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求文言文翻译!!!!
袁无涯来,以新刻卓吾批点《水浒传》见遗,予病中草草视之。记万历壬辰夏中,李龙湖方居武昌朱邸,予往访之,正命僧常志抄写此书,逐字批点。常志者,乃赵瀔阳门下一书史,后出家,礼...
袁无涯来,以新刻卓吾批点《水浒传》见遗,予病中草草视之。记万历壬辰夏中,李龙湖方居武昌朱邸,予往访之,正命僧常志抄写此书,逐字批点。常志者,乃赵瀔阳门下一书史,后出家,礼无念为师。龙湖悦其善书,以为侍者,常称其有志,数加赞叹鼓舞之,使抄《水浒传》。每见龙湖称说《水浒》诸人为豪杰,且以鲁智深为真修行,而笑不吃狗肉诸长老为迂腐,一一作实法会。初尚恂恂不觉,久之,与其侪伍有小忿,遂欲放火烧屋。龙湖闻之大骇,微数之,即叹曰:“李老子不如五台山智证长老远矣。智证长老能容鲁智深,老子独不能容我乎?”时时欲学智深行径。龙湖性褊多嗔,见其如此,恨甚,乃令人往麻城招杨凤里,至右辖处,乞一邮符,押送之归湖上。道中见邮卒牵马少迟,怒目大骂曰:“汝有几颗头?”其可笑如此。后龙湖恶之甚,遂不能安于湖上,北走长安,竟流落不振以死。痴人前不得说梦,此其一征也。今日偶见此书,诸处与昔无大异,稍有增加耳。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译文:
万历二十年夏天,李赀正住在武昌一位官员的府上,我去拜访他。那时他正让一个叫常志的僧人抄写《水浒传》,自己逐字进行评点。常志原是赵瀫阳门下起草文书的一个门客,后来出家,拜无念长老为师。李赀喜欢他字写得好,让他当了自己的侍者。经常说他有志向,多次称赞鼓励他,并让他抄写《水浒传》。常志经常听李赀称道《水浒》中的人物是豪杰,并且认为鲁智深才是真正的修行,而笑话那些不吃狗肉的长老们是迂腐的人,便信以为真,有意模仿。开始时他还比较规矩,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和同伙在一起稍不顺心,就要放火烧屋。李赀听说他变成这样,十分吃惊,就责备他几句。他却长叹说:“李赀比五台山智证长老差远了,智证长老能容得了鲁智深,李赀竟容不下我吗?”还是时时要学鲁智深的行为。李赀本来就性情狭窄,容易发怒,见常志这样执迷不悟,十分气恨,就派人到麻城,叫管家杨凤里到右辖那里开了一份证明,把常志押回龙湖老家去。常志路上见到差人牵马稍微慢了一点,就瞪起眼大骂:“你有几个脑袋!”他就这样可笑。后来李赀对他厌恶到极点,他弄得不能在李赀家安身了,就出走到北京,终于流落在外,再也没有好转,死掉了。俗话说:“在痴呆的人面前不能谈梦。”这就是一个证明啊!
〖注释〗
⑴万历壬辰――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
⑵李龙湖――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赀,字卓吾,又自称“卓吾老子”,因而下文称其为“李老子”。他曾居住在麻城乡下的龙湖,故称李龙湖。
⑶朱邸――朱门,大官的宅邸。李赀在龙湖居住时,曾经一度到武昌湖广布政使刘东星官邸中作客,此朱邸当指刘宅。
⑷此书――指施耐庵《水浒传》。
⑸书史――此指负责起草文书的门客。
⑹礼无念为师――拜无念长老为师。无念,当时一位名僧的法号。
⑺作实法会――当作真人真事或真实的道理来领会。实法,佛教术语,即佛
法之意,这里指真人真事、真实的道理。
⑻恂恂不觉――规规矩矩,不觉有异样。恂恂,忠厚规矩的样子。
⑼侪伍――同辈一起的人。
⑽微数之――稍微责备他。
⑾智证长老――《水浒传》中人物,为五台山住持和尚,曾收留鲁智深。
⑿性褊多嗔――性情狭窄,容易发怒。
⒀麻城――地名,今属湖北省。
⒁右辖――明代的一种低级事务官吏。
⒂邮符――一种驿站上使用的证明文件。
⒃邮卒――驿站上服务的公差。
⒄安于湖上――在龙湖乡下李赀家里安身。
⒅长安――西安的古称。因历史上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故又用作京城的代称。本文实际指的是明代的京师(今北京市)。
⒆痴人前不得说梦――在头脑不清楚的人面前不能讲梦里的事(因为他容易当成实有其事)。
万历二十年夏天,李赀正住在武昌一位官员的府上,我去拜访他。那时他正让一个叫常志的僧人抄写《水浒传》,自己逐字进行评点。常志原是赵瀫阳门下起草文书的一个门客,后来出家,拜无念长老为师。李赀喜欢他字写得好,让他当了自己的侍者。经常说他有志向,多次称赞鼓励他,并让他抄写《水浒传》。常志经常听李赀称道《水浒》中的人物是豪杰,并且认为鲁智深才是真正的修行,而笑话那些不吃狗肉的长老们是迂腐的人,便信以为真,有意模仿。开始时他还比较规矩,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时间久了就不行了,和同伙在一起稍不顺心,就要放火烧屋。李赀听说他变成这样,十分吃惊,就责备他几句。他却长叹说:“李赀比五台山智证长老差远了,智证长老能容得了鲁智深,李赀竟容不下我吗?”还是时时要学鲁智深的行为。李赀本来就性情狭窄,容易发怒,见常志这样执迷不悟,十分气恨,就派人到麻城,叫管家杨凤里到右辖那里开了一份证明,把常志押回龙湖老家去。常志路上见到差人牵马稍微慢了一点,就瞪起眼大骂:“你有几个脑袋!”他就这样可笑。后来李赀对他厌恶到极点,他弄得不能在李赀家安身了,就出走到北京,终于流落在外,再也没有好转,死掉了。俗话说:“在痴呆的人面前不能谈梦。”这就是一个证明啊!
〖注释〗
⑴万历壬辰――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
⑵李龙湖――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赀,字卓吾,又自称“卓吾老子”,因而下文称其为“李老子”。他曾居住在麻城乡下的龙湖,故称李龙湖。
⑶朱邸――朱门,大官的宅邸。李赀在龙湖居住时,曾经一度到武昌湖广布政使刘东星官邸中作客,此朱邸当指刘宅。
⑷此书――指施耐庵《水浒传》。
⑸书史――此指负责起草文书的门客。
⑹礼无念为师――拜无念长老为师。无念,当时一位名僧的法号。
⑺作实法会――当作真人真事或真实的道理来领会。实法,佛教术语,即佛
法之意,这里指真人真事、真实的道理。
⑻恂恂不觉――规规矩矩,不觉有异样。恂恂,忠厚规矩的样子。
⑼侪伍――同辈一起的人。
⑽微数之――稍微责备他。
⑾智证长老――《水浒传》中人物,为五台山住持和尚,曾收留鲁智深。
⑿性褊多嗔――性情狭窄,容易发怒。
⒀麻城――地名,今属湖北省。
⒁右辖――明代的一种低级事务官吏。
⒂邮符――一种驿站上使用的证明文件。
⒃邮卒――驿站上服务的公差。
⒄安于湖上――在龙湖乡下李赀家里安身。
⒅长安――西安的古称。因历史上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故又用作京城的代称。本文实际指的是明代的京师(今北京市)。
⒆痴人前不得说梦――在头脑不清楚的人面前不能讲梦里的事(因为他容易当成实有其事)。
展开全部
袁无涯来访我,拿新刻的李卓吾批点的《水浒传》赠送我,我在病中草草地看了这本书。记得万历壬辰年的夏季中,李龙湖正居住在武昌的朱邸,我到那里拜访他,李龙湖正让僧人常志抄写这本书,逐字逐句地批点。常志是赵瀔阳门下的一个书史,后来出家,拜僧人无念为老师。龙湖喜欢常志善于写书法,把他收为身边的人,并经常称赞他有志向,多次赞叹他鼓舞他,让他抄写《水浒传》。每次见到李龙湖称说《水浒》中的各个人都是豪杰,并且认为鲁智深是真的修行,而讥笑那些不吃狗肉的各个长老是迂腐,常志都一一地求证取实。常志开始还谨慎小心,时间长了,和他的同辈人有了小分歧,就想放火烧屋。李龙湖听到这事后特别惊骇,稍微地批评了他,他就感叹说:“李龙湖比五台山的智证长老差远了。智证长老还能容忍鲁智深,难道李龙湖就是不能容忍我吗?”时时欲想鲁智深的做法。李赀本来就性情狭窄,容易发怒,见常志这样执迷不悟,十分气恨,就派人到麻城,叫管家杨凤里到右辖那里开了一份证明,把常志押回龙湖老家去。常志路上见到差人牵马稍微慢了一点,就瞪起眼大骂:“你有几个脑袋!”他就这样可笑。后来李赀对他厌恶到极点,他弄得不能在李赀家安身了,就出走到北京,终于流落在外,再也没有好转,死掉了。俗话说:“在痴呆的人面前不能谈梦。”这就是一个证明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