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22课课后习题解答
题目是<<鲁滨孙漂流记>>课后习题第2题.回忆你在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题目是<<鲁滨孙漂流记>>课后习题第2题.
回忆你在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展开
回忆你在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展开
2个回答
2013-04-28
展开全部
22 荒岛余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对于《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世界名著,在一段时间里,受“左”的思想影响,权威的解读往往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把鲁滨孙看作是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殖民者的典型,而对于鲁滨孙身上所拥有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实际上,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无数的读者,乃在于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正因如此,在欧美的许多国家,这部作品一直被当做儿童的必读书。由此看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这里则可把重点放在代表人类创造、进取典型的“鲁滨孙精神”这一点上。
这篇课文,既没有节选鲁滨孙海上遇难、生死系于一发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节选鲁滨孙在荒岛上如何历尽艰辛谋生的传奇故事,这里节选的部分,并没有多少故事,大都围绕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
学习这篇课文,关键要理清鲁滨孙的思路。课文中他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等等。而把这些联贯起来,则可以看出鲁滨孙的荒岛创业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理性思维之光。
综观全文,鲁滨孙在短时间里遇到了生存问题、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我们则正好可以用这三方面来概括课文三部分的内容。而这三个方面似乎有着深长的意味:这几乎可以看成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第1~3段写鲁滨孙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去。
第1段中,“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不幸”“孤立无援”“沮丧无聊”,这些词句充分表达了初上荒岛的鲁滨孙那种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情。第2段,“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有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表明鲁滨孙伤心绝望的同时,内心又在积极寻求一种精神的支柱。如果说在第1段中鲁滨孙是凭感情用事的话,那么在这里,他开始用理性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了。面对无法改变的险恶环境,他知道只有冷静地面对它,而无法绕开它、回避它。我们发现,鲁滨孙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了:一方面自己固然可怜,但另一方面,全船就他一个人保住了性命,其余10个人都已葬身大海,对自己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运。这样,鲁滨孙得出结论说:“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这说明,此时的鲁滨孙已经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第3段,鲁滨孙进一步论证自己的优势:有维持生活的充足的东西,既有生活必需品,也有制造或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工具。这就更值得庆幸。
至此,鲁滨孙思考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他尽管落难荒岛,生活环境极端困难,然而他以人类特有的理智和辩证的思维,成功地调整了自己,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
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才能进行……
第4~9段叙述鲁滨孙为了生存所依赖的具体物质条件。
第4~5段,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这两段详细叙述鲁滨孙计算时间的方式。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写鲁滨孙计算时间这件事,我们由此可以引发一些联想。人之所以为人,不仅知道自己是活着的,而且知道是怎样活着的。而能清楚地掌握时间、驾驭时间,正是人知道自己怎样活着的一种标志。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他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生存的意义也应该打一个问号了。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第6段,详写鲁滨孙在船上获得的许多“价值不大”的东西。其实,这部名著中尚未入选课文的前面部分,已经写到了鲁滨孙从失事的船上搬运物品的情节。但那些都是所谓的“价值大”的东西——“财产”,如食物、弹药、枪械等。这里再提那些小东西,表明鲁滨孙决定“细细地”活下去。因为在这种地方,文明社会创造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对他极为有用。第7段写鲁滨孙还缺乏的东西;第8段写鲁滨孙艰难地打造木栅栏围墙,证明“住”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第9段写他每天觅食。
以上给我们展现了鲁滨孙日常生活的一角。证明鲁滨孙活得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艰难创造生活的历程。作者对于鲁滨孙的实干精神是持一种赞颂的态度的。
人没有精神寄托,灵魂就无所依附,到处漂荡。
第10~12段,作者抛开物质条件,详谈鲁滨孙的“精神”世界。主人公进一步调整自己生存的心态。
第10段,写鲁滨孙记日记,深入思考当前的处境。但他声明记日记并不是为了留给后来的人看(他似乎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了),而是为了精神有所寄托,减轻心中的苦闷。而日记中的“坏处”和“好处”,最集中地证明,鲁滨孙身上所闪现的理性之光,证明人类的辩证思维的胜利。假如在课文开头鲁滨孙是匆忙中给自己随便找了几条活下去的理由,那么,在荒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到这时是彻底的心平气和,对自己的想法来一番系统的梳理,极其冷静客观地列出了那些“好处”和“坏处”。这无疑为他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11段,得出经验教训,希望世人能够理解。第12段,鲁滨孙安心于荒岛生活。
综观全文,没有生动的故事,主要写的是鲁滨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问题研究
1.从课文中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滨孙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要避免学生误以为鲁滨孙是运气好,只身落难荒岛又得到许多生活用品,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应该充分注意到,鲁滨孙并不是在旅游,也不是在模拟生存挑战,他遭遇的是真实的海难,他打定主意一个人在岛上苦度余生。他是在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才终于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的。正因为这样,鲁滨孙才让人敬佩,值得学习。
2.鲁滨孙为什么要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自杀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像他这样的人值得活着。
3.如何理解鲁滨孙的记日记和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
人们记日记往往是为了记录生活,抚慰心灵。日记总是面对自我而非他人。鲁滨孙记日记的行为,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走失。西方人普遍面临的一个精神问题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种荒岛上,人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这部名著里多次提到《圣经》及鲁滨孙对上帝的祈祷)。有了这个前提,鲁滨孙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其实谁都需要有精神支柱,才活得有理由,活得有意义。
4.鲁滨孙的自我安慰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区别?这是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鲁滨孙在那样的环境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能理智地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一种冷静的表现,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胜利。他成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理,心态平衡地生活下去。这与阿Q的那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正是敢于正视现实的表现。(分析时可以简单给学生讲讲阿Q的故事。)
5.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作者写鲁滨孙的遭遇用第一人称来写,通篇都是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是鲁滨孙在孤岛上生活的惟一目击证人。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简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对于《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世界名著,在一段时间里,受“左”的思想影响,权威的解读往往过于强调意识形态,把鲁滨孙看作是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殖民者的典型,而对于鲁滨孙身上所拥有的人类优秀品质的精华(如坚忍不拔、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实际上,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无数的读者,乃在于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正因如此,在欧美的许多国家,这部作品一直被当做儿童的必读书。由此看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这里则可把重点放在代表人类创造、进取典型的“鲁滨孙精神”这一点上。
这篇课文,既没有节选鲁滨孙海上遇难、生死系于一发的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节选鲁滨孙在荒岛上如何历尽艰辛谋生的传奇故事,这里节选的部分,并没有多少故事,大都围绕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
学习这篇课文,关键要理清鲁滨孙的思路。课文中他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等等。而把这些联贯起来,则可以看出鲁滨孙的荒岛创业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理性思维之光。
综观全文,鲁滨孙在短时间里遇到了生存问题、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我们则正好可以用这三方面来概括课文三部分的内容。而这三个方面似乎有着深长的意味:这几乎可以看成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第1~3段写鲁滨孙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去。
第1段中,“我认为自己的前途很暗淡”“孤零零”“孤独凄凉的情况下度过我的余生”“不幸”“孤立无援”“沮丧无聊”,这些词句充分表达了初上荒岛的鲁滨孙那种伤心绝望、怨天尤人的心情。第2段,“每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有另外一种力量出来阻止我的这种想法,责备我”,表明鲁滨孙伤心绝望的同时,内心又在积极寻求一种精神的支柱。如果说在第1段中鲁滨孙是凭感情用事的话,那么在这里,他开始用理性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了。面对无法改变的险恶环境,他知道只有冷静地面对它,而无法绕开它、回避它。我们发现,鲁滨孙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了:一方面自己固然可怜,但另一方面,全船就他一个人保住了性命,其余10个人都已葬身大海,对自己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运。这样,鲁滨孙得出结论说:“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这说明,此时的鲁滨孙已经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第3段,鲁滨孙进一步论证自己的优势:有维持生活的充足的东西,既有生活必需品,也有制造或获取生活必需品的工具。这就更值得庆幸。
至此,鲁滨孙思考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他尽管落难荒岛,生活环境极端困难,然而他以人类特有的理智和辩证的思维,成功地调整了自己,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
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才能进行……
第4~9段叙述鲁滨孙为了生存所依赖的具体物质条件。
第4~5段,鲁滨孙既然决定活下去,则要清楚地跟上时间的脚步,即主动把握年、月、日,而不至于过得浑浑噩噩。这两段详细叙述鲁滨孙计算时间的方式。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写鲁滨孙计算时间这件事,我们由此可以引发一些联想。人之所以为人,不仅知道自己是活着的,而且知道是怎样活着的。而能清楚地掌握时间、驾驭时间,正是人知道自己怎样活着的一种标志。鲁滨孙来自文明社会,他必然要千方百计利用他已有的知识,主动掌握时间,按文明人的方式存在于时间之中。丢失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是丢失了自我,生存的意义也应该打一个问号了。总之,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第6段,详写鲁滨孙在船上获得的许多“价值不大”的东西。其实,这部名著中尚未入选课文的前面部分,已经写到了鲁滨孙从失事的船上搬运物品的情节。但那些都是所谓的“价值大”的东西——“财产”,如食物、弹药、枪械等。这里再提那些小东西,表明鲁滨孙决定“细细地”活下去。因为在这种地方,文明社会创造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对他极为有用。第7段写鲁滨孙还缺乏的东西;第8段写鲁滨孙艰难地打造木栅栏围墙,证明“住”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第9段写他每天觅食。
以上给我们展现了鲁滨孙日常生活的一角。证明鲁滨孙活得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艰难创造生活的历程。作者对于鲁滨孙的实干精神是持一种赞颂的态度的。
人没有精神寄托,灵魂就无所依附,到处漂荡。
第10~12段,作者抛开物质条件,详谈鲁滨孙的“精神”世界。主人公进一步调整自己生存的心态。
第10段,写鲁滨孙记日记,深入思考当前的处境。但他声明记日记并不是为了留给后来的人看(他似乎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了),而是为了精神有所寄托,减轻心中的苦闷。而日记中的“坏处”和“好处”,最集中地证明,鲁滨孙身上所闪现的理性之光,证明人类的辩证思维的胜利。假如在课文开头鲁滨孙是匆忙中给自己随便找了几条活下去的理由,那么,在荒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到这时是彻底的心平气和,对自己的想法来一番系统的梳理,极其冷静客观地列出了那些“好处”和“坏处”。这无疑为他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第11段,得出经验教训,希望世人能够理解。第12段,鲁滨孙安心于荒岛生活。
综观全文,没有生动的故事,主要写的是鲁滨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问题研究
1.从课文中看出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滨孙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要避免学生误以为鲁滨孙是运气好,只身落难荒岛又得到许多生活用品,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应该充分注意到,鲁滨孙并不是在旅游,也不是在模拟生存挑战,他遭遇的是真实的海难,他打定主意一个人在岛上苦度余生。他是在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才终于理智地鼓起勇气,孤身创业的。正因为这样,鲁滨孙才让人敬佩,值得学习。
2.鲁滨孙为什么要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病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当然这是一种因为精神完全崩溃后导致的自杀行为。鲁滨孙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像他这样的人值得活着。
3.如何理解鲁滨孙的记日记和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
人们记日记往往是为了记录生活,抚慰心灵。日记总是面对自我而非他人。鲁滨孙记日记的行为,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走失。西方人普遍面临的一个精神问题是人与上帝的关系。在这种荒岛上,人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这部名著里多次提到《圣经》及鲁滨孙对上帝的祈祷)。有了这个前提,鲁滨孙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其实谁都需要有精神支柱,才活得有理由,活得有意义。
4.鲁滨孙的自我安慰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区别?这是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鲁滨孙在那样的环境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能理智地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一种冷静的表现,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胜利。他成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理,心态平衡地生活下去。这与阿Q的那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正是敢于正视现实的表现。(分析时可以简单给学生讲讲阿Q的故事。)
5.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作者写鲁滨孙的遭遇用第一人称来写,通篇都是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是鲁滨孙在孤岛上生活的惟一目击证人。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简
2013-04-28
展开全部
第一课:
1、节选自( ),作者( )
2、是她那对世界( )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 )的力量以应付( )的生活的。
3、你觉得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课没什么难的,考试也都不怎么考)
第二课:
1、作者是按( )顺序描写鲁迅的?
2、将《一面》扩充为完整的句子,其中必须有包括与《一面》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默写“这件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如果有问题再问,乐意奉陪
1、节选自( ),作者( )
2、是她那对世界( )的爱丰富了我,是我充满了( )的力量以应付( )的生活的。
3、你觉得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课没什么难的,考试也都不怎么考)
第二课:
1、作者是按( )顺序描写鲁迅的?
2、将《一面》扩充为完整的句子,其中必须有包括与《一面》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3、默写“这件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至文末
如果有问题再问,乐意奉陪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