鲜花和掌声,他们带着梦想出发;
穿过星光和黑暗,他们带着梦想飞翔;
穿过飓风和热焰,他们带着梦想落地;
13亿中国人有着13亿个梦想,三个神九航天员的梦想,托举起中国又一个航天梦。
只有飞过的人,才知道一飞冲天的背后,需要多少次的振翅待飞。
一飞冲天
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神九航天员,拥抱了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的许多个新纪录。
充满风险的太空任务,最长的飞行时间,全新的航天员组合……这一切挑战,让景海鹏无法懈怠。
46岁的他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位两次飞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宝贵的太空经验,使他当仁不让地成为神九航天员三人团队的指令长。但这也需要他自身素质过硬,独当一面,更重要的是要让整个飞行乘组飞得安全、高效和快乐。
“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只有满分,没有99.9分。”景海鹏说的,是航天员们共同的信念。
天地之间的差异,就在于难以模拟,更难以预料。航天员要百分百完成任务,需要克服地面上无法模拟出来的困难。飞天归来的景海鹏说,在地面上把舱内压力服脱下来换成工作服,整个过程也许不到5分钟。而在天上,换衣服实际用了将近50分钟,把衣服从包里拿出来都非易事,“这是发射前没有意料到的。”
神九任务太空飞行13天,每天计划排得满满当当。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三名航天员有时候甚至工作到了凌晨一点半,吃饭时间总是一推再推,地面人员很心疼,提出压缩工作量。作为指令长,景海鹏和同伴刘旺、刘洋达成共识,即便再晚也要取得更多宝贵的实验数据。
14年等待一飞冲天,43岁的刘旺或许没想到飞天梦想会以如此高难度、高精度和完美的方式完成。成为第一个“开飞船”的中国航天员,出征前,一向惜字如金的刘旺被问到“手控交会对接有几成把握”时说,“我必须保证百分之百!我不仅相信自己的实力,还相信我们航天人的实力。”
110米,80米,60米,30米,10米……手柄控制平衡姿态,瞄准目标飞行器十字靶标,刘旺沉着冷静,打出了一个“太空十环”。这个“十环”,比自动对接精度更高,燃料更省,时间更短,仅用时不到7分钟,比自动对接缩短了宝贵的3分多钟。这个过程,也是刘旺克服天地鸿沟,快速刷新对飞船的控制及运动特性的认知,获得精确判断和精准控制的尖峰时刻。6月24日这一天,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向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无数航天人为之不懈的努力,由刘旺完成这临门一脚。
那一刻,很少喜形于色的刘旺轻轻振臂,难抑内心激动。他眼含热泪,紧紧握住左右两侧景海鹏和刘洋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代表中国女性飞天,1978年10月出生的刘洋也从未想到梦想实现得如此之快。
太空驻留的日子,刘洋用尽一切办法,完成甚至超出实验的要求。她的心愿很简单:上一次太空太不容易,不能让科研人员在地面研制的东西、心血白白浪费了。
返回地球,降落伞打开瞬间,飞船返回舱快速旋转、翻滚、摇摆,强大的过载压力,几重叠加的力量,巨大压迫,仿佛要把航天员甩出去。刘洋紧紧抱着开关指令板,抬胳膊、动手指都变得异常艰难。当她顺利将指令发出,报告航天员状态良好时,地面上所有人终于松了口气。
踏上坚实的土地,刘洋擦干激动的泪水,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说:“我们在太空生活很愉快,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长达13天的太空生活给了三个人巨大的挑战。光是身体上,由于肌肉萎缩和脱水,每个人都轻了10多斤。比起神七任务的三天飞行,景海鹏明显感觉到长时间飞行后,回到地面出舱时,腿很重很重。
台下十年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繁重的太空飞行任务,以分钟甚至以秒计,艰苦的地面训练,则以年甚至十年计。
有人问景海鹏,你已经去过太空,梦想实现了,荣誉有了,载人航天是个高风险职业,还有什么必要重返太空?
面对无数次被追问的这个问题,景海鹏的答案也只有一个:“航天员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生命,更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
神七任务一结束,他已经从掌声和鲜花中回到训练场上。
“进取心非常强、素质非常全面、协调配合能力非常强”,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用三个“非常”评价他。
魔鬼式训练和考核,是外界对航天员训练的评价。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从我们入选航天员的第一天开始,你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大小训练,在各种场合的表现都是考核。”这种训练和考核,对景海鹏来说,一转眼就是14年。
为了当好神九任务指令长,要熟悉任务的各项程序。景海鹏把飞行制定的8份相互关联的手册打开着,铺满在地上。有人来看望他,常常是敲个门,在门口说几句。
一件小事也许可以折射出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去年10月景海鹏应邀回中学母校作报告。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坐在露天的操场上,报告席却设在搭着凉棚的主席台上,他执意不肯。
“我是来向各位老师、校友报告自己离开母校20多年间的学习工作经历的,应该站着向大家汇报。”最后,他走下主席台,站在操场上整整讲了4个半小时。或许,他把生活中的细节都当做对自己的考验、对意志品质的锻炼。
等待飞翔其实并不是刘旺的生活主题,他选择的是默默坚守。航天员生涯不是一锤子买卖,等待飞翔的日子,刘旺享受着过程。因为他知道,越远越高的梦想,总不会轻易到来,只会垂青时刻做好准备的人。
杨利伟眼中的“小老弟”刘旺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14年后的飞天,背后是14年的坚守。首批14名航天员中,刘旺比其他航天员的平均年龄小了四五岁。他也是大家公认“脑子最灵光的一位”,不仅因为他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考核成绩突出,更因为他好学肯钻、学习能力很强。至今刘旺仍保持着航天员考试取得第一最多的纪录。神五、神六、神七,前三次选拔成绩都不错,可是身体方面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连身边的同事都替他遗憾。
知道自己落选时刘旺会很遗憾,但他觉得失去一次机会,就意味着另一个机会的到来。神五上天时,他在训练;神六上天时,他在训练;神七上天时,他仍坚持训练。
“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刘旺说,“何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乐在其中,不存在艰苦不艰苦的问题。”
神九飞行任务,刘旺肩负着关键的手控对接任务。这类技术性的训练,需要一定次数的积累作为基础,如此,才能摸索出控制规律。刘旺的训练工作就是坐上座椅,面对程序软件,重复地进行判断操作。在完成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之后,他的成功率保持在百分之百。为了操作精准,他几乎每天都要和对接机构研制人员、飞船系统专家通几次电话,了解科研人员的设计思路、操作手柄对飞船的控制规律,认真记录每次操作的手感和设备响应状态。不到半年,学习笔记就记满了厚厚一本。
如此高标准,使得刘旺的操作精度不仅超出工程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胜过了自动交会对接的精度。
在太空,刘洋面对的环境与男性一样。在训练中,标准也是一样的。
太空的挑战并不会因为性别而改变。成为首批中国女航天员,刘洋需要用两年的时间总结、学习首批航天员摸索、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她明白,无论是飞行员还是航天员风险系数都很大,一次成功,并不代表次次成功。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要我上我就一定会上。自己随时准备着。”刘洋说。
她深知自己的责任。2010年5月正式加入航天员大队,到神九6月首飞,两年来,她一门心思扑在学习训练上。短短两年就要飞天,这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要在两年时间里浓缩两位搭档14年的训练知识,除了更刻苦、更勤奋,别无他路。因为热爱这个事业,刘洋耐住了这份艰苦和寂寞。除了单调乏味的生活,更大的挑战是各种身体适应性训练。现在,她可以像男航天员一样,在8倍于自己体重的重力压在身上时,依然保持头脑清醒,正常操作。
刘洋用努力和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困难。神九任务进入太空初期,由于操作动作多,她出现了短暂的不适,空间定位不准确。但她没有惊慌,平静下来后,仔细回想在模拟器训练时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克服了太空环境中的一道道障碍,成为首朵在太空绽放的中国玫瑰。
1+1+1远远大于3
飞向太空前,景海鹏代表神九三人乘组说,“我们坚信是最佳组合。”三人之间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彼此就能心领神会。神九任务,三名航天员实现了1+1+1大于3的承诺,没有辜负地面上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磨合。
神九发射前3个月,当宣布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人成为一个飞行乘组后,三人进行了细致的交流。景海鹏提出,三个人是一个团队,1+1+1等于3不行,必须做到1+1+1远远大于3。
有过飞天经历的景海鹏很清楚,在地面上,三个人在一起十几天可以很轻松地度过,但在太空十几天的工作,相互关心、相互照料,相互提醒、协同非常关键。
景海鹏为了让刘洋尽快地适应情况、熟悉任务,训练中途,他会在刘洋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提问,让她说说某个工作原理。即使在课余时间见了刘洋,他也会抛出一堆问题考刘洋。他曾多次对刘洋说,在地面多掌握一门技能,多掌握一点知识,就会为任务增加一点安全。
每次训练完,不管再晚,三个人都会聚到航天员大队的小接待室,进行一天训练的回顾总结分析,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认真梳理,把一切有可能失误的情况杜绝。
“航天员除了自己独当一面,相互之间的包容非常关键,所以一定要全身心融入集体。通过训练不断磨合、配合,我们的默契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对方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彼此之间就能心领神会。”出征前景海鹏曾如是说。
无论是地面还是太空中,神九三名航天员做到了一起商量,一起考虑,一起协同。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操作,发令者的手一定放在电板上,只有另外一个人说正确,发令者才可以按下按钮。
“我们一起在飞翔”
坚守事业的人更懂得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可贵。
景海鹏一直记得弟弟在神七飞天前对他说的一句话,“哥,你尽忠,我尽孝”。他深深地感到家人这么多年,是怎样用行动默默支持着自己。作为一名航天员,他也许无法完全尽到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6月儿子中考,考试三天景海鹏正好在太空。6月24日,和家人第一次天地通话时,他的儿子特地来到飞控中心,很自信地告诉爸爸,“放心好了,都准备好了。”后来景海鹏才知道,儿子在通话后立马就赶回去复习准备第二天考试,他是用自己的行动让远在太空的爸爸放心。
不了解或者初次接触刘旺的人,会觉得他内向,话不多,语调总是很平静。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这是刘旺的生活哲学。在单位好好训练,训练结束回家后,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帮爱人做点家务,帮孩子辅导功课,一切都近乎平常甚至平淡。神九发射前,刘旺也只是向妻子表示,这次可能要上天,让家人做好思想准备,不要太担心。
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情深处。说起母亲对自己的牵挂,刘旺会突然哽咽。当手动对接完美实现那一刻,刘旺饱含热泪,脸上绽放出的灿烂笑容,令所有熟识他的家人和战友都动容。天宫中难得的轻松休闲时刻,三名航天员开展了翻跟斗比赛,刘旺创下连翻12个太空跟斗的纪录。
即将从天宫一号撤离的前夜,刘旺突然变得感性。住了10多天的天宫一号这个太空之家让他如此留恋,他不愿意休息,看看这里,摸摸那里,“游”遍了每个角落。每一寸空间,每一个物件,他都想把它们一一藏在心底。他写下了对下一个航天员乘组的祝福:欢迎你们来到天宫一号!
从太空回来,刘洋发现自己更容易流泪了,“经过这次飞行,很多感情变得很纯粹。远离地球,有很多很多感情会变得异常清晰。离开地球,才会更懂得地球家园的可贵;离开了祖国,才能体会祖国的重要;离开了亲人才知道亲人间的牵挂。”
刘洋知道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她刚来时体能储备不是最好的,为了帮妻子提高体能,每天晚饭后,丈夫利用航天员们每天吃完晚饭6点到8点之间空闲,准时陪伴刘洋加训。两年来,航天城的逃逸塔成了他们最好的见证人,不管是寒冬酷暑,他们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下大雪的日子,洁白的地面上留下年轻夫妻俩一圈一圈的脚印。
温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太空,刘洋用女性细腻的感情和笔触,代表三个航天员在天宫写下:“工作人员辛苦了!晚安!”她在回复地面的短信中说,我们一起在飞翔。我们的心和所有航天人一起飞!她想用这样的方式向在地面24小时值守,不眠不休的工作人员表达心中的谢意。
一个插曲十分有趣。当飞船返回地面,所有人都急切地想一睹中国女性飞天第一人的芳容。当刘洋出舱时,她绯红的面颊让很多人误以为是化妆后才出舱。
其实,刘洋的心情甚至更为急切,她想让所有关心支持她的人放心——她的状态非常好,中国女性有能力执行航天任务。不过,飞船落地后的姿势,把刘洋留在最里侧。狭小的空间伸个胳膊都困难,而航天员需要做好一切检查和准备后依次出舱。那天天气炎热,穿着厚厚的航天服和保暖内衣,刘洋热得面颊绯红,不过,却也是更添喜色。
1992年9月21日,中央审议批准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工程)研制,并明确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批准启动工程第一步任务研制建设。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