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词是什么?
单纯词的读音是dān chún cí,在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单音节的如天、江、水、田等,双音节的如淑典、穹根、弘开等,都是单纯词。
基本信息
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例如:马、崎岖、橄榄、蝴蝶、咖啡、扑通、姥姥。
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可用同义替代法进行区分——不可替代)。
语音结构
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连绵词
连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1、双声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2、叠韵连绵词
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3、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例如“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二、叠音词
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如“猩猩”“姥姥” “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
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例如“嘎吱”“知了”即是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而形成的词。又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四、译音词
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例如“咖啡”“的士”即是模拟英语词的声音形式形成的词。又如“幽默”“巴黎”“吉普”“马拉松”“白兰地”“乌托邦”“歇斯底里”“英特纳雄耐尔”等。音译词无论其音节有多长,单个的音节都没有意义。
单纯词在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单音节的如天、江、水、田等,双音节的如淑典、穹根、弘开等,都是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例如:马、崎岖、橄榄、蝴蝶、咖啡、扑通、姥姥。
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可用同义替代法进行区分——不可替代)。
连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1、双声连绵词
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2、叠韵连绵词
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3、非双声叠韵连绵词
非双声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例如“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扩展资料:
语素构成
1、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大部分的单音节语素属于这种情况。如:“痼”对应难以治愈的疾病。
2、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多个语素,也就是所谓的多义字,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如:“香”对应香味、味道好、受欢迎、亲吻等多个语义。
3、多个汉字对应同一个音节、一个语素,汉语中的异体字是典型代表。
4、一个汉字对应多个音节、多个语素。汉语中的多音多义字属于这种对应关系。
5、有的汉字本身没有意义,不代表任何语素。也就是说一个语素由多个汉字、多个音节对应。如:“巧克力”,他们都不是语素,而是一个记录音节的符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纯词
推荐于2017-11-07
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单纯词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单音节单纯词
人、鸟、山、高、绿、走、飞
2 双音节单纯词
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
联绵词:
a 双声型:仿佛 忐忑 玲珑 恍惚 参差 蜘蛛 忸怩 澎湃
b 叠韵型:从容 萧条 龌龊 腼腆 蜻蜓 徘徊 哆嗦 迤俪
C 其他型:芙蓉 婀娜 囫囵 妯娌 蝙蝠
音译词:从兄弟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中间译过来的
葡萄 沙发 咖啡 马达 罗汉 喇嘛 逻辑 吉他 琵琶
象声词: 来自事物音响的形容和摹拟。
扑通 布谷 喀嚓 咕咚 嘎吱
叠音词: 由单字叠音而成的,单字本身没有意义。
蛐蛐 猩猩 饽饽 彬彬 翩翩 潺潺
3 多音节单纯词
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
法西斯 高尔夫 迪斯科 奥林匹克 哗啦啦 丁零当啷
词语 第1讲 词语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
2013-05-03
音位是语言中能表示语义的单位。根据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定义,音位是“某个语言里不加分别的一族相关的声音”。它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概念有三个特征:第一,总属于一定的语言;第二,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第三,是区别意义的语音类型。
关于音位的基本知识: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1.具有相同的表义作用一样的一组音素,可归纳成同一个音位。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音位总是属于一定的语言,脱离具体的语言,音位无从谈起。
第二,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不能区别意义,不同音位的各个音,能够区别意义。
第三,音位必须是最小的单位。例如,汉语的声母和单韵母可以看作音位,复韵母和鼻韵母就不能看作音位。
2.音位的种类:可大别为两类:一是音质音位,由音素构成;二是非音质音位,由声调等构成的叫非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有元音音位共十个(音元音韵母);辅音音位有22个,其中21个作声母,1个专作韵尾。
非音质音位有四个声调音位,简称调位。
音位用平行斜线中加国际音标字母表示。
(二)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中包含的几个音素,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即“个体”。分为两用类:一是条体变体,二是自由变体。
条体变体指在一定条体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自由变体指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表达的音位变体。如兰州话中的/n/和/l/。
对变体的区分可以准确、精密地表音;归纳音位是为了记音的简便。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1.辨义功能。如声母辅音、单韵母的元音和声调都有区别意义作用,都可归纳成一个个音位。这种归纳以“区别性特征”为根据。
2.互补分布。即同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体,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例如,汉语普通话的/a/音位的各个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位置。和[p]在普通话中的分布也不同。
3.当地人的音感差异,是归纳音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如北京话中[m]和 [n]g是互补分布的,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但由于在音感上差别太大,所以不能归在同一个音位中。
音位定义的要点是区别意义,例如[ts]、[ts�0�1]、[s],[t�0�5]、[t�0�5�0�1]、[�0�5](汉语拼音:z、c、s,zh、ch、sh)在普通话是两组不同的音位,在南方许多方言是同一组音位。同理,-[n]、-[�0�7]在普通话是不同的音位,在南方许多方言是相同的音位。同理,[p]、[t]、[k],[p�0�1]、[t�0�1]、[k�0�1](汉语拼音:b、d、g,p、t、k)在汉语里是两组不同的音位,在英语和葡语是同一组音位。英语清辅音送气与不送气不区别意义,以送气为标准音;葡语清辅音送气与不送气也不区别意义,以不送气为标准音。汉语“八趴”“答他”“该开”意义完全不同,英语葡语却区别不开。语言是表义的,因此音位问题很重要。
不同语言中音位不同,如在汉语中,不同声调代表不同的意义,是一种音位,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只表示感情,同一个词以不同声调发出意义相同,所以声调在英语和法语中不是音位。同样重音在英语中是音位,在汉语和法语中则不是。不送气的清辅音和对应的浊辅音在法语中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和汉语中则意义相同,因而不是音位。[n]和[l]在汉语标准音中是不同的音位,在湖南方言中则相同。“四”和“十”的发音在汉语标准音中是不同的音位,在东北方言中则相同,东北人是依靠不同的声调区分“四”和“十”,因此它们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不是音位。[l]和[r]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是不同的音位,在日语则相同等等。
一个音位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是音位的变体。例如普通话“三”字发音是san,这是标准发音,是音位的“典型”;如果是一个大舌头的人,他的发音可能是than。 S和th属于同一个音位,这个音位有两个变体。条件变体: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如/a/音位有四个变体,它们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由变体:无条件变体,如粤语阳平无条件变为上升调,澳门、花园等词的第二字。
怎样确定一个音位?三条标准: 1、辨义功能;2、互补分布;3、音感差异。普通话“三”[san] 说成[than]。[s]、[th](齿间音[θ])不分,在普通话中不起辨义作用,同属一个音位;在英语中,[s]、[th]是能辨义的,sing(唱歌)thing(东西)的意思不同,所以属于两个音位。互补分布是指甲在这个环境中永不出现,乙却可以出现,两者不发生冲突,例如 [u] 永远不出现在 [j]、[q]、[x] 后面,[ü] 却永远要出现在 [j]、[q]、[x] 后面,两者不冲突,于是在此条件下[u]可以代替 [ü] 。
音位表示法: 两条斜线之间表示一个音位。例如普通话 /n/和/l/是两个不同的音位,粤语中/l/ 是一个音位,[n]是/l/音位的变体。普通话有辅音音位、元音音位和声调音位。声调音位简称“调位”,例如普通话四声的调位是/1/、/2/、/3/、/4/;或者是/55/、/35/、/214/、/51/。我们说去声的调位是/4/或/51/,这是去声调位的典型,半上的调值[53],是/4/或/51/这个调位的变体。
普通话的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声调音位就是根据音位理论整理出来的。例如普通话声调不止四个,除了阴阳上去之外还有半上声、半去声、轻声等等,轻声的调值又有好几个,但用音位理论考察,原来那么多不同的调值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半去声是在另一个去声的后面才有;轻声的调值是根据前一音节而变的,都是“条件变体”。
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有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普通话里,除个别情况外,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韵母内部又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从《普通话音节结构表》可以看出,普通话音节结构有以下特点:
(一)每个音节最少要由三个成分组成,即声母、韵牧、声调。它的声母可以是零声母,韵母中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必须有韵腹。例如:“吴(ú)”由零声母、韵腹u和阳平声调组成。
(二)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五个成分组成,例如:“娟”(juān),由声母j、韵头ü、韵腹a、韵尾n和阴平声调组成。
(三)音节中必须有元音因素,至少一个,最多有三个,而且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
(四)韵头只能由i u ü充当,韵尾由原因i o u或鼻辅音n ng充当。各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如果韵母不止一个元音时,由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发音较响亮的元音充当韵腹。
(五)辅音音素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或末尾(作韵尾),没有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
(六)单韵母(除舌尖韵母-I前、后外),腹韵母和鼻韵母(除eng ong外)都能自成音节,其声母是零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