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P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一点,过点P作BA,AC的垂线,垂足是E,F,点D为BC的中点
(1)求证:DE⊥DF;(2)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DE⊥DF是否成立?说明理由。急!!!快快!!!!...
(1)求证:DE⊥DF;(2)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DE⊥DF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急!!!快快!!!!
展开
3个回答
2013-05-09
展开全部
证明:
∵PE⊥AB,PF⊥AC,∠BAC=90º
∴四边形AEPF是矩形
∴PE=AF
∵⊿B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PE=AF
连接AD
∵D为BC中点
∴AD=½BC=BD
AD⊥BC
∴AD平分∠BAC,∠FAD=45º=∠B
∴⊿ADF≌⊿BDE(SAS)
∴∠ADF=∠BDE
∵∠ADE+∠BDE=∠ADB=90º
∴∠ADE+∠ADF=∠EDF=90º
∴DE⊥DF
∵PE⊥AB,PF⊥AC,∠BAC=90º
∴四边形AEPF是矩形
∴PE=AF
∵⊿B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PE=AF
连接AD
∵D为BC中点
∴AD=½BC=BD
AD⊥BC
∴AD平分∠BAC,∠FAD=45º=∠B
∴⊿ADF≌⊿BDE(SAS)
∴∠ADF=∠BDE
∵∠ADE+∠BDE=∠ADB=90º
∴∠ADE+∠ADF=∠EDF=90º
∴DE⊥DF
展开全部
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该题应该是有问题的,跟你提个思路,以BC为X轴,以D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利用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当且仅当直线AB斜率为1时,才会有∠EDF为直角,此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该题应该是有问题的,跟你提个思路,以BC为X轴,以D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利用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当且仅当直线AB斜率为1时,才会有∠EDF为直角,此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追问
八
追答
如果是八年级学生,那么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就不太适合了,通过建坐标系的方法可以确定你的题目少个条件,当且仅当△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才会有DE⊥DF,当然,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DE⊥DF也成立,此时相应的E和F也在两腰的延长线上。这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性质都容易证明。下面给出延长线上的证明。
证明:当△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PEAF为矩形,AF=PE,且∠PBE=45°,则BE=PE=AF,由于D为中点,∴BD=AD,而∠EBD=∠FAD=135°,所以△EBD≌△FAD(边角边),所以∠BDE=∠ADF,所以∠EDF=∠BDA=9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若将题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正,否则不一定成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