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政治的关系?

 我来答
血色黄昏的黄昏
2017-06-27 · 知道合伙人军队行家
血色黄昏的黄昏
知道合伙人军队行家
采纳数:7174 获赞数:76442
1984年在广州军区第一通讯总站,通过无线电修理技术考核认证,获得两次部队专业嘉奖。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科技与政治的关系即——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关系以及相悖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政治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科技需要政治的稳定和支持,科技同样不断渗透进了人们的政治生活,改变了政治的运行机制等因素。二者之间开始不断融合的同时,价值取向的背离也是日渐明显和扩大。

一,科技需要政治 

历史上的科技系统,曾经以个体小规模的基础性研究为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科技系统中,科研活动的主体通常由科学家个人或科学小组组成,由他们自行设定问题、独自执行、探索式解决。科学家科研活动中大多采用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小,需要的研究经费相对较少。研究经费常有研究者自行筹募,或个人的资助。由于科学研究成果多为基础性研究,科研成果的实际作用不太明显,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这时的科技系统相对封闭,对政治系统的需求不迫切。

但到了19世纪末,随着科技系统的发展,出现了规模化的集团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地位越来越高,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已发展为一种社会事业,出现了第一批职业科学家,进而形成了科学家的特定集团——科学共同体。科学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建制,成为了一种社会力量。科学逐渐进入了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和研究目标宏大。科学研究要么需要巨额投资建设、运行和维护大型研究设施的“工程式”大科学研究,如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要么需要跨学科合作的大规模、大尺度的前沿性科学研究项目,通常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开展研究,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 

(2)科研活动的目的即重视理论的研究,也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以目标为导向,协作为特点,更多的考虑社会需求的研究形式,经费为国家、企业等资助等等。

(3)科研活动受社会范式的制约和影响较大。为了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现代科学研究总是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而社会也往往更倾向于资助那些能带来直接效益的研究。

(4)科学研究受目标的指引,使科学研究失去了自由竞争的空间。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总是受特定的科学目标的指引,科研协作和科研设施都是为这一特定的目标服务, 科学前进的方向直指这一目标。

这时的科技系统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总的社会规模上,还是研究项目尺度上都是以前的科技系统所不能比拟的。科技系统中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单个的大科学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模式趋向由一国主持逐步向多国合作发展。这些特定和要求是单个的科技系统所无法满足的,它不得不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帮助。而政治系统在资源上的优势和组织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科技系统无法忽视和不能避免的选择。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联姻是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要求。

二,政治需要科技

政治系统需要科技系统为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科学与政治的结合也是政治的迫切需要。再没有什么比提倡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更能促进这样圆满的政治的实现了。通过周密的考察,我们发现有用的技术和科学是文明社会和自由政体的基础。”而科技在社会生活毋庸置疑的实际作用,也是政治系统所不能忽视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而科技在军事、国防、国际政治的巨大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原子弹的应用效果和战略意义。二战时期苏美两国的太空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结合具有其必然性——这是由科学与政治之间内在的相互需要决定的。“这种结合使得科学的前途不仅仅只是科学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即科学的前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形成正确的政治判断和取得执行这种判断的政治权利”。

三, 政治与科技的相悖关系

政治与科技的相悖关系即相互的不协调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关系。

1,科技系统中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政治系统的相悖。集中体现在科技成果具有危害性的应用和科技与社会的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上。例如DDT的应用,开始在农业、军事、卫生医疗上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后来,因稳定高效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而大规模杀伤武器及生化武器的开发应用更让人不寒而栗。比如二战时期细菌战、毒气战、原子弹的应用。

而科技与社会的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人类的宗教信仰与科技的矛盾。当克隆人成为事实,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又如何放置,人类的尊严又何在呢。而当科学家成为社会职业角色之后,科学已不再是单纯地探索自然奥秘的个人目的和唯一目的。它也成为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例如国家)和赞助者(例如企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的动机改变了。有一些人违背职业伦理道德甚至是社会伦理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智囊和利益的舆论维护者,有些人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不得不对科技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行为进行规范。

2,政治系统的特定目的与科技系统中科研活动的相悖。首先,政治中的意识形态对科研活动过分干涉常常违背科学精神甚至达到“泛政治化”的程度。谈到政治必定有意识形态,更会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这些常常会干涉科研活动的独立性。科研的目的、选题、过程、成果都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涉甚至是控制。比如在高端科学技术的保密就违背科学的普遍性原则。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价值中立的原则成为一种理想。这些状况已经不仅仅在技术领域,在科学理论领域也有存在。

其次,政治系统对科学家本身及其科研活动的自由度的限制。小科学时代,政治与科学的联系不紧密,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有很强的自由度,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可以成为科学的王者。而在现代社会科学家就很难成为特定领域的无冕之王。这种现象最为科学家反感,也是他们呼吁科学保持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如何处理好科技与政治的结合问题 

首先,在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的作用中坚决杜绝“泛政治化”现象。“泛政治化”倾向违背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政治与科学是虽然是相互作用的,但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用政治的权利去对科学上纲上线。“泛政治化”往往过分扩大政治的空间,而挤占了经济、文化和学术等的发展空间。而当政治的空间被无限扩大之后,经济、文化和学术的发展空间,自然也就无限地缩小了。政治系统要给予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中的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和科学共同体的社会作用。但尊重科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让其放任自流,科学研究若不被有效控制,则易误入歧途,科学成果被滥用。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中,虽然无法强迫科学家接受统一的道德价值标准,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民主和法制的渠道来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的限制或导向作用,使科学在既不丧失其特有的批判理性同时,又不会偏离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只有正确处理好科技系统与政治系统的交集问题,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也才能更有利与政治秩序维护,进而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科技系统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政治系统。从而使科学在既不丧失其特有的批判理性的同时,又不会偏离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使科研的活动及科研成果的应用中被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科技系统作为一种文化要素与其它要素一起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努力。

总之,科学发展到今天,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它不可能在回到以前的自由主义的状态。它与经济、政治等系统进行广泛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是必然的,它与政治系统出现交集是它们共生又相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它的发展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必然的。 

舒鋮
2019-07-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91
展开全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是第一发展体,政治是人类学的结合体,三个结合体创见世界共同体,结合发展,共享资源,共享科技,文化的结合体,这就是科技与政治的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今天的陶朱公
2013-05-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万
展开全部
良好的政治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反之抑制。科技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变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崔玉书0T
2013-05-07 · TA获得超过6.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亿
展开全部
基本上没有关系。当然,有人空想那是例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uht9999
2013-05-0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1386万
展开全部
都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相互促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