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优点和缺点,并举例。
曹操的优点:
1、惩办豪强: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2、唯才是举: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3、尚礼重法: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此即“拨乱刑为先”。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谲诈之能。
4、改革户籍: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5、兴修水利: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曹操的缺点:
1、譬如曹操贪爱美色,多次将美貌寡妇纳为己有。宛城之战时更因为私纳张绣婶娘,惹恼了张绣再次反水,不但曹操自己险些命丧淯水,还害死了长子曹昂。
2、曹操兵围下邳消灭吕布之际,曾许诺将秦宜禄之妻、美貌的杜氏娘子赐予关羽。但城破之际,曹操见杜氏绝色动人,竟自毁誓言将其纳为己有,使得关羽自疑,丧失了笼络这员大将的最佳机会。而这个杜氏也是《三国演义》中貂蝉的人物原型。
3、曹操到晚年怕死得要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征讨汉中,面对高山密林竟慨叹自己不该来,心思全不在打仗上。后来曹军在雾中误入敌阵,因为一群麋鹿撞坏敌人防御才勉强战胜张鲁。曹操虽喊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还是怕死、惧战,因而放弃了“得陇望蜀”消灭刘备的大好时机,为他生命中最后一次亲临战场画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卑鄙的圣人:曹操》出版引发网络争论
2013-04-29
一是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二是嫉恶如仇,义讨董卓
三是不计门第,求才若渴
曹操缺点是容易骄傲轻敌,对于人主来说这也是一大忌。其实这分析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曹操一生如此俭省倒是表现出很大的克制。曹操也是一个人,一个人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不滋生骄傲使非常困难的,更何况他身上还流淌在诗人奔放的血。名将大多飞扬跋扈,正是战功太多,太有成就感了。曹操集军事大权于一生,在这里摔的跤子更多。以曹操的聪明,不知反思过多少次。曹操虽说是开国之君,又深明民众疾苦,但曹操的生活相比孙刘显然太过节俭,而家资居然不及曹洪。
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
第一: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第二: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第三: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第四: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即: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
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
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
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
曹操聪明、随和、真诚、深沉。
因此总结一下,曹操较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
1、惩办豪强: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由于祸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
2、唯才是举: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3、尚礼重法: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此即“拨乱刑为先”。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谲诈之能。
4、改革户籍: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5、兴修水利: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曹操的缺点:
1、譬如曹操贪爱美色,多次将美貌寡妇纳为己有。宛城之战时更因为私纳张绣婶娘,惹恼了张绣再次反水,不但曹操自己险些命丧淯水,还害死了长子曹昂。
2、曹操兵围下邳消灭吕布之际,曾许诺将秦宜禄之妻、美貌的杜氏娘子赐予关羽。但城破之际,曹操见杜氏绝色动人,竟自毁誓言将其纳为己有,使得关羽自疑,丧失了笼络这员大将的最佳机会。而这个杜氏也是《三国演义》中貂蝉的人物原型。
3、曹操到晚年怕死得要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征讨汉中,面对高山密林竟慨叹自己不该来,心思全不在打仗上。后来曹军在雾中误入敌阵,因为一群麋鹿撞坏敌人防御才勉强战胜张鲁。曹操虽喊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还是怕死、惧战,因而放弃了“得陇望蜀”消灭刘备的大好时机,为他生命中最后一次亲临战场画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号。
2013-04-29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以“十面埋伏”之计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2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于2009年12月27日得到考古确认
曹操缺点是容易骄傲轻敌,对于人主来说这也是一大忌。其实这分析起来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曹操一生如此俭省倒是表现出很大的克制。曹操也是一个人,一个人取得如此大的功绩,不滋生骄傲使
非常困难
的,更何况他身上还流淌在诗人奔放的血。名将大多飞扬跋扈,正是战功太多,太有成就感了。曹操集军事大权于一生,在这里摔的跤子更多。以曹操的聪明,不知反思过多少次。曹操虽说是开国之君,又深明民众疾苦,但曹操的生活相比孙刘显然太过节俭,而家资居然不及曹洪。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
小人嘴脸
;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个特点:第一: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第二:推诚取信,用人不疑。第三: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第四: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即:真心诚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诚待人;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曹操聪明、随和、真诚、深沉。因此总结一下,曹操较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