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一个人么?王宝钏和那个结婚了?
推荐于2017-12-15
展开全部
在戏曲舞台上,《汾河湾》、《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上演的是薛仁贵及其后代的戏。而《王宝钏》、《三击掌》、《大登殿》等戏演的则是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戏。戏曲中薛仁贵与薛平贵仅一字之差,背景年代相同,均为唐代,剧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何在戏曲舞台上会出现两薛并演?二者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经考证史料和走访有关人士,历史上的真实及戏曲中的如何演绎也渐露冰山一角。
薛仁贵与柳英环
民间传说薛仁贵之妻有三个名字,《孤本元明杂剧》中称柳迎春,《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称其为柳金花,但是晋南蒲剧中却一直用柳英环这个名字。有关专家认为,柳英环在河津市生活了几十年,因此,晋南蒲剧中用的名字应该较为真实。
戏剧及评书中反映,柳英环生活在一个员外之家,属大家闺秀。一次和嫂嫂出游,见家中长工薛仁贵天寒衣单,冻卧雪中,她便心生怜悯,回房取棉衣相赠时,因风吹灯灭,错将父亲赠给她的“红绫袄”给了薛仁贵。不料,其父发现后认为其败坏门风,要逼其自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和奶妈逃出家门,与薛仁贵在破庙相遇,寒窑成亲。薛仁贵幼年习武,练得一身武艺,每日汾河湾打雁维持生计。唐贞观后期,李世民亲自率军东征高丽(今朝鲜),薛仁贵应募从军。柳英环则在寒窑苦度日月。由于战功显赫,薛仁贵18年后被封为平辽王,衣锦还乡,夫妻团聚。《薛仁贵征东》评书及诸多戏剧中有详细的剧情,《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得是他儿子和孙子的事,人们统称为“薛家将传奇”。
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传,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贵历尽风险,屡遭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后来,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18年后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结局圆满。
历史上的真实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唐朝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炀帝大业10年(公元6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岁。他一生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他的征战事迹,《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有两种说法。
某年某月已无从考证。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一当地名医探问后得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该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戏曲舞台上便出现了“两薛并存”的局面。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英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
两个寒窑一处真实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岗上有薛仁贵寒窑,而在西安市大雁塔东南方不远,王宝钏寒窑也每天游人如织。两个寒窑又是怎么回事呢?
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修仁村,村东有一土岗,状似卧虎,又加之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故曰白虎岗,寒窑便处于白虎岗上,相传明清时期土炕灶迹尚存。窑南有白袍窑一孔,内塑有薛仁贵夫妻泥像两尊,战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射雁塔。薛仁贵寒窑也称薛仁贵故里。目前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河津市斥资一亿元开发薛仁贵故里的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近年来,王宝钏寒窑从规模及开发的程度上来看比薛仁贵寒窑要大,也有规模,笔者3月上旬前往参观,它位于西安市南效曲江池东南鸿固塬上的鸿沟坡岸,又称曲江寒窑。在寒窑景区内,笔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史料对薛平贵及王宝钏的记载。寒窑简介上称,实据戏曲《五典坡》所载而建,内有王宝钏祠堂,清朝后期修建,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又对其进行了修葺。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景区内有“飘彩楼”、“王宝钏祠”、“贞烈殿”、大雄宝殿、寒窑遗址等等建筑及景点。据寒窑负责人刘林介绍,寒窑景区总投资300多万元,平均每年有近10万名游客。
既然薛平贵是由于种种原因根据薛仁贵的传奇人生演绎而来,历史并无此人,那么,两个寒窑也只能是一处真实了。
薛仁贵与柳英环
民间传说薛仁贵之妻有三个名字,《孤本元明杂剧》中称柳迎春,《薛仁贵征东》小说中称其为柳金花,但是晋南蒲剧中却一直用柳英环这个名字。有关专家认为,柳英环在河津市生活了几十年,因此,晋南蒲剧中用的名字应该较为真实。
戏剧及评书中反映,柳英环生活在一个员外之家,属大家闺秀。一次和嫂嫂出游,见家中长工薛仁贵天寒衣单,冻卧雪中,她便心生怜悯,回房取棉衣相赠时,因风吹灯灭,错将父亲赠给她的“红绫袄”给了薛仁贵。不料,其父发现后认为其败坏门风,要逼其自尽。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和奶妈逃出家门,与薛仁贵在破庙相遇,寒窑成亲。薛仁贵幼年习武,练得一身武艺,每日汾河湾打雁维持生计。唐贞观后期,李世民亲自率军东征高丽(今朝鲜),薛仁贵应募从军。柳英环则在寒窑苦度日月。由于战功显赫,薛仁贵18年后被封为平辽王,衣锦还乡,夫妻团聚。《薛仁贵征东》评书及诸多戏剧中有详细的剧情,《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得是他儿子和孙子的事,人们统称为“薛家将传奇”。
薛平贵与王宝钏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大致如下:
相传,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慧。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经过彩楼抛绣球,她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嫁给薛平贵住进了寒窑。后来,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薛平贵历尽风险,屡遭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后来,薛平贵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的国主。18年后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会,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结局圆满。
历史上的真实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唐朝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隋炀帝大业10年(公元614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农历二月二十一日卒,享年70岁。他一生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他的征战事迹,《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有两种说法。
某年某月已无从考证。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于怀,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一当地名医探问后得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该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戏曲舞台上便出现了“两薛并存”的局面。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英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
两个寒窑一处真实
在河津市修村的白虎岗上有薛仁贵寒窑,而在西安市大雁塔东南方不远,王宝钏寒窑也每天游人如织。两个寒窑又是怎么回事呢?
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修仁村,村东有一土岗,状似卧虎,又加之传说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故曰白虎岗,寒窑便处于白虎岗上,相传明清时期土炕灶迹尚存。窑南有白袍窑一孔,内塑有薛仁贵夫妻泥像两尊,战马一匹。村南有白虎塔一座,又名射雁塔。薛仁贵寒窑也称薛仁贵故里。目前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河津市斥资一亿元开发薛仁贵故里的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近年来,王宝钏寒窑从规模及开发的程度上来看比薛仁贵寒窑要大,也有规模,笔者3月上旬前往参观,它位于西安市南效曲江池东南鸿固塬上的鸿沟坡岸,又称曲江寒窑。在寒窑景区内,笔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史料对薛平贵及王宝钏的记载。寒窑简介上称,实据戏曲《五典坡》所载而建,内有王宝钏祠堂,清朝后期修建,民国二十三年,杨虎城之母孙一莲捐资又对其进行了修葺。1984年6月,当地乡政府又出资修建,1985年2月2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景区内有“飘彩楼”、“王宝钏祠”、“贞烈殿”、大雄宝殿、寒窑遗址等等建筑及景点。据寒窑负责人刘林介绍,寒窑景区总投资300多万元,平均每年有近10万名游客。
既然薛平贵是由于种种原因根据薛仁贵的传奇人生演绎而来,历史并无此人,那么,两个寒窑也只能是一处真实了。
2013-05-14
展开全部
我国民间传说的薛平贵故事来源甚古,过去人都以为是由薛仁贵故事转变出来的;实则以薛仁贵为中心的旧剧《汾河湾》,绝不如以薛平贵为中心的旧剧《武家坡》在民间传说里占有势力,恐怕《汾河湾》反倒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薛平贵故事显是人民喜爱的古代传说;王家三位姑娘,金川、银川、宝川的命名,以及剧中若干穿插都带有民间的朴实的风味,虽然薛平贵故事不见于元曲,然而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存在而只流传在西北一带。京剧《武家坡》本是由秦腔借来的,其事既不出正史而偏偏附会到唐代,且提到西凉,所以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
西安武家坡王宝钏寒窑,作为一个古迹,已在多年前修复并对外开放,其中还塑有薛平贵、王宝钏像及红鬃烈马。这一古迹的产生,实际上只是出于一种传说,它是由旧剧《武家坡》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而来的。但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法倒有多种。
薛、王故事的出现,最早约在唐、宋之际,因此,较多的看法认为它是薛仁贵与迎春故事的演变,因为演薛、王故事的《武家坡》,与演薛、柳故事的《汾河湾》情节十分相似。过去持这一观点的较普遍,今天也仍大有人在。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薛平贵即是后晋石敬塘,见于近人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其说云:薛平贵、王宝钏故事,计由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银空册、算粮大登殿为止。石为后唐李氏婿,又为契丹所立,国号晋,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实指长乐老冯道,故薛平贵实乃石敬塘之化名。但考证,石敬塘实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这里既称他是李氏婿,不知为何又拉到冯道身上。所以,其事虽略有相符,看来却有穿凿附会之嫌。
王宝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故事系改编来的。今人杨宪益先生在一篇题为《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的考证文章中说:薛平贵故事最早流传于西北民间,颇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后来编成戏曲,是为秦腔,而京剧《武家坡》正是由秦腔借来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而在元代以前只流传于西北一带。因此,故事虽不见于元曲,也不会是薛仁贵故事《汾河湾》的翻版;相反倒有可能《汾河湾》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理由是《格林兄弟童话》中,有篇题为《熊皮》的,与此十分相似。《熊皮》故事大意是:一个军士遇到一个妖人给他一张熊皮,叫他7年不得沐浴修饰,此后就可得到极大财富和终身无忧。这军士后来来到一人家,有三姐妹都非常美丽,但大姐、二姐嫌他丑陋,独有三妹因他救过她的父亲而愿意嫁给他。结婚后,这军士将一枚指环剖分为二,以一半交给妻子作为信物,又出外漫游。他的妻子穿了敝衣,随便两个姐姐如何耻笑,总是安贫守节。7年期满后,这军士衣锦荣归,她们都不认识他;他取出指环认了妻子,大姐、二姐羞愧而死。把这个故事对照《武家坡》中的王氏三姐妹金钏、银钏、宝钏,由三妹宝钏嫁给薛平贵,婚后平贵投戎直到荣归,其中情节都相符。至于“熊皮”怎么会变成薛平贵,杨文认为那是因为在古人的北欧语里,“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与“薛平贵”三个字的音完全相符。为此,杨文认为故事必出于一源,它是由欧洲经西域通过回鹘人传过来的,而当时回鹘在西北地区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
综观以上诸说,来自欧洲之论似乎合情理,但是,《格林兄弟童话》是18世纪初的作品,而薛平贵故事却在10世纪左右已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此,是《童话》取材古中国西北地区民间故事,还是武家坡故事来源于西方,这还是一个疑问。看来,要弄清这一故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安武家坡王宝钏寒窑,作为一个古迹,已在多年前修复并对外开放,其中还塑有薛平贵、王宝钏像及红鬃烈马。这一古迹的产生,实际上只是出于一种传说,它是由旧剧《武家坡》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而来的。但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历史上并无其人其事,那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说法倒有多种。
薛、王故事的出现,最早约在唐、宋之际,因此,较多的看法认为它是薛仁贵与迎春故事的演变,因为演薛、王故事的《武家坡》,与演薛、柳故事的《汾河湾》情节十分相似。过去持这一观点的较普遍,今天也仍大有人在。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薛平贵即是后晋石敬塘,见于近人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其说云:薛平贵、王宝钏故事,计由花园赠金、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平贵别窑、赶三关、武家坡、银空册、算粮大登殿为止。石为后唐李氏婿,又为契丹所立,国号晋,即戏中由西凉归来即皇帝位;其岳父丞相王允,实指长乐老冯道,故薛平贵实乃石敬塘之化名。但考证,石敬塘实为后唐明宗李嗣源之婿,而这里既称他是李氏婿,不知为何又拉到冯道身上。所以,其事虽略有相符,看来却有穿凿附会之嫌。
王宝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故事系改编来的。今人杨宪益先生在一篇题为《薛平贵故事的来源》的考证文章中说:薛平贵故事最早流传于西北民间,颇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后来编成戏曲,是为秦腔,而京剧《武家坡》正是由秦腔借来的。故事可能是唐、宋间西北边疆的产物,而在元代以前只流传于西北一带。因此,故事虽不见于元曲,也不会是薛仁贵故事《汾河湾》的翻版;相反倒有可能《汾河湾》是根据《武家坡》改编的。理由是《格林兄弟童话》中,有篇题为《熊皮》的,与此十分相似。《熊皮》故事大意是:一个军士遇到一个妖人给他一张熊皮,叫他7年不得沐浴修饰,此后就可得到极大财富和终身无忧。这军士后来来到一人家,有三姐妹都非常美丽,但大姐、二姐嫌他丑陋,独有三妹因他救过她的父亲而愿意嫁给他。结婚后,这军士将一枚指环剖分为二,以一半交给妻子作为信物,又出外漫游。他的妻子穿了敝衣,随便两个姐姐如何耻笑,总是安贫守节。7年期满后,这军士衣锦荣归,她们都不认识他;他取出指环认了妻子,大姐、二姐羞愧而死。把这个故事对照《武家坡》中的王氏三姐妹金钏、银钏、宝钏,由三妹宝钏嫁给薛平贵,婚后平贵投戎直到荣归,其中情节都相符。至于“熊皮”怎么会变成薛平贵,杨文认为那是因为在古人的北欧语里,“熊皮”(The bear hide)的译音与“薛平贵”三个字的音完全相符。为此,杨文认为故事必出于一源,它是由欧洲经西域通过回鹘人传过来的,而当时回鹘在西北地区为中西文化交通的媒介。
综观以上诸说,来自欧洲之论似乎合情理,但是,《格林兄弟童话》是18世纪初的作品,而薛平贵故事却在10世纪左右已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此,是《童话》取材古中国西北地区民间故事,还是武家坡故事来源于西方,这还是一个疑问。看来,要弄清这一故事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