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
一、 地理位置
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 54′--119°37′、北纬29°4
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1.45%。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
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
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扩展资料:
安徽地形地貌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际、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盆地为最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
2024-09-26 广告
2013-05-18
推荐于2018-03-04
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 54′--119°37′、北纬29°4
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1.45%。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
自然区域:
(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
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
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
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三、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
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 量
800-1800毫米。
四、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
6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
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为 770-1770毫米,主要集中在6 至 9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淮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江淮是岗峦起伏的丘陵,江南是重山叠嶂的山区。全省总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省耕地面积6378万亩,总人口 615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