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而的意思
之是助词,表示修饰关系,意思是的。而字应是表承接、顺接的用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然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诗(节选)如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如下: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扩展资料:
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
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2013-04-22
我们常说的“消毒”用法,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天下这个地方是指的天下的人,是名词,做主语;忧是忧愁,忧虑的意思,动词性做谓语。所以,之字的用法就明确了。
而
此处的而字应是表承接、顺接的用法,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然后”。
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然后快乐。
顺便问一下,
感激而悲者矣,
与
然则何时而乐耶,
的 而 分别是什么意思?
谢谢
应是感极而悲者矣
此处的而应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感慨尽生,进而十分悲伤了。
然则何时而乐耶
此处的而历来认为是表承接的用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才”。单个人认为应是作为能愿动词,能够的意思。我学习不能一味的去接受,要开动自己的大脑思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
而 呢?
那分析一下句子成分。(求解释)
谢谢。
翻译一下?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