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闰九月是哪一年?
1737年、1756年、1832年、2014年、2109年等。
相关结束:
21世纪前后,闰月在九月的相对稀少,20世纪、24世纪、25世纪和27世纪都没有闰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的1832年(壬辰年)和21世纪的2014年(甲午年),22世纪将会在2109年(己巳年)出现。
中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
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
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九月
出现闰九月的年份如下表:
21世纪前后,闰月在九月的相对稀少,20世纪、24世纪、25世纪和27世纪都没有闰九月(不过随时间推移,闰九月的频率在逐渐上升)。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的1832年(壬辰年)和21世纪的2014年(甲午年),22世纪将会在2109年出现(己巳年)。
扩展资料
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306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11天。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因而,农历的闰年就有了13个月。由于“闰九月”,农历甲午马年这一年就有了384天。
闰月是用来协调阳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而设置的,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闰月在九月的很稀少。
查询老黄历网发现,上一次闰九月还是在1832年,而下一次出现将会是2109年,算得上是“百年等一回”,一辈子基本上只能遇到一次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闰九月
2013-04-25
经计算,1645~ 2644之间,将有8个闰九月,上一次是1832年,下一次是2014年。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