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技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一词多义
1、坐:(坐下)、(通“座”,座位)
2、乳:(喂奶) 、(乳头)
3、而:(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连词,表顺承)
4、妙:(妙处,名词) 、(奇妙,形容词)
5、指:(手指) 、(指明)
二、词类活用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白话译文: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
2、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
白话译文: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3、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活用为状语,远远地。)
白话译文:远远地听到深巷中有狗叫。
4、妇抚儿乳(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
白话译文:妻子抚慰孩子喂奶。
5、妇手拍儿声(手:名词活用为状语,用手。)
白话译文: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
三、古今异义
1、会,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
2、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3、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4、间,古义:夹杂 ,今义:事物两端之间。
5、股,古义:大腿 ,今义:指机关团体中的组织单位;或作量词;或称集合资金中的一份;或指屁股(即臀)。
原文选段: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白话译文: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此文出自清代·林嗣环《口技》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三个场面: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由醒而梦,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文章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本书是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书。作者林嗣环。
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安溪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
林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
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顺承)
妙:众妙毕备(妙处,名词) 以为妙绝(奇妙,形容词)
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消失)
备:众妙毕备(具备)
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
一时:同时,立刻
作: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发出)
古今异义
会,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会宾客大宴)
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稍稍正坐)
间,古义:夹杂 今义:事物两端之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股,古义:大腿 今义:指机关团体中的组织单位;或作量词;或称集合资金中的一份;或指屁股(即臀)
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几欲先走)
是,古义:这,那 今义:判断动词(当是时)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虽人有百手)(初一课本注释)
善,古义:擅长 今义:善良(京中有善口技者)
名,古义:指明 今义:名字,或作量词(不能名其一处)
微,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微小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词类活用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句意: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
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活用为状语,远远地。)
妇抚儿乳(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
妇手拍儿声(手:名词活用为状语,用手。)
众妙毕备(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妙处)
群响毕绝(响:动词活用为名词,响声)
2013-05-04
先人心血,岂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