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 展开
huenpiao
推荐于2018-11-02 · TA获得超过15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4万
展开全部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百度百科对成语的解释是: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这来源于古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句。

我认为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一叶障目,说明人的视觉范围很有限,往往一片寻常可见的树叶就会蒙蔽双眼,让人看不见远处的泰山。眼前的小事物,往往会让人看不见或想不到更高的理想追求与目标。(也比喻目光短浅。)
道理:这是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说是整体与部分,联系。还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个成语主要表达的还是对事物的认识
从对事物的认识这一哲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运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对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进行更深入的解释。
我们都知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有对事物知性了解这么一个认识。知性:康德说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中国人喜欢把这种认知能力叫作悟性,也就是我们成语中容易犯的错误一叶障目,形成片面感性的认识。
理性:指在理论中依靠逻辑推理得到可靠结论,但不涉及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否完备的问题。
直观: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①指“自在之物”作用于“自我”所引起的知觉和印象,康德称之为“印象”或“经验的直观”,他认为这是后天得来的感性认识。②指“自在之物”作用于“自我”之前就存在于“自我”之中的纯粹的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康德称之为“纯粹直观”,或“先天的直观”,他认为这是不依赖于经验,并使“经验的直观”成为可能的基础或前提。
我所理解的就这么多,希望对楼主有所启发。
于渤永论道
2013-04-17 · TA获得超过13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7万
展开全部
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找你政治书政治与生活,57页58页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一般04年高考出过一道选择,不会出大题考你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4-17
展开全部
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说是整体与部分,联系,形而上学都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4-17
展开全部
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疯子阿梁
2013-04-17 · TA获得超过47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2.9万
展开全部
高中政治而言
要联系你们学的马克思主义
唯物唯心之流,呵呵。
前提是:你目的是得分,而不是真的去了解哲学。
个人意见,希望对你有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