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签 归元寺罗汉第四百二十一座 定华至尊者
在归元寺数罗汉,数到第四百二十一座定华至尊者,得到四句话。子女不教父母过,智商情商皆要求。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法相所现为跏趺坐,手持法器,端坐高台,禅力所致鲜...
在归元寺数罗汉,数到第四百二十一座 定华至尊者,得到四句话。子女不教父母过,智商情商皆要求。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法相所现为跏趺坐,手持法器,端坐高台,禅力所致鲜花长时荣艳如初,香气四溢,众僧呼绝妙。第四百二十一坐罗汉 定花至尊者
展开
2013-04-29
展开全部
定花至尊者,即求那跋摩(367-431)意译作功德(金岂)。北印度罽宾国(迦湿弥罗或犍陀罗地方)人,南宋时来中国,为刘宋译经僧。
尊者为刹帝利(武士)出身。二十岁出家,并受具足戒,精通经律论三藏,故时人称三藏法尊者。三十岁时,罽宾王卒,众请尊者还俗嗣位,尊者辞而不纳,遂隐遁远走尊者子国弘扬佛教。后又至阇婆国(爪哇)传道,刘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尊者经由海路至广州,见虎势山之形势似耆阇崛山,故将其改为灵鹫山,并在山中建立禅室以习禅,山中本多虎患,及其尊者居于此地之后,则无有其害。元嘉八年至建康,文帝礼遇之,敕住祗洹寺。未久,即于寺中宣讲(法华经)及《十地经》,法席甚盛。此外,尊者亦从事译经,译有《菩萨善戒经》、《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优婆塞五戒相经》、《沙弥威仪》等共十部十八卷。此外,尊者还译《杂阿毗昙心论》,以补足伊叶波罗未译完之部分。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示寂,世寿六十五。这签是让所求之事,学定华至尊者
尊者为刹帝利(武士)出身。二十岁出家,并受具足戒,精通经律论三藏,故时人称三藏法尊者。三十岁时,罽宾王卒,众请尊者还俗嗣位,尊者辞而不纳,遂隐遁远走尊者子国弘扬佛教。后又至阇婆国(爪哇)传道,刘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尊者经由海路至广州,见虎势山之形势似耆阇崛山,故将其改为灵鹫山,并在山中建立禅室以习禅,山中本多虎患,及其尊者居于此地之后,则无有其害。元嘉八年至建康,文帝礼遇之,敕住祗洹寺。未久,即于寺中宣讲(法华经)及《十地经》,法席甚盛。此外,尊者亦从事译经,译有《菩萨善戒经》、《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优婆塞五戒相经》、《沙弥威仪》等共十部十八卷。此外,尊者还译《杂阿毗昙心论》,以补足伊叶波罗未译完之部分。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示寂,世寿六十五。这签是让所求之事,学定华至尊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6951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广州萤火虫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广州萤火虫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南昌湖上倒影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