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起死》赏析,答得好追加30分,急!!!!!!!!

《起死》赏析,不要整个《故事新编》的,200字左右,实在不行多一点也可以,答得好就追加30分,急!!!!!!!!!!!!!!!... 《起死》赏析,不要整个《故事新编》的,200字左右,实在不行多一点也可以,答得好就追加30分,急!!!!!!!!!!!!!!! 展开
 我来答
公羊漠N
2020-03-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9
展开全部
庄子一时兴起,给蓬草间的一个骷髅起死。大概,也无非是想让他跟自己“谈谈闲天”罢。不料,这竟是商纣王时候的陈死人,被人一闷棍打死,不但抢走了财物,而且剥去了衣服。复活过来的,乃是赤条条一个大汉。凭庄子怎么解释,汉子拒不接受自己已经死了五百年的事实。他没有聊天的闲心,只关心自己的衣服和随身物品的去向,并进一步推论这些东西是庄子谋了去,抓住庄子不放。庄子宣讲等生死齐贵贱,所以有衣服也就是没衣服的道理无效,于是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是《起死》前一半,故事从《庄子》外篇的《至乐》取材。原材料并不长,全文照录: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①

对照小说,鲁迅的改造,举其大者有三:
第一,把髑髅复活,在原文里仅只是一个设想,小说里却当真实行了。
第二,这段文字里,庄子有意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发出一通稷下学士式的夸夸其谈,然后才借髑髅之口说出了自己真意。鲁迅不容他这么扮猪吃老虎,小说里的庄子虽然滑稽,嘴里的议论,却是《齐物论》里的精义。
第三,不论怎么说,原来髑髅和庄子之间的辩难,总还是两个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小说里,死而复生的这位杨家庄的杨大,却不幸并不是读书人。



把知识分子(尤其是哲学家)置诸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超卓的思考水准和拙劣的处世能力之间的强烈反差,常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此种桥段,往往既为阅读者所乐见(泰勒斯仰观天文时掉进坑里,而为婢女所笑的故事,流传何其之广),复为写作者所擅长(既然捉笔弄墨,知识分子气多少总是有些的)。平庸如《封神演义》的作者,写起姜子牙受老婆的气来,也多了些风趣,何况鲁迅这样了不起的小说家?这自然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一段。
比照鲁迅的其他小说,且套那个被说滥了的“孤独者/庸众二元对立模式”罢,似乎也套得上。这复活的汉子,已经身在五百年后,却仍然“尸祝往事” ②,拒不承认早已改朝换代,可谓昧于天下大势,又“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自然也是“庸众”或“看客”中的一员。庄子对这汉子摆事实讲道理,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又何尝不是一位“清醒的孤独者”?
于是,问题来了。
鲁迅写愚民,是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而写孤独者,又历来“笔锋常带感情”。何以这一回,《起死》里的汉子似乎只见其可怜可笑而未见可恨,鲁迅并未给他“顺手一枪”?而对庄子的狼狈处境,鲁迅则不说有几分幸灾乐祸,至少也绝不同情?



《起死》写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这一年,鲁迅写了七篇《论“文人相轻”》,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文章,极论写为文做人,非有“是非”不可。如:

昔之名人说“恕”字诀;——但他们说,对不知恕道的人,是不恕的;——今之名人说忍字诀,春天的论客以“文人相轻”混淆黑白,秋天的论客以“凡骂人的与被骂的一古脑儿变为丑角”抹杀是非。冷冰冰阴森森的平安的古冢中,怎么会有生人气?③

不消说,鲁迅的论敌们,为了说明争论之无谓,是热爱引用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或者,这便是鲁迅写《起死》的一个重要动因。一团和气则无生人气,那便从《庄子》里拿过一个死人来。看看用生死齐一的高论面对现实,是怎么一个结果。
不论是读鲁迅的作品或传记,都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印象,便是他身上极少传统上所谓的“文人气”。重实干而恶“高论”,大概也算少文人气的表现之一。《故事新编》中关涉先秦诸子的三篇,《起死》写庄子,固然多是挖苦,《出关》中对老子的态度也是戏谑为主。唯独《非攻》里的墨子,几乎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正面的形象。
大概,诸子中唯独老庄最多高论,而墨子却是实干家。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如夏瑜,如吕纬甫,如魏连殳,结局或以死亡,或以消沉,然而,他们都曾经是行动者。即使后来外表上不得不泯然众人,内心仍有极强烈的痛苦。这痛苦,便是鲁迅与他们的同情所在。
至于像庄子这样从根本上就拒绝行动的孤独者,鲁迅就是另一种态度了。



说鲁迅不喜庄子,当然也不尽然。《汉文学史纲要》里的极高评价: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④

自然是显证。另外,鲁迅推崇魏晋,对嵇康尤其还有些偏爱,而论魏晋时代,总不可能扣除掉庄子的影响。
大概,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文艺范围以内的和文艺范围以外的,正该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若谈到政治人格,则秦晖的见解,几可为不刊之论:

苟且而出于无奈,亦不足责。但庄周的苟且却不是自承无奈,而是把它奉为崇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真伪、有无、是非、善恶都可以不分,或者说都不可分……我国传统时代的一大弊病是言行不一,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只说不做,法家那一套关于“法、术、势”的厚黑学只做不说,所谓“儒表法里”是也。而道家的上述诡辩论则为本来难以相容的“儒表”与“法里”提供了关键性的粘合剂,为逻辑上磨擦剧烈的王道之表与霸道之里加注了有效的润滑油。⑤

先秦的那位蒙漆园吏品性如何,基本无从讨论。但后世确实往往由人格卑劣之徒,拿庄子作自己的挡箭牌。汉朝人讲道家的时候多说黄老,庄子很被冷落。一直到东汉末的马融提倡,庄学才大兴。

(马)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⑥

放弃做人操守的理由,就是“老庄所谓”。后世这样的例子,从来也不少见。



《起死》的后半部分,大有深意。旁的孤独者面对庸众,往往是彻底的无奈和绝望。庄子却只是一时的狼狈,很快,他便有了对策,——“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
巡士闻声而来,和庄子套起了近乎,因为他们的“局长也是一位隐士,带便兼办一点差使,很爱读您老(指庄子)的文章”。听说庄子此行是要去见楚王的,那敬意就更了不得,于是汉子被吓得退走到乱蓬里,借助官府的权力,庄子轻轻松松的脱了身。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庄子一时兴起,给蓬草间的一个骷髅起死。大概,也无非是想让他跟自己“谈谈闲天”罢。不料,这竟是商纣王时候的陈死人,被人一闷棍打死,不但抢走了财物,而且剥去了衣服。复活过来的,乃是赤条条一个大汉。凭庄子怎么解释,汉子拒不接受自己已经死了五百年的事实。他没有聊天的闲心,只关心自己的衣服和随身物品的去向,并进一步推论这些东西是庄子谋了去,抓住庄子不放。庄子宣讲等生死齐贵贱,所以有衣服也就是没衣服的道理无效,于是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这是《起死》前一半,故事从《庄子》外篇的《至乐》取材。原材料并不长,全文照录: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①
  
  对照小说,鲁迅的改造,举其大者有三:
  第一,把髑髅复活,在原文里仅只是一个设想,小说里却当真实行了。
  第二,这段文字里,庄子有意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发出一通稷下学士式的夸夸其谈,然后才借髑髅之口说出了自己真意。鲁迅不容他这么扮猪吃老虎,小说里的庄子虽然滑稽,嘴里的议论,却是《齐物论》里的精义。
  第三,不论怎么说,原来髑髅和庄子之间的辩难,总还是两个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小说里,死而复生的这位杨家庄的杨大,却不幸并不是读书人。
  
  二
  
  把知识分子(尤其是哲学家)置诸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超卓的思考水准和拙劣的处世能力之间的强烈反差,常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此种桥段,往往既为阅读者所乐见(泰勒斯仰观天文时掉进坑里,而为婢女所笑的故事,流传何其之广),复为写作者所擅长(既然捉笔弄墨,知识分子气多少总是有些的)。平庸如《封神演义》的作者,写起姜子牙受老婆的气来,也多了些风趣,何况鲁迅这样了不起的小说家?这自然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一段。
  比照鲁迅的其他小说,且套那个被说滥了的“孤独者/庸众二元对立模式”罢,似乎也套得上。这复活的汉子,已经身在五百年后,却仍然“尸祝往事” ②,拒不承认早已改朝换代,可谓昧于天下大势,又“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自然也是“庸众”或“看客”中的一员。庄子对这汉子摆事实讲道理,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又何尝不是一位“清醒的孤独者”?
  于是,问题来了。
  鲁迅写愚民,是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而写孤独者,又历来“笔锋常带感情”。何以这一回,《起死》里的汉子似乎只见其可怜可笑而未见可恨,鲁迅并未给他“顺手一枪”?而对庄子的狼狈处境,鲁迅则不说有几分幸灾乐祸,至少也绝不同情?
  
  三
  
  《起死》写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这一年,鲁迅写了七篇《论“文人相轻”》,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文章,极论写为文做人,非有“是非”不可。如:
  
  昔之名人说“恕”字诀;——但他们说,对不知恕道的人,是不恕的;——今之名人说忍字诀,春天的论客以“文人相轻”混淆黑白,秋天的论客以“凡骂人的与被骂的一古脑儿变为丑角”抹杀是非。冷冰冰阴森森的平安的古冢中,怎么会有生人气?③
  
  不消说,鲁迅的论敌们,为了说明争论之无谓,是热爱引用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或者,这便是鲁迅写《起死》的一个重要动因。一团和气则无生人气,那便从《庄子》里拿过一个死人来。看看用生死齐一的高论面对现实,是怎么一个结果。
  不论是读鲁迅的作品或传记,都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印象,便是他身上极少传统上所谓的“文人气”。重实干而恶“高论”,大概也算少文人气的表现之一。《故事新编》中关涉先秦诸子的三篇,《起死》写庄子,固然多是挖苦,《出关》中对老子的态度也是戏谑为主。唯独《非攻》里的墨子,几乎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正面的形象。
  大概,诸子中唯独老庄最多高论,而墨子却是实干家。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如夏瑜,如吕纬甫,如魏连殳,结局或以死亡,或以消沉,然而,他们都曾经是行动者。即使后来外表上不得不泯然众人,内心仍有极强烈的痛苦。这痛苦,便是鲁迅与他们的同情所在。
  至于像庄子这样从根本上就拒绝行动的孤独者,鲁迅就是另一种态度了。
  
  四
  
  说鲁迅不喜庄子,当然也不尽然。《汉文学史纲要》里的极高评价: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④
  
  自然是显证。另外,鲁迅推崇魏晋,对嵇康尤其还有些偏爱,而论魏晋时代,总不可能扣除掉庄子的影响。
  大概,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文艺范围以内的和文艺范围以外的,正该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若谈到政治人格,则秦晖的见解,几可为不刊之论:
  
  苟且而出于无奈,亦不足责。但庄周的苟且却不是自承无奈,而是把它奉为崇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真伪、有无、是非、善恶都可以不分,或者说都不可分……我国传统时代的一大弊病是言行不一,儒家的那一套仁义道德只说不做,法家那一套关于“法、术、势”的厚黑学只做不说,所谓“儒表法里”是也。而道家的上述诡辩论则为本来难以相容的“儒表”与“法里”提供了关键性的粘合剂,为逻辑上磨擦剧烈的王道之表与霸道之里加注了有效的润滑油。⑤
  
  先秦的那位蒙漆园吏品性如何,基本无从讨论。但后世确实往往由人格卑劣之徒,拿庄子作自己的挡箭牌。汉朝人讲道家的时候多说黄老,庄子很被冷落。一直到东汉末的马融提倡,庄学才大兴。
  
  (马)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⑥
  
  放弃做人操守的理由,就是“老庄所谓”。后世这样的例子,从来也不少见。
  
  五
  
  《起死》的后半部分,大有深意。旁的孤独者面对庸众,往往是彻底的无奈和绝望。庄子却只是一时的狼狈,很快,他便有了对策,——“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
  巡士闻声而来,和庄子套起了近乎,因为他们的“局长也是一位隐士,带便兼办一点差使,很爱读您老(指庄子)的文章”。听说庄子此行是要去见楚王的,那敬意就更了不得,于是汉子被吓得退走到乱蓬里,借助官府的权力,庄子轻轻松松的脱了身。
  还是鲁迅自己的话:“登仕,是 饭之道,归隐,也是 饭之道。”⑦隐与官,原是一伙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