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诛灭九族】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诛灭九族】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而创造的一种恐怖刑法。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详情如下: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具体名单如下图:
扩展资料:
古代“诛九族”案例
蓝玉,安徽近远人,是明朝开国将领。他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位高至大将军。常年跟随姐夫常遇春外出征战。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蓝玉也算是太子妃舅父。
曾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年觊觎皇位的燕王朱棣交恶。蓝玉早年跟随姐夫常遇春,曾力破敌军,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获得大胜,俘获敌方官吏三千余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并缴获金银珠宝、翡翠、玉石等无数,牲畜十五万余头,并把对方的粮仓储备等一一烧毁。
北征大捷,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大喜,连忙夸赞,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趁势攻占了哈剌章营,俘获六万多人。班师回朝后,被晋升为凉国公。
蓝玉屡立战功,朱元璋对他十分满意,并对他进行了多次嘉奖。正因为这样蓝玉开始慢慢自大起来,居功自傲,开始蓄养庄奴,并收了许多义子,横行霸道。
蓝玉还抢占民田民屋,被御史查问后,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还有一次,蓝玉北伐南返时,深夜抵至喜峰关,守关官吏因为没能及时打开城门迎接,蓝玉一怒之下便派兵破门而入,皇帝知道后,非常生气。
发生的这一切事情让皇帝十分恼怒,终于,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诛杀蓝玉,并诛九族。据《逆臣录》记载,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为了提现皇帝的“仁慈”,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剥皮留全尸,并把尸体送给了蜀王朱椿王妃用作“留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诛九族
推荐于2017-09-17
第一种说法是“不清楚说”。意思是这个“九”并不是九个的意思,而是很多的意思。九是个虚字。我查了一下古汉语字典。九的含义是多数或多次。屈原的《离骚》里有这么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里的九就是多次的意思,并不是死了九回。中国古代的一些词比如九州、九鼎都是这个意思。我在CNKI上查到了一篇文章《释“九族”》(作者:吕绍纲吉林大学古籍所教授、张羽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士)论证的就是这个观点。
第二种说法是“上下说”。就是以己身为标准,从上数四代,下数四代,就是九族。也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重孙、玄孙九代。诛灭九族就是把这九代人都杀了。可是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就是即使按照现有的医学水平,也不大可能有九代人同时出现的情况。诛灭九族根本就杀不到这么多人。
第三种说法“左中右说”。就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为父姓为一族,就是老爸和自己。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姑妈和她儿子为一族。己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自己的姐妹和他们的儿子是一族。己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就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母族呢?母之父姓为一族,即外公一家。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亲的娘家也活不成。母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亲的姐妹及其儿子,就是姨奶奶和他们的儿子。妻族有两个。妻之父姓为一族,老丈人一家。妻之母姓为一族,就是丈母娘一家。以上为九族。
九族涉及中国传统的礼法制度。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说清楚“诛灭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都是列举了有关“九族”的不同说法,而没有给出定论。
其中“九族”涉及中国传统的礼法制度。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说清楚“诛灭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都是列举了有关“九族”的不同说法,而没有给出定论。
九族说法
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说法二:
另一种认为是从本人算起向上五代,向下五代,共是九代为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cchHh-Ks5P4yQVo8CL-ydN51og-rG-AAbsTK-LFAu_TmoKHphrSz7iEIW7EuQloxrRrX7iHMuF6ekvhWB83mq
第一种说法是“不清楚说”。意思是这个“九”并不是九个的意思,而是很多的意思。九是个虚字。我查了一下古汉语字典。九的含义是多数或多次。屈原的《离骚》里有这么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里的九就是多次的意思,并不是死了九回。中国古代的一些词比如九州、九鼎都是这个意思。我在CNKI上查到了一篇文章《释“九族”》(作者:吕绍纲吉林大学古籍所教授、张羽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士)论证的就是这个观点。
第二种说法是“上下说”。就是以己身为标准,从上数四代,下数四代,就是九族。也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重孙、玄孙九代。诛灭九族就是把这九代人都杀了。可是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就是即使按照现有的医学水平,也不大可能有九代人同时出现的情况。诛灭九族根本就杀不到这么多人。
第三种说法“左中右说”。就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为父姓为一族,就是老爸和自己。父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姑妈和她儿子为一族。己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自己的姐妹和他们的儿子是一族。己之女子子适人者与其子,就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母族呢?母之父姓为一族,即外公一家。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亲的娘家也活不成。母女昆弟适人者与其子为一族,母亲的姐妹及其儿子,就是姨奶奶和他们的儿子。妻族有两个。妻之父姓为一族,老丈人一家。妻之母姓为一族,就是丈母娘一家。以上为九族。
九族涉及中国传统的礼法制度。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说清楚“诛灭九族”是哪九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连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都是列举了有关“九族”的不同说法,而没有给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