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

 我来答
探寻星球菌
高粉答主

2019-09-17 · 探索宇宙星辰,分享科学知识
探寻星球菌
采纳数:295 获赞数:11332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农历与阳历的转换没有规律。遵循的规则不同。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回。农历十五、十六、十七天叫王,后天叫王。所以,春节的第三十天不是每年的同一天。阴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新月”。“回归年”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新月”是指两个连续的新月或两个满月之间的时间,即29.5306(29天12小时44分3秒)。由于只有354.3672个“新月”,12个“新月”与365.2422个“返年”之间的差异超过10天,并累积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时期,中国历法就采用了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中国历法与藏历和韩历不同,后者通常相差一两天。

农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度和缺度为月计量单位的。它把新月作为第一天,月亮作为第十五天(月亮的第十六天),月亮作为第二十九天(月亮的第三十天)。然而,目前的年表通常用公历的日期来表示。

如果要将公历日期转换为公历日期,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查找新编译的公历,例如,公历是1984年6月8日则农历是六月十日。

扩展资料:

农历发展简史

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夏以后,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议造《汉历》,汉武帝元封七年历成。

是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并颁布实施这套《汉历》,后人以此称呼此历为《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天寂无痕S
2019-09-1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72
展开全部

农历和阳历转换没有规律。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公历,俗称"阳历",“新历”,名称与中国原有的历法相对应,新中国成立后则正式采用公元纪年,也就是公历(阳历)。

而阴历也叫太阴历,主要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

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二者还是有差别的。其实古代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已阴历(月亮)为主,但也考虑了太阳的活动规律(二十四节气),所以严格讲应该是阴阳合历,中国历法独有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是重要的参考,所以人们又把阴历称为“农历”;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

扩展资料: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依历年、历月分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总看历法分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历。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阳历。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8
展开全部
根据经验, 这个算法非常复杂. 经过查找,终于得到一些资料, 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
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
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
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
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
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
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
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
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
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
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
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四条规则:

1.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的时刻的计算以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为准。
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

2.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
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3.每年的冬至总是落在这年的十一月中。
从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岁。
如一岁中有十三个新月出现,则这一岁为闰岁,要加入一个闰月。

4.闰岁中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
因为一岁中只有十二个中气,所以闰岁中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
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
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淞辉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7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没有。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一年,为历法方便定为365天(称为平年),舍去0.2422天,舍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为0.9688天,将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这一年为366天(称为闰年,即:2月份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个闰年,所以逢百年时,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农历则是以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算一年,为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年。一般情况19年阳历和阴历(19被数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南京叶宏
2017-11-16 · TA获得超过252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1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3万
展开全部
没有规律,特别是农历太复杂。对于农历,天文台也只得编到2050年。
电脑转换阴阳历的方法,是把农历的关键数据存在程序中,如:
农历某年12还是13个月,每个月是月大还月小,把这些关键数据压在常数中,才能转换,做死的,没有公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