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帝尝奉皇太后燕大安阁,阁中有故箧,问邦宁曰:“此何箧也?”对曰:“此世祖贮裘带者。臣闻有圣训曰:‘藏此以遗子孙,使见吾朴俭,可为华侈之戒。’”帝命发箧视之,叹曰:“非卿言... 帝尝奉皇太后燕大安阁,阁中有故箧,问邦宁曰:“此何箧也?”对曰:“此世祖贮裘带者。臣闻有圣训曰:‘藏此以遗子孙,使见吾朴俭,可为华侈之戒。’”帝命发箧视之,叹曰:“非卿言,朕安知之。”时有宗王在侧,遽曰:“世祖虽神圣,然啬于财。”邦宁曰:“不然。世祖一言,无不为后世法;一予夺,无不当功罪。且天下所入虽富,苟用不节,必致匮乏。自先朝以来,岁赋已不足用,又数会宗-,资费无算,旦暮不给,必将横敛掊怨,岂美事耶。”太后及帝深然其言。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5-18
展开全部
皇帝曾经侍奉皇太后到燕大安阁(燕地“大安阁”?还是“燕大安阁”?)游玩,阁中有一只旧箱子,就问邦宁说:“这是什么箱子??”回答说:“这是世祖储存衣服用的。臣听说留下圣训说:‘把箱子收藏在这里留给子孙,让他们看看我的简朴,可以警戒他们不要过分奢侈。’”皇帝命令打开箱子看,叹息道:“没有你来解释的话,朕怎么还能知道这事。”当时有宗王在旁边陪同,急忙说:“世祖虽然神圣,但是也太吝啬财物了。”邦宁说:“不能这样说。世祖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后世仿效的法则;一每一次给予或者剥夺,都会被认为是论功行赏或者处罚罪过。而且天下总体收入虽然很富有,如果不知道计划和节俭胡乱花,必然最终匮乏。自从上一个皇帝以来,每年的赋税已不够用,又好几次召开宗族会议,花费简直没有办法计算,如果出现财政赤字,必然导致横征暴敛人民怨恨,难道是美事?”太后及皇帝很赞同他的这番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