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从大到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无线电波波长0.1毫米~3000米,微波波长0.1毫米~1米,红外线波长0.76微米~1毫米,可见光波长0.38微米~0.76微米,紫外线波长10纳米~0.38微米,X射线波长1皮米~10纳米,γ射线波长10^-10~10^-14米。
扩展资料
电磁波是由光子组成的,宇宙深处的星体发射的电磁波含有大量光子,光子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分散,距离星体越远,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子数越少,表现为电磁波的能量的衰减。而电磁波频率的改变量很小。
自然界中各类辐射源的电磁波谱是相当丰富、相当宽阔的,与光电子成像技术直接有关的是其中的X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谱,它们的特征参量是波长λ、频率f和光子能量E。
三者的关系是f=c/λ,E=hf=hc/λ和E=1.24/λ,式中,E和λ的单位分别是eV(电子伏)和μm,h为普朗克常数(6.6260755X10 J·S);c为光速,其真空中的近似值等于3X10m/s,在工程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习惯,采用不同的频谱参量计量单位。
对x线,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常用μm、nm表示波长;对无线电频谱,用Hz或m来分别表示其频率和波长;对高能粒子辐射,常用eV表示能量。
由物理学可知,“辐射”的本质是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并交换能量的结果,低能级电子受到某种外界能量激发,可跃迁至高能级,当这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受激电子落入较低能级时,就会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上述E=1.24/λ,正好将辐射的波长λ与其能量E联系起来。
例如,E高-E低=1.24eV时,辐射的波长λ=1μ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谱
2024-10-17 广告
排序从大到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无线电波波长0.1毫米~3000米,微波波长0.1毫米~1米,红外线波长0.76微米~1毫米,可见光波长0.38微米~0.76微米,紫外线波长10纳米~0.38微米,X射线波长1皮米~10纳米,γ射线波长10^-10~10^-14米。
扩展资料:
电磁波划分方式
1、高频区(高能辐射区)
其中包括x射线,γ射线和宇宙射线。他们是利用带电粒子轰击某些物质而产生的。这些辐射的特点是他们的量子能量高,当他们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波动性弱而粒子性强。
2、长波区(低能辐射区)
其中包括长波、无线电波和微波等最低频率的辐射。它们由电子束管 配合电容、电感的共振结构来产生和接收的,也就是能量在电容和电感之间振荡而形成。它们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波动性。
3、中间区(中能辐射区)
其中包括红外辐射、可见光和紫外辐射。这部分辐射产生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在红外区辐射主要产生于分子的转动和振动;而在可见与紫外区辐射主要产生于电子在原子场中的跃迁。这部分辐射统称为光辐射,这些辐射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中 ,显示出波动和粒子双重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波谱
2013-05-04
推荐于2017-11-25
一般无线电波:3*10^4--10^-4
红外线:3*10^-4--7.7*10^-7
可见光:7.7*10^-7--4*10^-7
紫外线:4*10^-7--6*10^-9
x射线:10^-8--10^-12
伽马射线:10^-11以下
1)紫外线和x射线的波长有部分重叠
2)10^4...10的4次方,10^-4...10的负4次方 (我印象中是这样,不过我觉得我没有记错!(*^__^*) 嘻嘻……)
2.伦琴射线(X射线)0.01×10^-9到10×10^-9米
3.紫外线0.1×10^-7到3.8×10^-7米
4.可见光3.8×10^-7到7.8×10^-7米
5.红外线7.8×10^-7到10^-3米
6.无线电波10^-3到3000米,其中10^-3到1米属于微波(微波也是无线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