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当过乞丐?
当过,是以和尚身份当的。
元朝压榨百姓,民族矛盾尖锐。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广大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
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他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为了活命,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后来因为灾荒,寺庙的租子收不上来,僧人只好分头到各地去化缘。朱元璋也手捧瓦钵当了一名如同叫化子的游方和尚。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回到皇觉寺。
扩展资料:
由于朱元璋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的缘故,明朝建国初年,宫廷饮食虽继承了唐宋,却提出“筵不尚华”的要求。身为开国之君,他的吃喝经常是青菜豆腐红烧肉,不改平民本色。
上崇俭,下面的人也知道节约。有些大臣用菜粥招待朝廷使者,有些地方大员,每天所食不过猪肉一斤,豆腐两块,蔬菜一把。民间人家宴会,也是简单,几盘水果,数碟菜肴即可。
陆容《菽园杂记》记载,当时江西地方有些人家吃饭,第一碗只吃寡饭,吃到第二碗才夹莱。吃肉只买猪内脏,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内脏没有骨头,吃起来不会浪费。
摆在酒席上的果盘纯粹是一种装饰,只有最中间的可以吃,其他水果用木头雕刻而成。就连祭祀用的食品也是临时从食店里租来的,祭祀完了再送回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朝廷的腐败,到明中叶,朴素的社会风气烟消云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明代饮食之风的转变
推荐于2017-06-07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05-17
历史上的朱元璋17岁出家当和尚,也就是说17之前一直在家生活,父母都在,也不可能当乞丐,17岁之后,作为游方僧,也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但是起码还可以到别的寺院弄些斋饭吃,不是真正的乞丐。
灾年不是乞丐又能怎样,照样没饭吃,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弟没有当乞丐,结果都饿死了。估计当乞丐也是死路一条,如果当乞丐可以活命,为什么朱元璋一家人不去当乞丐,而是活活饿死,说明当乞丐也不是一条生路。
朱元璋当和尚,那是因为元朝统治者信奉佛教,出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罢了。所以朱元璋当和尚还是没有饿着他,否则他哪里来的力气,还是武林高手,有时间练习武术,灾荒毕竟是有时间性的,饥荒过去后,总是能够碰上好年景。
所以历史上的朱元璋仅仅做过3年的游方僧,还不算是职业的乞丐阶层,乞丐朱元璋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